教育现状之浅见

2021-10-04 15:13胡秀芬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思考

胡秀芬

摘要:班级授课制的单一性与呆板性极大地限制了作为传授对象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儒家开山鼻祖孔子娓娓而谈,传授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借天而教化,与夫子的思想相参照,现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班级授课;因材施教;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5-0099

几千年前,一个多事的年代,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或于树下,或踞岩石,或处水边,或借山坳,讲授大经至道,其弟子四围而坐,随随便便。他的学生出众者甚多,七十二人名动天下。孔子之传授不拘一格,应该说,孔子教学并不是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将教育寓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传授方式极富灵活性与科学性。现代教育教学大多采用班级集中授课制,大容量、高密度的知识传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教育教学的对象,使更多的人接受教育成为可能。直到今天,孔子的育人方法仍然对我们有指导作用。其实,我们完全有必要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以语言文学为主要传授内容等方面,多向夫子请教,以进一步挖掘其精神,学习其神韵,以法古传今,承前启后。

一、对班级授课制两个现象的思考

1.教师只是在单一地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与接受能力

具体表现为,语文教师往往愿意根据已有的经验,划出若干知识,先讲解,再巩固;数学教师往往将公式的推导与演绎加以变化,再让学生演算几遍;英语教师擅长让学生背单词、背课文。这些现象本身当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到底学生掌握多少(量)就算是最大限度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度)就算掌握了知识?因为,一名教师往往是教多个班级的,但几乎所有教师都追求一种进度上的一致:没有哪个教师愿意让两个班进度不同。可是,这恰恰就是问题所在,两个班级的基础、能力和素质很显然是不太可能完全一样的,可是凭借什么进度能高度一致呢?如果一致,其中有一个班级必定不是吃不饱就是吃不了。无论是哪一点,恐怕都是误人子弟。

2.对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教师精心备课,认真批改,尽心尽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令人肃然起敬;授课也很有艺术性,有的教师甚至能够在一堂课内运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电影电视、录音电脑甚至歌唱、小品等形式进行教学,情境十分感人。

所有这些的确是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手段也无可非议。但是我们无论在备课还是授课的过程中都应当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学生是不是都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教学过程中是不是都需要那么多的教学手段?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这些方式?我们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极大地满足他们求新的需要?其实,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能力、认知水平等都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在上面喋喋不休地讲的时候,有的可能根本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啰唆什么不定式和动名词的用法了,而有的可能还处于懵懵懂懂的原始状态,浑然不知道什么叫I can say my ABC。所以,有的时候,反思我们自以为很得意的教学手段是不是真的高明。真正高明的东西,反倒往往就在于那些看似非常拙劣的东西。比如夫子的围坐,比如美国的谈话式教学。

二、班级授课中的因材施教

作为班级授课制的两个代表性的层面,班级、学生,如果我们在基本方面都不能加以注意,我们又怎么能够胜任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呢?这不禁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夫子的教学。我们应该从夫子的教育行为中感悟什么呢?

1.对孔子因材施教的分析

我们可以查看《论语·先进》里的记载:子路和冉有问孔夫子的一段话。同样是问一个问题,而孔子却能因材施教。很显然,孔子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做了指导和评价,并没有对自己的弟子们做“一刀切”,而是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了子路和冉有的思想精神需求,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夫子高明,他早早就悟出了教育的至理,所以没有误人子弟。对于学生的个体及其精神,夫子可以说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在他的教育中很多时候都是教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教学的手段是因人而异的。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样学习诗书礼乐、文行忠信,但程度不同,能力各异。有政论者,有实干家;有从事文艺者,有从事军事者。可以说,从洋洋相国,到小县文吏,各行各业,夫子之弟子各有其长,各有其能。而孔子,皆能够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人而教,使大才者成大才,小才者尽小才,可谓“人尽其才”。就这一点,恐怕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2.班级授课中因材施教的应用

当然,我们不是说非得照抄夫子当年的做法。时过境迁,现在也已经不是历史的依然。但是,夫子的思想依然在闪烁、在照耀,在启发我们、昭示我们。当然,时易事移,教学亦应“易”。我们不可能完全取缔班级授课制,那是不现实的。

但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尝试。英语口语,随时,随地;语文,电影,数学,解决问题等。为什么非得让学生机械地重复“structure”?学生学会了勾股定理,完全可以到生活中用一用,计算一下楼房的斜线长度?到生活中运用,于学习中生活,学习与生活互相包容与渗透,互相促进与发展,应该是夫子身上的珍宝。

还有: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很值得我们学习。夫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他是一个教育者,所以他具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与探究心理,而且为此付出了悉心的劳动。他是名长者,他能够比较客观地对待他的学生,能够理解他们,并且给他们以人生的指导;他是胸懷博大者,他能够容忍他的学生犯错误,并在不动声色中给予批评,让学生在彻底的醒悟中明白道理。再者,夫子的学生对夫子非常爱戴、尊敬。应该说,孔子对于他的学生是倾注了满腔热情的;学生动辄口称“夫子”,没有任何越礼之处,也充分表明了学生对于夫子也是尊敬的。

三、结束语

要将夫子的精神化为我们的行为,我们还需要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放下我们的架子,老老实实考虑教学本质,回归教学根本;更需要重视实践,切身行动,大胆尝试,努力探索。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实验中学266700)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思考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