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心理韧性与学业压力的关系

2021-10-07 11:03唐亚坤张运亮刘胤宸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韧性学业体育锻炼

唐亚坤,张运亮,刘胤宸

(1.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1617;2.天津商业大学 体育教学部,天津300134)

学习压力是由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刺激事件引起的心理负担和紧张[1]。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2]。但过高的学业压力容易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问题[3],也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严重时甚至会使学生产生自杀的倾向[5]。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才,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大学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其中学业压力是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6],也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7]。一项对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受试者中有60%的大学生认为学业压力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身心影响[8]。可见,为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学业压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体育锻炼早已被证实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有效方式,如何更好地通过体育锻炼来促进人类个体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体育与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课题。研究显示体育锻炼对压力具有改善和治疗的作用[9]。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肾上腺素受体的数目或敏感性,能降低心率和血压。相较于沉思和音乐欣赏等手段,体育锻炼更能促进个体从强烈的压力情景中恢复过来[10]。无论是参与单次还是长期坚持的体育锻炼活动都能够明显地改善压力状态所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11]。可见,体育锻炼是影响与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学业压力作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针对体育锻炼与学业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却相对少见。为此,本研究将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压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假设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学业压力有负向预测作用,并且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学业压力。

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逆境、危险或其他重大压力的反应能力,是个体在经受对心理发展存在明显威胁的压力源时,仍能促使个体有良好表现结果的保护性因素、过程和机制[12-13]。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学业压力呈负相关[14],心理韧性较高的个体往往能够更加积极地应对压力。心理韧性高的学生倾向于积极主动地应对压力,整体学业状况较好,表现出对压力的积极适应[15]。还有学者指出,运动员能够高效率应对压力的原因可能与较强的心理韧性减小了运动员感知压力的强度有关[16]。可见,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在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机制的途径中,锻炼中的积极体验是3种主要的途径之一[17]。心理韧性作为锻炼中的一种积极体验能够对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缓解。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理韧性,并且心理韧性水平会随着体育锻炼强度的增加不断提高[18]。心理韧性经常作为压力情景和个体情绪或行为反应的中介因素[19]。那么,心理韧性是否是体育锻炼行为与学业压力之间的桥梁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与学业压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2份,有效回收率为81.83%。其中男生395人,女生587人,平均年龄为20.21±1.12岁。

1.2 工具

1.2.1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采用梁德清[20]修订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测量。该量表主要包含体育锻炼强度、时间和频率3个维度,采用Likert 5点计分,体育锻炼量得分=强度×(时间-1)×频率,得分越高表明锻炼量越大,等级标准为:小锻炼量≤19分,中等锻炼量20~42分,大锻炼量≥43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45。

1.2.2 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由胡月琴等人[21]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进行测量。该量表共包含27个题目,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2个二阶因子,个人力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支持力包括家庭支持、人际协助。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36。

1.2.3 大学生压力量表

采用由李虹等人[22]编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中的学习烦扰分量表对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进行测量。该分量表包含10个题目,采用Likert 4点计分,分数越高代表学业压力越大。本研究中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01。

1.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4.0及AMOS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对各量表信效度的检验、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Pearson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使用AMOS中的Bootstrap法检验分析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本研究数据全部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报告获取,为避免出现共同方法偏差(CMV)问题,本文进行了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研究通过匿名测量、部分项目反向等措施从程序上控制共同方法偏差,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23]。结果表明,未旋转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出的特征根>1的因子有8个,最大因子方差解释率为22.13%(<40%)。由此可以得出,本研究的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体育锻炼、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学业压力的影响

为检验体育锻炼、心理韧性对大学生学业压力的直接影响,对3个变量分别进行了双变量的Pearson相关分析。表1的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体育锻炼与学业压力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学业压力呈负相关关系。

表1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分析

为更加清晰准确地观察体育锻炼量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及学业压力的影响变化情况,对心理韧性与学业压力的均值进行了检验。表2的结果显示,随着体育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在逐渐提高,学业压力水平在逐渐下降;中等锻炼量组与大锻炼量组的心理韧性要明显高于小锻炼量组,学业压力水平要显著低于小锻炼量组。

表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学业压力影响的方差分析结果

2.3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对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压力关系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首先,对各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表3的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够负向预测学业压力(β=-0.115,p<0.05);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心理韧性(β=0.175,p<0.001);当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同时进入回归分析时,体育锻炼(β=-0.144,p<0.01)与心理韧性(β=-0.164,p<0.01)对学业压力有负向预测作用。随后,采用偏差校正非参数百分Bootstrap检验,重复取样5 000次,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及置信区间的估计,若95%的置信区间不包括0,则表明直接或间接效应显著。表4的结果表明,体育锻炼对学业压力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95%CI:-0.231,-0.051),说明体育锻炼对学业压力的直接效应显著;心理韧性(95%CI:-0.171,-0.031)置信区间不包含0,说明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与学业压力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起部分中介作用。

表3 各变量间关系的回归分析

表4 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与学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且直接效应显著,说明体育锻炼对学业压力有直接负向预测作用,假设1得到了验证,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24]。体育锻炼具有舒缓身心,放松心态的功能,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精神紧张与压力,从而保持身心上的愉悦状态[25]。体育锻炼对负面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学业压力作为一种负面情绪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得到缓解。体育锻炼可以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即使个体带有负面情绪开始进行体育锻炼,但在锻炼中通过身体上的活动能够增加个体内啡肽的产生和释放,减少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这些激素能够促进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不良的情绪得到宣泄和消化[17,26],进而有利于降低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压力。此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频率也是影响学业压力的重要因素。前人的研究表明,长期持续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理压力状况,每周锻炼3次及以上,持续时间为30min的中、高等强度运动对压力的缓解效果最好[18,27-28]。本研究对体育锻炼量与学业压力关系探究的结果表明,中、大体育锻炼量的大学生其学业压力水平较低,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长期参与有规律的中、大强度的运动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这一结果提示,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安排锻炼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达到中、大体育锻炼量能够对学业压力起到更好的缓解作用。

本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学业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验证了假设2。体育锻炼既可以直接影响学业压力,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影响学业压力,这与以往有关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心理韧性[18],心理韧性对缓解学业压力有积极作用[29]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本研究将三者同时纳入考察,深入探究了体育锻炼影响学业压力的内在机制,揭示了体育锻炼是提高心理韧性的重要因素,也是缓解大学生学业压力的重要因素。个体心理韧性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保护性因素的积极作用[30],而体育锻炼则是个体心理韧性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保护性因素[31]。体育锻炼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注意定向、认知功能、情绪调节水平,这些因素都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在形成因素有关[9]。压力的认知理论模型认为,压力的产生依赖于个体对情境和自身资源的评估,个体会因为失控、紧张或者焦虑来降低压力应对能力,表现出较低的心理韧性[32]。研究指出,掌控感与价值感是减少个体风险因素的重要内部资源,而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这些心理资源[33],进而促进个体的心理韧性水平。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可以负向影响学业压力,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14]。心理韧性的过程模型认为在面对压力性事件时,原本处于“身心精神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维持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平衡状态,就会调动起诸多的保护性因素与压力相抵抗[34-35]。心理韧性是个体的保护性资源[36],具有高水平心理韧性的大学生能够激发出更多的内部力量去缓解和释放学业压力。压力过程模型认为压力缓解的核心是发展应对资源[15]。心理韧性可以作为一种缓解学业压力的应对资源,体育锻炼是提高心理韧性发展应对资源的有效方式。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大学生能够在学业活动和逆境中获得更多的内部资源,在应对学业压力等不平衡状态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韧性,缓解大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大学生身心精神达到新的平衡,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体育锻炼量与心理韧性水平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中、高体育锻炼量的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当达到中、高体育锻炼量时,无论是体育锻炼对学业压力的直接影响,还是通过心理韧性的间接效应影响学业压力的效果可能最好。

4 结论

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学业压力有负向预测作用,体育锻炼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韧性。

2)体育锻炼能够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压力,心理韧性在体育锻炼与学业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体育锻炼可以直接影响学业压力,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缓解学业压力。

猜你喜欢
韧性学业体育锻炼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艰苦的学业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