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de Winter现象1例

2021-10-09 09:26吴彩云孙志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正常值导联冠脉

吴彩云,孙志刚

作者单位:1 344100 抚州,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de Winter现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的一种少见而特殊的心电图改变,特点主要为J点后ST段上斜型压低,伴T波高尖,这种心电图因没有典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特点,临床可能并未注意到此类心电图的危险性,从而延误急救时间,导致严重后果。此心电图改变提示前降支(LAD)病变严重,需急诊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例男性患者,因急性胸痛入院,心电图提示典型de Winter现象,因诊断明确,干预及时,预后良好,报告如下:

1 病例

患者男性,46岁,主因“突发胸痛3 h”于2020年4月15日转院至我院急诊科。患者3 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前区持续性压榨样疼痛,伴胸闷、气促、恶心及大汗淋漓,无向它处放射,无呕吐,无黑朦晕厥,因疼痛剧烈,于当地医院行急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V1~V5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0.1~0.3 mV,T波高耸,Ⅱ、Ⅲ、aVF导联水平型或水平型压低0.05~0.1 mV,aVR抬高约0.05 mV。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病及脑血管病等病史。吸烟史20余年,约10支/d。否认酗酒及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4 次/min,呼吸20 次/min,右上肢血压112/86 mmHg(1 mmHg=0.133kPa),左上肢血压116/88 mmHg。神志清,急性病容,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4 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未及心包摩擦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肌红蛋白(Myo)416.0 ng/ml(正常值0~90 ng/ml),肌酸激酶(CK)129 U/L(正常值26~17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22 U/L(正常值0~24 U/L),心肌肌钙蛋白(cTnI)<0.1 ng/ml(正常值0~0.3 ng/ml),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59.9 pg/ml(正常值0~300 pg/ml),D-二聚体(D-Dimer)0.19 mg/L(正常值0~0.5 mg/L)。胸部CT、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电解质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 KillipI级。诊治经过: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患者心电图为典型de Winter现象改变,是由于LAD完全或次全闭塞所致,须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开通梗死血管,挽救存活心肌,但患者拒绝急诊手术,要求药物治疗。则立即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替格瑞洛片180 mg嚼服+依诺肝素钠注射液0.4 ml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处理,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入院8 h后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V1~V4导联R波递增不良。后经家属及医护人员反复劝说,患者同意急诊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示:左主干(LM)正常,LAD近段长段病变,最重处90%狭窄,血流TIMI3级,回旋支(LCX)及右冠(RCA)正常(图2a)。造影后,结合病史及造影结果,考虑LAD为罪犯血管,于LAD植入支架1枚(图2b),术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V1~V4导联R波递增不良,V2、V3呈QS型,术后心脏超声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LVEF 61%),复查CK 502 U/L,CK-MB 36 U/L,cTnI<0.1 ng/ml,继续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心率、抑制心室重构、扩冠处理,术后1周病情好转出院。

图1 急诊入院心电图

图2 冠脉造影(a)及支架植入术后冠脉造影(b)

2 讨论

对于典型STEMI的心电图表现,临床医师的警惕性及识别率较高,处理也较及时。de Winter现象[1]是2008年荷兰鹿特丹心内科医师de Winter等通过回顾其心脏中心1532例LAD近段闭塞的心电图发现,其中30例(2%)并未出现典型STEMI心电图改变,作者将这一发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这种新的心电图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包括:①V1~V6导联ST段在J点后上斜型压低1~3 mm;②胸前导联T波高尖对称;③QRS波通常不宽或轻度增宽;④部分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⑤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抬高1~2 mm。本例患者首次心电图提示V1~V5导联ST段上斜型压低0.1~0.3 mV,伴T波高耸,QRS波不宽,aVR导联轻度抬高。符合上述①②③⑤四点,诊断de Winter现象无疑。

关于de Winter心电图改变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有学者提出[1,2]浦肯野纤维的解剖变异,可使心内膜传导延迟,出现这种改变。另外,ST段不抬高可能与细胞膜上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不能激活有关,其机制是心肌缺血使ATP产生缺乏。这在急性心肌缺血的K-ATP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上已得到证实。de Winter的T波改变是由于严重的LAD次全闭塞所致,心内膜严重缺血,而心外膜部分缺血,造成超急性期T波样改变,但冠脉尚未进展为完全闭塞,ST段未抬高。

de winter现象心电图出现ST段上斜型压低,伴T波高尖,临床中需进行鉴别。与高钾血症相鉴别:高钾血症患者表现为基底窄且对称、T波高尖,不伴ST段上斜型压低的表现,结合患者胸痛症状、电解质、心肌坏死标志物等检查。与急性心肌梗死的超急性损伤期相鉴别:超急性期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胸前导联T波高大,基底不对称,基底部宽,以后迅速出现ST段上斜型或弓背向上型抬高,与高耸T波相连。它是冠脉闭塞时的早期改变,随心肌缺血损伤的加重,最终演变为STEMI。与心率增快时的ST段上斜型压低相鉴别:心率增快(如平板运动试验时)常出现ST段上斜型压低,认为与心房复极有关,且并不存在心肌缺血。心电图上两者最简单、重要的鉴别点为de Winter现象是在心率并不增快的时候出现,本例患者症状发作时心率61 次/min,心率偏慢,更加符合de Winter现象改变。

de Winter现象心电图改变被认为是一种“超急性期”改变,超急性期往往对应STEMI患者早期的T波高尖,但de Winter现象不仅有T波高尖,且伴ST段上斜型压低,早期学者[3,4]观点认为,这种改变是静态的,不会动态演变为STEMI。但随病例报道增多,de Winter现象也可演变为STEMI,甚至发生猝死[5-7]。究竟这类患者应视为STEMI的早期改变,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很难给出确切定义,但现有资料表明[3],de Winter现象常提示LAD近端完全或次全闭塞,是一种需紧急处理、致命的心肌梗死,应将其视为STEMI的“等危心电图”,首要任务是尽早开通血管。

本例患者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呈典型de Winter现象改变,虽患者拒绝急诊而行择期再灌注治疗,但由于诊断明确,及时给予强化抗栓、调脂治疗,避免进一步演变为STEMI,预后良好。临床医师在诊治胸痛患者过程中,如发现此种心电图改变,应建议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以改善患预后。

猜你喜欢
正常值导联冠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空泡样脊髓病1例
心电导联向量的数理基础及其临床应用
银川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方程式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