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1-10-09 07:39吴新军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吴新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我国教育领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人们也愈加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形势下,相关教学工作者正在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新的教学要求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形成知法懂法、懂法护法的良好意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然而,就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整体教学效果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要想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手段,将这些问题解决到位,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从而切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

在新課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形势下,各个教育领域都进行积极的改革和优化,全面落实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完善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等。当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将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法治意识为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公,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著名思想家、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认为:生活每时每刻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假设教育仅停留在教材上,那么就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由此可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想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那么就有必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实际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学习和归纳,从而提升对于生活现象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物,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消化这些知识,从而为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

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以及新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抓住机会,通过法治与道德教学课堂,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在初中法治与道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其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播放生动的视频和图片等,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让组内成员对学习问题进行共同探讨。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实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提出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看法,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且难以真正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与内容。所以,教师可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并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人与人之间》这一学习内容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倡导的是平等的思想,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这样一个案例:“小晶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喜欢写日记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但是有一次回家却发现妈妈看了她的日记。你认为小晶的妈妈这样做对吗?如果你是小晶,你会怎么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个案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学生针对这样的问题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希望父母不要偷看子女的日记。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看法,做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尊重。

四、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融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如经典故事、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以此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对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深厚的道德理念。比如,孔子提出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便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而“一诺千金”这一成语故事,倡导的是诚信的重要性。所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感受生命的意义》这一章节内容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在教学开始时,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视频材料,可以呈现默默守护边疆的战士、城市的环卫工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表演者等相关事迹,从多个层面向学生展示生命的意义,然后再延伸至道家的生命哲学观,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生命意义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教学方式,远比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有震撼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革新,实质上就是课堂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因此,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知识,并且将教材中的内容和知识转化为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课堂回归于大自然与生活,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学习过程,激励学生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树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才智,2018(32):179-180.

[2]邢斌.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8):61-62.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