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创新70 年:实践演进与能力跃迁

2021-10-10 05:39
关键词:成熟度江苏创新能力

胡 峰

(1.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2.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2;3.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伴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剧以及智慧专业化、数据密集型时代的到来,科技创新在推动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整体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发展范式的快速迭代、知识和技术的跨界搜寻、数据要素的价值赋能、创新资源的全球流通和配置,都在进一步彰显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和引领作用。对于江苏而言,科技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创建科技强省的核心动力。在2021 年制定出台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任务部署中,科技创新置于首位并进行专章部署,更凸显了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江苏在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过程中的关键支撑和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赋能“双循环”发展的根基。只有聚焦科技创新,牢牢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中取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江苏的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主要科技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江苏累计拥有国家高新区18 家、国家创新型城市11 个、国家创新型县(市)5 个,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作为全国最早一批成立孵化器的省份,江苏累计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75 家,在孵企业超过3 万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建有省级以上众创空间746 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170 家,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5 家,数量居全国第一,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8 家,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份首位;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位居第一;全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价结果连续4 年位居全国第一。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更是江苏赢得新一轮发展先机的关键之年,在这重要节点开展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研究,具有十分重大而紧迫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实践上,希望通过对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把脉问诊”,为江苏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系统跨越”,进而在新时期加快建设高质量创新型省份、在更高起点上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发展优势和高效、耦合、开放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在理论上,希望在对江苏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系统、深入分析和阐释的基础上形成“智库研究成果”,从而为学界多角度、多场景地开展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理论参考和学理启示。

一、文献综述

(一)科技创新研究

自约瑟夫·熊彼特于1912 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就一直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针对科技创新的意涵与特点、科技创新范式、科技创新路径、科技创新演进历程、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等主题,学者开展了广谱系、多向度的深入研究,见表1。

表1 科技创新部分研究议题及内容/观点概述

(二)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表征科技创新最关键的要素之一,是科技创新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热点分支之一。目前,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测度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Milbergs 等将科技创新的测度指标分为4 代:(1)投入指标(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专注于科技要素投入,反映了科技创新的线性概念,主要包括研发投资、教育支出、培训支出、研发人员、技术强度等。(2)产出指标(20 世纪70 年代—80 年代):是对投入指标的补充,主要是计算科技创新活动的中间产出,如专利和科学出版物数量、新产品和工艺数、高科技贸易等。(3)创新指标(20 世纪90 年代):基于调研和现有公开数据整合的更丰富的创新型指标。关注的重点是对标和国家排名。(4)综合流程指标(21 世纪以后):包括知识、网络、经济需求、公共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社会价值观、文化等要素[18]。Maghsoudi 等提出了涵括投入、过程和产出维度的多元要素综合集成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估框架[19]。Shen 等采用PLS-SEM 模型对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20]。Pinto等运用知识生产函数框架对欧盟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21]。玄兆辉等在界定世界科技强国内涵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1 项一级指标、5 项二级指标和30 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判断标准[22]。蔡晓琳等基于标准差、TOPSIS、TOPDIS 法构建组合模型,对珠三角区域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评价[23]。

二是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Farida 等运用SEM-PLS 模型,通过对创意产业领域中小企业的抽样分析,对该领域吉他制造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24]。Ratnawati 等以印度尼西亚的蜡染行业为例,通过对200 名蜡染企业家的深度访谈调研,具体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当地蜡染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市场导向、创业导向、营销能力和运营能力方面的影响[25]。Lai等基于专利信息角度,分析了1985—2019 年中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制定产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26]36。Shen 等选取内地7 个地区2014—2017 年的相关气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与TOPSIS 法获得Ci 值,通过计算Ci值的变异系数,以分析区域间的发展差异[27]。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Nichols 从国防和空间研究、经济发展、研发绩效、国际合作、人才、教育等维度对美国、中国和印度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异同[28]。沈艳波等对中美两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中美在总体科技创新发展水平方面仍然差距显著[29]。李滋婷等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对甘肃、宁夏和贵州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30]。于小琳等采用科技创新能力指数比较法,对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进行了横向对比[31]。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经验借鉴研究。Intarakumnerd 等以发达国家/地区建设的研发机构为例,指出合同研究、保持研发人员流动与核心研究人员的相对平衡、来自行业的竞争性赠款与政府资助等是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32]。Rothschild 等通过以色列顶尖大学附属技术孵化器的实证案例研究,对以色列通过构建非正式创新网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基于社交网络的循环模型[33]。

五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张彬等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多元融资模式、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4个维度提出在“新经济”背景下提升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34]。李从新等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分配机制、加强官产学研合作、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完善成果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河北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建议[35]15。

综上,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维度,采用定性或定量等多元方法,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多方位、全景式的研究,既有基于规范研究范式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要素、功能、机理、路径、对策等深入的定性分析,也有通过各类指标设计、模型构建的客观的量化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也是本文研究开展的基础。但纵观当前研究发现,相对于较为“火热”的科技创新及能力研究的成果,以江苏作为独立研究样本,针对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历时演化和共时状态的系统性研究则稍显“冷清”。作为引领我国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江苏在建国以来70 年科技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开展“江苏样板”的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场域,但针对江苏的科技创新能力却呈现出研究话题的“稀缺性”。另外,虽然针对我国科技创新(包括江苏)的发展阶段与历程演化,学界已有不少梳理和探讨,如徐炜[36]、徐冠华[37]、袁健红等[38],但针对科技创新发展梳理的视角和方法相对单一,即大多是对科技创新演进脉络进行较为宏阔的定性回溯性梳理,虽然可以从中探查出依循时间线索的“能力跃迁”轨迹,但并未就科技创新能力的共时状态作出兼具定性和定量的剖析。因此,本文拟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既剖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70 年科技创新实践的演进历程,又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对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及其所对应的科技创新范式进行评价,从而更为系统、深入、动态地检视和把握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态”和“势”,并针对江苏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能力短板”提出对策建议,从而为江苏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案。

二、江苏70 年科技创新实践演进——基于“演化”视角

在时间维度上,本文以1978 年改革开放为分界点,将江苏省70 年的科技创新发展实践分为计划经济时代30 年和改革开放时代40 年这两个时段。虽然很多文献均选择了1978 年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研究的时间起点[13,38],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 年也是不容忽视的,尽管当时的科技基础十分薄弱,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对恶劣,计划经济时代仍然为改革开放之后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些经验与启示,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探析其“爬坡”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从而把握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等级。具体地,本研究又将计划经济时代的科技创新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被动起步期、曲折探索期;将改革开放以来的40 年分为三个阶段:主动发展期、改革深化期、全面提升期。

(一)第一阶段——被动起步期(1949—1966年):一穷二白中奠定发展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基础非常薄弱,全国仅有30 多个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不足5 万人。在这种“一穷二白”的大背景下,江苏的科技工作同样面临着资源匮乏、政治环境动荡、项目投入经费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等不利局面。以省会南京为例,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仅有13 个科研机构,科研人员262 人[39]。在集中色彩较为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在党中央发出的“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下,江苏科技创新进入了起步发展的初创期。1956 年首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以及《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和《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简称“十年规划”)的相继出台,为江苏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和宏观战略目标,尽管发展基础较为羸弱,但受到“国家驱动”及“迎头追赶”的双重影响,江苏初步建立了科研工作体系和科技工作队伍,为此后的科技创新发展和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曲折探索期(1967—1977年):不利环境中秉持科研使命

虽然此阶段由于特殊的“文革”事件使江苏各项科技事业都受到了干扰和破坏,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和思想指导下,始终秉承“科技立国”的抱负和理想,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持科研工作,取得了南京长江大桥等一批科技成果。总体来说,该阶段的科技事业虽然在特殊事件中遭受了冲击,但是江苏科技创新发展依然“逆流而上”,在不利环境中曲折探索,为之后的恢复、调整及发展提供了启示。

(三)第三阶段——主动发展期(1978—1988年):地位确认中启动体制改革

1978 年,江苏召开全省科学大会,深入贯彻全国会议精神,部署落实新时期全省的科技工作,确认了科技在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成为改革开放后科技创新工作重启的里程碑事件,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十年也是江苏科技事业改革取得突破、创新能力渐进发展的关键十年。

在科学大会之后,全省科研秩序逐步恢复,科技队伍逐渐壮大发展,恢复和新建了一大批科研机构。1978 年,江苏地市属及以上的科研机构达126 个,科技人员9627 人[39]。1980 年3 月,中科院南京分院正式成立,同年4 月,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恢复[38]。1985 年8 月召开的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江苏科技体制改革,并在随后的3 年(1986—1988 年)中陆续制定了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政策和决议,通过强化经济调控、调整科技系统运行机制等手段,对包括拨款制度、产学研合作、人才合理流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技术成果转化、技术经济合同制等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初步形成了直接面向经济的科技创新工作新格局,有效推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并在研发机构及高校院所建设、科技人才队伍、专利布局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见图1。

图1 主动发展期江苏科技创新主要成效

(四)第四阶段——改革深化期(1989—2005年):首位战略中构建创新体系

针对当时江苏物质资源匮乏、智力优势显著的特殊省情,1989 年1 月5 日,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江苏经济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科技兴省”的区域首位发展战略。江苏省“科技兴省”的战略重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主体、两个轮子、一个加速器”,并据此明确提出了十大工作目标(见图2)。1992 年,江苏省委、省政府相继制定并出台了《江苏省“八五”期间“科技兴省”战略实施方案》《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等政策,标志着江苏“科技兴省”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通过完善“科技兴省”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进一步优化了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1994 年,江苏将“科技兴省”战略调整扩充为“科教兴省”战略,并将之确定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之一。

图2 “科技兴省”战略的十大目标

“科技兴省”战略实施后,江苏省的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0 年,江苏首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南京浦口成立。1992 年,在全省启动建设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4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随后,镇江、扬州相继加入苏锡常火炬带,初步形成了以沿江七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点线面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39]。1994 年,江苏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38.2%,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47.5%。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80 万人,37 个县(市)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各类技术中介机构7000 多个,从业人员8 万多人,科技咨询产业迅速崛起。1995 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进一步确立了科教兴省的战略主体地位。此次会议对加快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再创江苏科技、经济新优势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江苏的科技创新发展迈入快车道。1999 年,江苏各类科研机构总数已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数1400 个,政府部门所属的独立研发机构383个、高校所属的科研机构369 个。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198.55 万人,总数位列全国第二。全省拥有的两院院士数79 人,总数居全国第三。2000年3 月,在江苏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目标,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2003 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

总体而言,在改革深化期,江苏基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全面依托和坚持“科技兴省”(“科教兴省”)战略,秉承将江苏打造为科技先导型省份的理念和宗旨,在首位战略中初步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科技创新部署,并取得了标志性的科技成果,见图3。

图3 改革深化期江苏部分科技创新重要部署及成效

(五)第五阶段——全面提升期(2006—2019年):创新驱动中实现跨越发展

2006 年4 月19 日,江苏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江苏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即:“一个方阵”“两大战略”“三个体系”“四个增强”,见图4,标志着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正式启动,2006 年也因此被确定为“科技创新促进年”。进入“十二五”时期,江苏立足新的起点,深刻把握和顺应全球发展大势,进一步突出科技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并于2011 年5 月18 日出台了《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按照系统化安排、项目化落实的要求,组织实施“六大计划”,以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文件,大力推进并拓展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强化了创新发展的鲜明导向。“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委、省政府确立“聚力创新”的战略举措,提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先后出台了《江苏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深入实施“一深化四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在不断优化的科技创新环境中,江苏科技创新事业跃上新台阶。2019 年,全省专利授权量31.4 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4.0 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64%。高企数10689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7 个,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研发经费2779.5 亿元(全国第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79%(全国第五),研发人员58 万人,两院院士102 人。建有183 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679 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49 个[40]。

图4 “十一五”期间江苏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和思路

在全面提升阶段尤其是近年来,面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江苏始终坚定不移地紧扣科技创新这一“主旋律”,主动担当,全面发力,多年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始终处于国家“第一梯队”,在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以及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实现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性、跨越式发展,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布局优化、创新型企业能力提升、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等各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取得了多个在全国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的标志性成就,见图5,在牢牢抓住科技创新“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不断创造着新的科技创新“机会窗口”,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稳步跃迁。

图5 全面提升期江苏科技创新标志性事件及目标愿景

三、江苏科技创新能力跃迁——基于“量化”视角

(一)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构建

能力成熟度模型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于1987 年开发出的旨在帮助组织评估和改进自身能力水平的工具。该模型将软件开发划分为5 个成熟度级别,见图6,每个级别(除了第一级)由18 个关键过程域、52 个目标集和316 个关键实践组成,其目的是根据软件所处阶段确定其等级,并据此找出该阶段性能改进中亟待提升的核心问题,从而提供针对性、精准化的指导,帮助软件企业更好地实现商业目标。该模型通过演进、动态的标准评估软件企业的状态,并指导企业从最初的混乱、无序、低效走向规范、有序、高效的发展模式。该模型由于具备较强的工具指导价值而被广泛运用于数据管理[41]、政府应急管理[42]、人力资源[43]、智库评价[44]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图6 能力成熟度(CMM)阶段水平

目前,国内学界在能力成熟度模型运用方面,仍然以数据管理、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图情领域偏多,将其运用于科技创新的研究成果非常欠缺,且主要聚焦企业科技创新[45],视角较为微观。虽然已有学者将能力成熟度模型运用于广东省县市科技进步水平的监测评价中[46],但该文仅以2009 年及2011 年的科技进步能力成熟度指标得分为依据,对县市科技进步进行量化评价,没有从更宏阔的时间背景中揭示县市科技创新的进步轨迹,也缺乏对县市科技进步范式及问题的凝炼,进而对提升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指导意义有限。

由于能力成熟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持续发展”和“阶梯进步”的理念,与江苏科技创新发展爬坡越坎、持续性改进、螺旋式提升的阶段性特征十分吻合,因此,本文拟采用这一模型,通过成熟度等级的评估对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的跃迁进行刻画和阐述。

能力成熟度模型的内容一般分为成熟度等级和内容结构两部分。前者即模型的外部结构,一般以4—6 个成熟度等级为主,后者即基于能力发展过程而构建的“关键领域”“关键子域/关键过程域”。在构建能力成熟度模型框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该领域/对象的能力成熟度等级进行初步划分,再识别和提炼其关键领域的成熟度特征,从而为后续的能力成熟度评估提供依据和操作标准。借鉴已有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美国项目管理学会提出的OPM3 项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47]、Kerzner 博士提出的五层次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48]9,本文依据江苏70 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实践,初步将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划分为5 个层次,依次为松散无序级、初步规范级、战略定义级、赋能提速级和全息优化级,其对应的科技创新范式可以分别概括为:外力推动型创新、模仿借鉴型创新、使命驱动型创新、开放探索型创新、整合引领型创新,见图7。

图7 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特征分类及创新范式

(二)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评价

在评价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之前,需要首先识别或凝练科技创新的关键过程域/关键过程子域,并明确各关键过程域/关键过程子域的目标集,针对上述每一阶段的成熟度等级特征分类,借鉴国内外关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设定各关键过程域及其目标集,见表2。

表2 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子域及其目标集

续表2 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关键过程域/子域及其目标集

在构建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并明确具体的能力等级及其目标集之后,实施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等级具体的评估工作。参考方炜等[49]的做法,本文首先建立了评估小组,并邀请由政府机关、高校院所、企业中高管理层等组成的50 位专家,见表3,根据表2 设立的标准,对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过程域/关键过程子域的目标实现程度进行打分。评估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在调查问卷中,以赋值方式确定科技创新能力各等级及目标实现程度,见表4,针对每个关键过程子域的评分标准,笔者设计了详细的评分标准,而一些定性的指标,则严格要求专家以背对背的方式打分,最终取专家评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关键过程域/关键过程子域的目标分值。

表3 评估专家人员构成

表4 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调查问卷各等级分值区间设定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50 份,回收48 份,剔除2 份无效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8%。

在统计前,针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借助SPSS 20.0 软件分析得出,回收的有效问卷的Cronbach α 信度系数为0.84,KMO 值为0.87,说明问卷回收样本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经过统计,绘制各关键过程子域目标分值的戴布拉图,见图8,最终得出结论:江苏在经过了70 年的科技创新实践之后,目前处于科技创新能力等级的第四阶段,即科技创新能力的赋能提速级,主要采用的科技创新范式为开放探索型创新。该阶段的能力等级特征突出表现为:创新资源充足且持续增加,外部保障机制较为健全,创新效益可预测,科技创新主体之间协同性、开放性明显增强,除了常规的渐进性创新之外,突破性、颠覆式创新也显著增多,创新成果在此期较为显著。

图8 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成熟度关键子域目标得分戴布拉图

四、江苏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发展路径规划——基于“质化”视角

从前述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历时演进的分析来看,经过70 年的科技创新实践,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下,江苏的各项科技创新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由“创新驱动”向“创新引领”的跃迁演进中,江苏始终坚持科学发展,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步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为江苏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江苏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与同处于科技创新能力“第一梯队”的广东相比,江苏仍有许多亟待突破的“能力短板”,概括而言,主要有四点:一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二是科教资源与地方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三是激励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不够浓厚;四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依然严重。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具体提出了未来江苏科技创新能力高质量发展的四大靶向化路径规划。

(一)路径一:锚定优化制度设计靶向,以科技商业模式完善科技体制改革

Chesbrough 等指出,价值创造是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内容要素,只有真正创造了价值,才能有持续的价值交换和价值获取[50]。遵循这一逻辑,江苏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也应当坚持科技商业模式,将企业视为改革的关键主体,聚焦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引导。政府应坚持市场导向的科技体制改革原则,更多地基于顶层设计而非实践探索的角度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以系统化、全局化的思维协同推进改革。合理、充分地利用企业、高校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核心资源,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行政干预驱动创新,通过价值交换获取创新收益。同时,政策文件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功能化而非工具化作用,在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的同时更要注重政策之间的延续性、稳定性和长效性,避免政策冗余、政策空传、政策执行偏误等。对不同创新主体的激励手段要实现精准化、差异化,并增强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监督,避免出现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

(二)路径二:锚定深化螺旋链接靶向,以多主体协同打通成果转化通道

要打通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就必须坚持两个创新的战略方向和原则:一是坚持基于用户的“需求式”创新和基于重大理论突破、基础技术发展的“引领式”创新的双向突破;二是坚持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紧密结合。在具体实施层面,则要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发展趋势,构建“政产学研用资”等多主体协同耦合的螺旋式的高水平创新体系,通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互补、协调和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可以借鉴InnoCentive、Yet2 等市场化创新网络平台模式,利用“互联网+科技成果”,搭建集聚全球数十万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直接联通企业创新供需双方的专业化服务市场,通过发展战略目标搜索、战略交易流服务、授权技术市场化、专利交易、创意提交门户和风险投资等业务,发挥网络化平台优势,为提升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速率和效率提供线上线下相互支撑的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发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纽带”的作用,按照“综合职能部门+平行专业部门”的模式,加强全省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的统筹整合,并联合地方和社会资源成立引导性专业创投基金,共同推进早期原创技术的熟化、转化和产业化。

(三)路径三:锚定育化创新氛围靶向,以双循环理念打造创新生态雨林

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省内、国内的科技创新环境,着力构建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科技管理机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政府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引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加快落实“知识产权强省”战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活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以全球视野和国际化范式支持国际科技合作,促进江苏国际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借助“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以及江苏与以色列、芬兰、匈牙利、捷克、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等创新型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研发合作项目,广泛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进一步推进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国际合作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通过专利交叉许可、研发外包、服务外包等多种模式开展合作,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打造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的创新生态雨林。

(四)路径四:锚定强化技术攻关靶向,以关键技术突破降低科技安全风险

江苏要避免未来遭受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降维打击”、摆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就必须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江苏要围绕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级的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瓶颈,突出产业需求大、省内研发比较优势突出的领域,凝练一批战略目标产品或关键环节,筛选出一批预期5 年内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采取针对性的组织攻关。通过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等,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着力攻克和转化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同时,要定期发布技术攻关指南,科学划分风险级别。对于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等几家公司手中、市场高度垄断、风险度极高的项目,要集成优势学科、优势团队和科研精锐力量,努力实现重大突破。遵循科技与产业发展规律,制定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群和江苏省实验室建设等战略规划,围绕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布局建设关键领域专业性研究所和企业联合创新中心,强化重大核心技术供给,建成具有江苏特色的“金字塔”型开放式技术创新平台体系。

五、结语

对于江苏而言,科技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创建科技强省的核心动力。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江苏在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过程中的关键支撑和主要着力点。只有聚焦科技创新,牢牢把握科技进步的大方向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环境中取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作为区域科技创新“排头兵”的江苏,在70 年的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多科技创新能力短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江苏只有在内生式开放性创新模式引领下,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才能在现有创新高原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创新高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更多的“江苏智慧”和“江苏力量”。

本文希望通过系统性研究,在勾勒江苏科技创新实践及能力跃迁的基础上,为江苏未来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路径建议。当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量化分析江苏科技创新能力时,未将其与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国内发达省市进行横向比较,使得能力诊断缺乏诸如位次排名的直观感知。未来,拟通过构建创新能力对标指数弥补这一缺陷。

猜你喜欢
成熟度江苏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读江苏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数独江苏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读江苏
江苏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