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2021-10-11 23:41陈志云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4期
关键词:提问小学语文策略

陈志云

摘 要:提问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个教学手段。课文的层层展开、步步深入都不能离开问题而单独进行。因此,教师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心。就阅读教学中提问的形式、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提问;策略

提问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个教学手段。课文的层层展开、步步深入都不能离开问题而单独进行。因此,教师在吃透教材和结合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要能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语文思维能力,精心设计若干能突破重点、难点,关键的“为什么”等问题,这些提问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心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文本阅读中提问的形式

教师要将无意识的提问提升为有意识的提问,并教会学生有效的提问策略。

(一)设置铺垫性的问题

在文本阅读中从整体问题出发,把握课文中与其有关的主要事件,对局部问题的分析理解,再过渡到整体问题的解答。例如,在《詹天佑》一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提出:“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可以先提出铺垫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思考后解答下面的问题:

A.詹天佑当时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

B.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建造的?

C.他在建筑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

以上问题即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做了解答,做了铺垫,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深刻地感受到詹天佑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对文章主题有暗示性的问题

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几个小的暗示性问题促进对文章的主题理解。如《别了,我爱的中国》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这句话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作者不愿离开中国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在教学中,老师会问:“为什么作者说他是罪人?他会怎么想呢?”然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讲这句话时复杂、不和谐的思想和感受。

(三)阅读过程中探讨性的提问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探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的层次,探索文章的主题。如教学《粗瓷碗》的第一自然段,我们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以下探讨性的问题:我们在文段中首先看到什么?有哪些词用得好?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些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理解文段内容。(这段文字先写碗,然后写赵一曼,也就是说,先写事,然后写人,这种写法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写作可以帮助理解文章,便于后续展开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二、阅读过程中提问的策略方法

提问策略是阅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提问策略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和深入阅读。

首先可以从题目入手。有的阅读课文的题目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题目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例如,在《飞夺泸定桥》的教学中,在标题打开后,让学生理解“飞夺”这个词,然后提问:这篇课文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写“飞夺”的情况?他们在“飞夺”前后写了什么?这就把文章的思路理出了梗概,也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

其次从抓重点词入手。例如,《藤野先生》文章开头的关键词就是“稀世珍宝”。教学中,如何抓住这个词来理解鲁迅在仙台受到的“优待”呢?记得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先指明读此段,读后边讲解边提问,前边说“大概是物稀为贵吧”下面怎么又提到白菜、芦荟上去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再要求学生思考:不错,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绑根倒挂在水果店里,尊为“胶菜”。当它们到达北京时,它们被邀请去温室,它们被昵称为“龙舌兰花”。后一句解释了前者。这个白菜,龙舌兰的例子说明“物以稀为贵”里面含有两个意思:一是当稀有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还有一个意思……,大家再想想看,是什么意思?等到學生明白了“物以稀为贵”的两个意思后,接着提出以下问题:“我”到仙台也受到了这样的优惠待遇。这样的优待,“优待”指什么事情?“这样的”指什么?仙台学派对鲁迅有什么样的关心呢?这样的关心和藤野先生对鲁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呢?以上问题,始终抓住、联系“物以稀为贵”这个重点词。文章的内涵,一层一层地为学生所理解;从对重点词的理解过渡扩展到与段篇关系上的理解。

最后从抓中心句入手。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少为自己,多为他人”。这句话总结了文本内容,揭示了文本的中心,可以作为文本分析的突破口。老师问:“你看到鲁迅先生在课文里提到少想自己,多想别人吗?”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二到第五自然段。解释和总结:启发“我”认真读书;讲“碰壁”抨击旧社会。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读第一段,理解为什么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诚然,这种提问方法,能从文章的中心句出发,对学生进行“回复”的逆向思维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中心思想,掌握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总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作用,在不断地反馈评价中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有效提问、掌握提问的策略,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并不断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周步新.小学适性阅读策略的学与教[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6.

[2]李建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研究[J].甘肃教育,2020(14):58.

猜你喜欢
提问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