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诗歌教学的一些浅见

2021-10-12 22:59刘蜀茜
速读·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

刘蜀茜

◆摘  要:诗歌教学应该放低门槛,应该是一种审美的体验,不要过分拔高,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避而远之。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而不是你教了多少。学生学到了东西,才是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眼中之景;心中之境;学习效果

近几年,不难发现现在的中小学诗歌教学方法是有误的。常规的教学,过分拔高了诗词教学的相关内容,动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等。老师们应思考的是,几人听得懂,几人记得住。而且无数的老师爱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妨碍教学,这一现象诗歌教学中尤为突出。学生忙着抄笔记,听老师讲得很少,自己想的就更少,上课的效果很寥寥。这就好比走路,其的目的让走路的人走到想要去的地方,步子大小,好看与否,只要走到了目的地就好。新课改要求“一课一得”即可,诗歌教学亦然。学生们只是欣赏诗词,非学写诗词,只要能读懂它传递的情感和想法,其他的不是涉及考试的不必细究。

以下是我对中小学诗歌教学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此抛砖引玉。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学习诗歌首要条件就是吟咏。正确的吟咏诗歌,要读准字音,体会词语内涵。语言中存在一个消亡现象,只有认真了解那些存在于诗歌中,却已经消亡了词语,才能真正读懂诗歌。我国推广普通话,在20年里,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人民都能无障碍交流。但其副作用是,00后的小孩不会讲方言,别提少数民族语言了。没有讲方言的环境,人的口音会变了,方言词汇也被遗忘。05年~15年期间,学生们讲话带各乡镇的口音,口音有明显区别。举个例子:我去(ke,四声)赶街(gai,一声),街道是弯了弯,去吃了一碗米线,酸嘞酸。“弯、碗、酸”是前鼻音,因为云南方言并不区分前后鼻音,但小景谷镇的居民特别能区分出前鼻音“an”,且读起来鼻音特别靠前,一听就区分得出来。大约从16年开始,就很难听到小景谷这种标志性的口音了。

事实上,10后的小孩,从学说话开始,父母就开始教普通话。这一现象很值得反思。失去了方言的读音、词汇,诗歌就会失掉很多的意味。在语言上,粤语很接近隋唐时期的语言,声调为“平上去入”四声,后来的普通话,将“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去掉了“入声”。“入声”短促而有力,读诗词时有“入声”的文章抑扬顿挫,气势顿出。作为个人,我们无法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但是方言作为语言中的瑰宝,在有统一交流工具的基础上,能否为方言留一个位置?因为语音词汇,在短短数十年里,是说消亡就消亡的。

中国的诗歌意象讲究约定俗成,有一定的固定性。比如“柳”于“留”同音,“折柳送别”便是希望你留下来,“圆月”是“花好月圆”有“团圆”之意,“残月”便是“不团圆”之意。“花”是美的,女孩美就可以以花来比喻,青春也是美的,可以以花来比喻青春。一旦“一朝春尽红颜老”,女孩的美貌逝去了,青春也就逝去了。“流水”象征时光易逝,“流水”与“时光”相似之处就在于,水一旦流去就在会回来了,时间也一样。所以杨慎的“滚长江东逝水”,才读起来倍感苍凉。

类似的约定俗成,开始可能只是某一个人的想法,但经过人们的加工、丰富及一定时间的流传,便被固定了下来。举个例子,“折柳送别”最开始应该是出自春秋时期的《诗经》中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行为习俗应缘于汉朝民间,但没有记载。最早的记载是,六朝古籍《三辅黄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南北朝时折柳已风行各地,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到隋唐时期,“折柳送别”成为赋别的专业术语,几乎都有折柳诗词;宋以后宋人的诗词“柳”还是常见意象,但折柳却不多了,到了明清就很少见到“折柳送别”的诗词了。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过程。语言中此类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要读懂诗歌,就一定要仔细理解约定俗成,靠老师的讲解,是无法体会其内涵的。要理解约定俗成,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老师无法替代学生完成。

解决了读音、意象的问题,接下来看最为重要的意境问题。解读诗词的方法上,在借鉴了前人和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概括出一种方法,姑且叫它“造境法”。简而言之,先将诗歌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形象,再组成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形象就是意象,画面再进一步延伸就是意境。严羽《沧浪诗话》中讲:诗者,吟咏性情也。可见诗歌情感的重要性。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讲“一切景语皆情语”,读诗歌时,我们只有身临其境,看懂诗人所描绘的景,也就读懂了他的情感了。《人间词话》中还讲“境非独谓景物也,感情亦人心中之境界。”所以,读诗词先从“景”开始,然后有“感”,最后是“情”。以清代陈恭尹《木棉花歌》为例:

粤江二月三月天,千树万树朱花开。

有如堯时十日出沧海,又似魏宫万炬环高台。

覆之如铃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

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后出棠榴枉有名,同时桃杏惭轻薄。

祝融炎帝司南土,此花无乃群芳主?

巢鸟须生丹凤雏,落花拟化珊瑚树。

岁岁年年五岭间,北人无路望朱颜。

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雪寒。

春天来了,粤江江边开满了红彤彤的木棉花,红得像尧帝时的十个红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来了(强调红,以红日喻红,气势宏大)又像曹丕受禅时,万人陪位而点燃火炬祭祀天地一样(万只数量庞大,气势雄浑)。它面朝上像个大铃铛,面朝上又像个大酒杯子(比喻,具体形状),红红的花朵如同光芒四射的五角星,整棵木棉花树就像一个头带高冠,浓须大面的英雄好汉(比喻、拟人,整棵树的形象)。在它后面开放的海棠、石榴,与它同时绽放的桃花、杏花,可比它逊色多了(与海棠、石榴、桃花、杏花对比,更衬出木棉花的宏大气势)火神祝融掌管着南方的土地,这火焰般的木棉花不就是群芳的首领吗?只有凤凰才配在木棉树上筑巢,木棉落花也能变成珊瑚树(凤凰象征品质高洁,衬出木棉花的高洁)木棉花世世代代都生长在岭南,所以北方人是无缘得见。它愿意化作漫天飞舞的棉絮,做成人们的寒衣,使天下人不再感到严冬风雪的酷寒(化作棉絮做棉衣,奉献精神即出)。

所现情形可能会出错,但只要大致情形再现,多问一个为什么,答案自然就出现了。对整首诗只要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即可,诗词字极少,谁敢说他的答案就是标准呢。读诗词无非是要去体会作者的心境,见他眼中之景,感他心中所想,悟他心中之境。

中小学的诗歌教学是面对文化素养还不是特别高的中小学学生,让他们感受中华文化的美,才是首要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会写诗,所以对于中小学的诗歌教学,我们要放低门槛,带着学生们静静地欣赏就好。请广大的教师们不要把诗歌教学做成阳春白雪,学生们需要的是下里巴人。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13-16.

[2]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4.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
基于信息化教学学习效果量化的课程考核研究
疫情期间大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高校本科生线上网络课程学习效果调查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做一题 会一类 通一片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基于 Proteus的仿真学习工作站学习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