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丕烈读书治学思想

2021-10-12 07:26刘帆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藏书读书

摘要:黄丕烈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文献学家、藏书家之一,一生先后藏书数万卷,作题跋近千余篇。世人多知其藏书、校书、跋书、刊书之功,未知其藏、校、跋、刊实则为读书计。黄丕烈认为藏书之道亦如读书,在广见博闻,藏而能读是为要义。黄丕烈还是一位古籍修护大家,题跋中多有修书记载,其修书亦为读书。其读书治学的思想对现今藏书、校书、修书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亦使我们反思时下读书人渐少,藏书人渐多的情况。

关键词:黄丕烈;藏书;读书;修书

一、黄丕烈生活时代与环境

书籍作为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是最准确系统的传播途径。它衔接着历史的链条,使中华文化历经千年得以保存下来代代相传,而这些珍贵的古代典籍则源于历代藏书家的孜孜爱护和努力。清乾嘉时期的黄丕烈就是众多藏书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

黄丕烈生于长洲(今苏州),苏州自古便是历史文化名城、学蕴深厚之地。春秋时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命伍子胥筑阖闾城,以为国都,是为苏州建城之始。秦汉为会稽郡治所,名吴县。至南宋立国江南,将相士大夫多喜卜居吴中。经济亦在五代北宋的基础上,续有发展。盖南宋之时,苏杭富庶实甲于天下。到了乾嘉时成为东南地区的经济商业中心,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在叶瑞宝的《苏州藏书史》中,采录自五代迄清末私人藏书家于苏州地区两百多人。南朝的陆澄是最早的一位,此后历代不乏苏州藏书家。宋元时期,苏州藏书风尚日增月盛,有著名文学家朱长文藏书量达两万余卷,叶梦得藏书量多达十万卷。闻名一时的郭鳞孙、袁易、龚玊也是元代著名的藏书家,并称“吴中三君子”。明代沿承了吴地藏书家的藏书理论与嗜好,有颇负盛名的王世贞、毛晋、顾元庆等大藏书家,但明代藏书家多为官员贵族,经济实力雄厚。到了清代分布在各个阶层,藏书家的多元化也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和普及,藏书家趋于平民化,乾隆、嘉庆近一百年间成为了我国学术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政府重视文化学术建设,提倡校勘考据之学。这一时期苏州城内大家云集,如段玉裁、钱大昕、黄丕烈、周锡瓒、瞿中溶、王鸣盛等。吴地的饱学之士无一不嗜好对宋版书的校勘、对旧抄本的重视,学者之间以藏书为媒介,以学术为纽带,彼此互通有无,相互交流探讨,促进了当时考据学的兴起,也随之带动了当地藏书刻书事业的发展兴盛,反过来这些藏书刻书活动也影响了当地的文化风尚,加强了文化交流。黄丕烈便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开始了漫漫藏书之路。

二、黄丕烈读书

黄丕烈(1763-1825),字绍武,号荛圃、復翁等,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文献学家。黄丕烈尤嗜宋椠,平生鲜声色之好,惟喜聚书,藏宋版书达百余种,称雄海内,在藏书界被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在乾嘉时期乃至整个藏书史都享有盛誉,对后世影响深远。黄丕烈藏书设有专室庋藏,有读未见书斋、士礼居、百宋一廛等。其中“读未见书斋”是黄丕烈用来收藏珍秘罕见及未见之书。

黄丕烈幼承家学,学问精纯,博学多识,其父黄维“以忠信直谅训其子弟”。幼时和杨偕时一同读书,黄跋记:“倚树吟轩杨氏,余幼时读书处也。其主人延名师课诸子,有伯子,才而夭。余就读时,与仲氏偕时同笔砚,情义殊投合也。”1稍长喜购古书,及长而知蒐访书籍。乾隆四十六年(1781),黄丕烈开始考取功名,并以十九名的成绩入长洲县庠。乾隆五十三年(1788)位居第三中举人,官主事,始藏书,是年二十六岁。此后十多年进京赶考屡次落第,仕途之路破灭。嘉庆六年(1801)被提拔为知县,并未赴任。嘉庆七年(1802)其父出资捐六部主事一缺,此时已无意官场,遂旋归故里,此后专一治学、藏书、校雠和著述,对仕宦之路再不作他想。

(一)藏而能读

清人张潮《幽梦影》有云:“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2张潮认为藏书最易,难在记住书中内容。黄丕烈藏书非也非是为藏而藏,他既善收书藏书,又极喜读书。每得一书,必丹黄点勘。张钧衡为《百宋一廛书录》作跋:“收藏既富,议论均合,无臆断,无偏见,固天下后世读书人所当推奉者。”3周锡瓒称赞黄丕烈“荛圃藏书而实能读书者”。4黄丕烈题跋中多次提及自己读书治学的思想与理念。

黄丕烈读书准则有二。其一:虽一贯以旧钞为珍本,但黄丕烈读诸多旧钞认为这种思想实不可信,其中脱落较多,常有不全。其二黄丕烈认为仅有旧刻本是自宋至元到明,起初或有讹误,多属无心,并不如钞本后人有意删减。跋记:“向来以旧钞书为可宝,今历观诸书钞本,最为难信,即如兹录,脱落甚多,此其一也。惟旧刻自宋而元而明,初总有舛伪,皆属无心,非有意删削也。聊记于此,以为读书者示准则云。”5

黄丕烈认为若藏名家钞本亦可为善本。其曾藏有张青芝6手抄本,书法工秀,颇为赏识,卷端钤有“张位”印记,可为善本。跋记:“余此本系郡先辈张青芝先生手钞,卷端钤‘张位小印,即其姓名也。书法工秀,读书者之藏书,此为善矣。”7

黄丕烈读书在于广见博闻,其藏书亦是如此,必知书目源流始末,不则实为空藏。略曰:“读书在广见博闻,余谓藏书之道亦然,藏而能读,非见闻广博不足以奏其功焉。”8藏书家周叔弢曾有云:“藏书不读书,何异声色犬马之好?”9

黄丕烈认为读书之难在于古书流传日益减少,元刻本尤甚,得词曲本已属难得,元本经史子集更为罕见,可知其藏书实为读书。跋曰:“因思古书流传日少,两钞本所有卷如是,所残缺脱误者并同,则元刻之可贵不问而知。此特词曲尔已如是,何论经史子集尤急者耶?书此以见读书之难若此。”10

(二)修乃为读

黃丕烈修书乃是为读书便利,为古书补全传信于后。黄丕烈所藏古书中有缺叶缺字处,必定请名家补缀残卷或自己手为抄补。若在读书中发现其他版本中有名家跋语,也会抄录下来,附于卷末,跋中多见。

黄丕烈爱书更喜藏书之人。其藏校本《陆游南唐书》,中有蠹蚀,拟重装后再校,确保读书无误。跋云:“闻此书出张青芝山堂,多为蠢蚀,其上方有阙字,亦饱蠹腹。重为陆校,命工重装。……予之爱书,并爱藏书者,后人其谅予苦心哉!……今得陆校钱遵王钞本,目录悉如《记》中语,可知其佳。装成略取罄室本一勘,此较胜之。”11

黄丕烈认为读书要眼到、手到、心到。其装潢北宋本《新序十卷》,装为五册,另有他人跋语一叶,附于卷端,可表藏书家心意。装毕后述其得书源流,并著录宋本异同,校书讹误之处。跋中详记:“倩工装池,分为五册。书中有板刻朱印温公训子语一纸,为信阳王氏四部堂识,足见藏书家珍重之意,因裱托置诸卷端,俾垂永久。装毕,追述得书颠末,并著宋本或有异同,校者不无讹误,是在目见而又心细,方尽读书之能事尔。”12

黄丕烈补全古书,悉心研读,究诘必深,除自己读书求全外,意在使后人能知此书源流始末与全貌。明钞本《雁门集》中写道:“斷圭残璧犹足诧为宝物,爰重加装池而储诸箧衍,俾后世读是集者犹见庐山真面目焉……末多张跋,录补于尾。”13黄丕烈藏宋刻本《圣宋文选》跋曰:“是书业以残本装成,其补全者,当别装附后,一则锦函可惜,成功不毁;一则精钞补全,痕迹两存,俾后之读是书者,知余苦心购求,良非易易也。”14

黄丕烈题跋记载修书乃为读书例证颇多。如《陶杜诗选》记载:“装成展读,因脑头狭小,殊不耐观,复命工易纸覆衬接脑,始可开展,又费青蚨二星,前客当益甚矣。”15《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黄丕烈重其为未见书故购得,装潢甚旧,补缀典雅,但不知其授受源流,命工加绢面,为其线订,恐原装散后不易读。装潢完毕后细读此书,详究史料,从书中避讳字以及书名等各方面考订源流。

(三)校读合一

广求异本,参证互勘,边读边校,是为“校读”。古代典籍多有异本,不同版本,优劣有别。读书首先要选善本,否则,“书之或有缺佚,或有谬误,其义皆不可通,此读者之大憾也”。16黄丕烈校书时尤其注重兼蓄重本,用多种不同版本互校,确保内容无误。作为藏书家,无不希望能藏有善本,因此“校读”是他们首先强调的,也可视为藏书家读书特色。

黄丕烈认为读书与校书不可分开谈论。其校书无误亦是为了确保读书精确,以最先本为先,如明钞本《刘子新论》,黄丕烈据宋本校此书数次,每次都有讹误,常有言道:“校书之难,如扫落叶,如拂几尘。”校书十分慎重,一书采用多个版本,如《蔡中郎文集》先后用周香严家藏钞本和活字本校刻本,方可尽读书之事也。

黄丕烈善于读书,长于校勘,勤于题跋,一书中常作多篇题跋,考证源流始末,校对文字讹误,品评书中内容。王芑孙《陶陶室记》有云:“今天下好宋版书者,未有如荛圃者也。荛圃非惟好之,实能读之,于其版本之先后,篇第之多寡,音训之异同,字画之增损,及其授受源流,翻摹本末,下至行幅疏密广狭,装缀之精粗敝好,莫不心营目识,条分缕析。积晦明风雨之勤,夺饮食男女之欲,以沉冥其中。”17读书治学方面,“荛圃则实事求是,蒐亡剔隐,一言一句,鉴别古人所未到,时以笔诸书而广其副,嘉惠方来”。18

三、结语

通过研读黄丕烈题跋发现,黄丕烈的藏书、修书、校书思想无不与其读书治学的理念紧密相关。黄丕烈藏书实为读书,其认为旧钞脱落较多,不全常有、古书应以旧刻为宝的读书准则对我们当代古籍保护工作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其修书实为读书,古书遭蠹蚀为其补缺,头脑狭小接书脑,为其补全,传信后人,对现今古籍修复工作具有引导意义;其校读方法对现今校勘工作研究有很大帮助,重内容,以最先本为先的思想有功后学,裨益后人。黄丕烈所作题跋对研究黄丕烈的读书治学思想、藏书思想、修书目的与校读成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清] 黄丕烈. 荛圃藏书题识[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 [清] 张潮. 幽梦影[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余鸣鸿,占旭东.黄丕烈藏书题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 黄裳. 往事如烟[M].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5] 孙德谦.《刘向校雠学纂微·备众本》.民国刻本.

[6] [清]王芑孙.《渊雅堂全集》.清刻本.

作者简介:刘帆,山东艺术学院,女,硕士研究生,文物鉴定与保护(古籍保护)方向。

注释:

[1][清] 黄丕烈. 荛圃藏书题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6.

[2][清] 张潮. 幽梦影[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余鸣鸿,占旭东.黄丕烈藏书题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047.

[4][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八[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79.

[5]余鸣鸿,占旭东.黄丕烈藏书题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87.

[6]张位,清藏书家。字立人,一字艮思,号青芝,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校勘学家何焯弟子。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入县学,以诗赋召试,给札内廷修书,,一心于抄书和藏书。藏书和抄书之所为“青芝山堂”,抄唐、宋、元人文

集最多,有40余种数百卷,黄丕烈得其手抄本《桂林风土记》。

[7]余鸣鸿,占旭东.黄丕烈藏书题跋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136.

[8][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3: 97.

[9]黄裳. 往事如烟[M].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70.

[10][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56.

[11][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93: 41.

[12][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5.

[13][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09-210.

[14][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31.

[15][清]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43.

[16]孙德谦.《刘向校雠学纂微·备众本》.民国刻本.

[17][清]王芑孙.《渊雅堂全集》.清刻本.

[18][清]王芑孙.《渊雅堂全集》.清刻本.

猜你喜欢
藏书读书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小毛驴藏书
我们一起读书吧
为巾帼藏书发先声
美普林斯顿大学获赠近19亿元巨额藏书
读书为了什么
藏书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