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清末科举的停废与新式学堂的关系

2021-10-12 08:42刘一雪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举制科举制度清廷

刘一雪

摘要:科举制度是推动社会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制度安排,延续一千二百年有余。因此,科举制度的停废不仅是一次教育革命,而且是一场政治革命,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但是,科举的废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晚清科举改革的探索,贯穿于戊戌与新政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时期。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清廷作出顺应时代的政策发展新式学堂。因此,新式学堂的发展与科举制的废除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科举制度清末新式学堂

引言

在钱穆看来:“每项制度之变,也该有一可变的限度,总不能惟心所欲地变……传统愈久,应该此大本大源之可靠性愈大。换言之,即是其生命力益强。”[1]科举制度作为延续一千余年的制度,影响波及社会方方面面。因此,科举制的废除,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刘龙心、王瑶、关晓红、刘绍春、张亚群等都对科举制的废除做出讨论。在以往的诸多研究中,多将清末废除科举的原因归结为科举制度自身的弊端与缺陷,以及其在新形势下难以满足时代要求。但是,其中仍有可商榷之处。

一、科举改制初期的妥协与调和

(一)鸦片战争前的改制言论

鸦片战争时期,便有“有识之士”开始对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与批判”。[2]但是,对于科举制度的批判于反思,并非滥觞于鸦片战争前后,而是在明清之际便已有发声之人。如顾炎武曾说:“时文之出,每科一变,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销磨之场屋之中;而少年捷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3]而且,对于八股文利弊及其存废问题,早在康乾时期朝野上下便有过激烈的争论。1663年,康熙诏令:“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自今之后,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于为国为民之策论中出题考试。”[4]。1738年,以兵部侍郎舒赫德为代表的主变革者,曾说:“古人询事考言,其所言者,即其居官所当为之执事也。今之时文,徒空言而不适应。”[5]在他看来,科举制难以获得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

(二)新式学堂的出现

中国近代的新式学堂,始于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的开办。京师同文馆作为洋务运动培养翻译人才的教育机构,是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而出现的。换言之,是为了满足洋务事业的开展所需要的人才缺口而出现的。

至清末,出于对新形势的反应,在科考内容中增加新学知识,开办新式学堂成为接受过西方教育者或者有远见臣子的普遍要求。甲午战后,新疆巡抚陶模上《培养人才疏》,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并提出:“可否專设算、艺二科,钦派大臣特试,仿照翻译举人进士之制,不必兼试诗文,庶专门名家,各得自见。”[6]同时,清廷因甲午战败的压力,也不得不做出一些顺应民意的举措,以表改革之意,安抚民众。1895年7月5日光绪皇帝下令,要求京官与外官举荐通达时务、精于各种专门实学的人才。[7]这不过是清廷为维护统治的形式主义策略,并非真心从教育层面变革。但是,朝野中的有识之士掀起了推行新式学堂的潮流。同年7月文廷式与皮锡瑞商议在江西开设格致书院,旨在以学堂的方式向民间传播西式教育。一年后李端棻在《请推官内阁学校以励人才折》中,奏请京师、省府州县皆设学堂。[8]对于朝臣们的请求,1896年8-9月总理衙门在回复中提出:“请由各省督抚酌拟办法,或就原有书院量加程课,或另建书院肄习专门,果使业有可观,三年后由督抚奏明,再行议定章程,请旨考试录用。”这样,书院加入新学的改造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尽管改造过程中有师资、经费以及各地改造程度不同的诸多问题,但不得不承认这是科举改制的新动向,是在民族危机较轻的情况之下的妥协与调和。

二、新式学堂的发展与废除科举制思路的形成

(一)新式学堂的发展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在颐和园面圣,将甲午中国战败的原因直接归咎于八股误国。光绪帝大有启发,此后科举改革的目标便是将无用之学改为有用之学。1898年7月10日,光绪皇帝颁布诏令:“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9]这样就进一步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除此之外,朝廷上下还就废八股、改科考展开激烈争论。本质上是先进人士想要通过建立以新式学堂(校)为中心的教育机构,同时更新抡才方式,进而建立新的教育体系。这是清廷,以及当时先进人士想要通过学习西方教育方式来选拔专才以改变被动的局面。不过,新式学堂只是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还未涉及科举制抡才功能,并且清廷十分担心因废科举而“失士子之心”。尤其慈禧本人,召见张之洞时曾询问“若废科举,又恐失士子之心,将如之何”,担心因此招致内乱。[10]这是上层对于科举存废的犹豫。此时科举与新式学堂的冲突还未十分明显,但是庚子事变后,便不同了。

不过,自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始,当时的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下已经发生变化。因此,不能不考虑就业结构的变化对于科举与学堂,尤其是实业学堂的影响。在甲午战争前,外资企业中的近代产业工人约有3.4万人,洋务派企业中约为5.7万~6.2万人,民族企业中约有6.3万人,合计15.4万~15.9万人。[11]其中人员得以到达企业工厂中就业的原因,即人口素质的提高,与实业学堂的兴办必然有很大的联系。当然,不可否认在学堂发展初期存在着挂着羊头买狗肉、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但是其在客观上还是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实业人才。以及随着民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据清政府统计,至1909年各种实业学堂已有254所。[12]这与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

(二)废除科举制思路的形成

庚子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重,大家更加关注教育问题,并将其视为兴国大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不废科举,学堂教育只能在夹缝中求存。壬寅学制颁布后,科举与学堂的矛盾凸显。首先,科举耗费大量资源,不可避免地侵占学堂教育的空间。“各省各府各州各县奉旨广设学堂二年于兹矣,其已设者十仅一、二,询其迟迟之故,则曰无款无田。”[13]这样就使学堂在数量上大大减少。而且质量也令人堪忧,如河南禹州三峰实业学堂,不仅教学方式仍沿袭旧制,主要的课程也是讲解《论语》。其次,科考提供仕途,也极大影响士子对于学堂的信心以及学习定力。“士之伏案埋头,笃志励学者,仍日以应试为务,不乐于从事学堂”[14]的情形十分普遍。即便是京师大学堂开学后,“仕学馆肄业诸生因故不到,及请假赴汴会试者甚多,刻在学者人数较少”[15]。科举制度与新式学堂并存,极大程度上阻碍了举国上下视为生死存亡关键的教育事业。

此时科举与学堂的冲突博弈,毋庸置疑对科举制的命运起着极大的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种种条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的废除存在着必然性,但是同时不能忽略面对内忧外患与社会舆论压力的清廷的决定带有一定偶然色彩。只是反对废科举的阻力也不容小觑。毕竟新旧事物交换之际,人们通常对旧事物保持着一定的依赖,因此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新式学堂的弊病更加得到放大。因此,科举与学堂的复杂的矛盾冲突,以及何去何从,不仅令当时清廷头痛无比,同时也值得吸引大批学者研究。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与议修京师贡院

1904年1月,清廷正式批准减额渐停科举的奏章,无疑撩动了许多顽固派的神经。京师贡院始建于明代永乐乙未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期间主要房屋被毁,修复工程所需资金巨大。以及辛丑条约要求部分排外地区停五年科考的要求,清廷便暂缓修葺,借闱河南。

因需考虑安排科考的场地,礼部最早提出修复京师贡院。京师贡院作为清廷举行会试之所,千万士子心目中的圣地。且礼部的请求恰值张之洞等人减额渐停科举的次年,时间点颇为敏感。因此朝内大体形成主修、缓修、不修三派。主修者有内阁、翰林院、理藩院、刑部、礼部、工部、大理寺、光禄寺、国子监、太常寺等近半数部院,声势浩荡;户部、兵部、商部则主张缓修;主张不修的,只有外务部部分官员。据《华北杂志》报道:“合观以上各衙门堂官,曾议主修者占多数,主不修者占少数。至各衙门司官所呈说帖,主不修者十之二,主修者十之八。”[16]这种数量上的压制,使得主张废停科举者紧张,为了避免废停科举出现转机,便在学堂教育尚未体现成效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从大张旗鼓的宣传新学成效到促成军机处与政务处的人事变动,最后通过多次面圣说服两宫,催生立停科举的诏令。“科举的终结时反对维系科举官员在危机意识主导下,运用权谋趋利避害,人为策划推动的产物”[17]诚如所言,在科举与学堂博弈的最后阶段,学堂尚未完全体现出其实用价值与成效,同样的,科举制度的自我完善也尚未達到其容纳极值。这场关系千万士子的竞争,便以议修京师贡院的讨论终止。其中看似充满偶然性,但却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科举与学堂能否并行不悖,历来众多学者讨论。但是,尽管新式学堂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科举制度作为抡才大典,看似并不冲突。或许在没有外来侵略势力的压力下,两者可以做到和平共处。但是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情况下,且科举选拔功能的混淆[18]以及学堂教育功能的架空,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的。而且,在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下,外资、官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下,上层建筑必然也会随之变化,育才与选材制度的变化只是其中一个表现。因此,新式学堂作为当时人们迫切改变落后局面的工具,极大程度上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停废,是历史滚滚向前车轮的动力之一。

参考文献

[1]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56.

[2] 刘佰合.试议清季科举制度改革舆论的发展过程[J].广西社会科学,2007,(5):90-94.

[3] 顾炎武.顾亭林文集——生员论中[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9:23.

[4] 康有为.戊戌变法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215-216.

[5] 贺长龄、魏源.皇朝经世文编[M].杭州:艺芸书局,2008:45.

[6] 麦仲华.皇朝经世文新编[M].台北:台北文献出版社,1972:26-28.

[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08.

[8]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1.

[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1-242.

[10] 佚名.科举难废[N].万国公报,1903-7-24.

[11] 刘克祥、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213-214.

[12] 王越、周德昌.中国近代教育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149.

[13] 罗秀实.杂录·论科举减成[N].台湾日日新报(汉文).1903-3-20.

[14] 佚名.论粤督陶公奏裁府学生员以兴学堂事[N].申报.1902-9-6.

[15] 方守六.时事要闻[N].大公报.1903-3-7.

[16] 佚名.政务处会议修复贡院详志[N].华北杂志.1905-4-13.

[17] 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36.

[18] 王瑶.清末科举支付废除原因再探[J].史学月刊,2015,(10):70-77.

猜你喜欢
科举制科举制度清廷
古代的考试
浅析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科举”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鸦片战争后清廷闭关观念的变化
海口与内河:鸦片战争期间清廷的水文调查及影响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