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习俗的流传与变迁

2021-10-12 10:28梁音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变迁民俗婚礼

梁音

摘要:婚礼是婚俗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的婚礼习俗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既有传承也有变迁。本文着重于梳理清末民国以来婚礼习俗的流传与变迁情况。从20世纪初新式婚礼在中国始出现,到民国时期的集体婚礼,再到建国后单位和组织证婚,再到改革开放后传统回归,乃至当下各种新式婚礼百花齐放。文章通过对这些不同历史时期中婚礼流变情况的梳理得出结论认为,时代和社会发展决定了婚俗流程和仪式的流传与变迁情况,同时,婚俗变迁,形式在变,意义未变。

关键词:婚礼;民俗;变迁

婚姻关系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为确立婚姻关系而相伴而生的各种仪式礼节即“婚俗”源远流长。目前学界对婚俗的研究主要有两种维度,一是基于史料对特定历史阶段的婚俗进行考证、剖析,如先秦婚俗研究、宋代婚俗研究、民国婚俗研究等。另一种是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的角度对某一地区当代婚俗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解读,如婚礼仪式的表征研究、择偶观研究、通婚圈研究、天价彩礼的研究。本文着重从民俗学的角度来梳理清末民国以来,婚俗中特定的仪礼——“婚礼”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变迁,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总结。

一、“亲迎”与“婚礼”

汉代《礼记·仪礼》载:“昏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据历史考证,此昏之六礼为周之遗制,此后一直沿用。至宋代,纳采、问名统称纳采,并纳吉、请期于纳征,于是只保留了納采、纳征、亲迎三礼。其中的亲迎之礼即为现代所谓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亲迎之礼起源甚古,《公羊传·隐公二年》何休注云:“礼所以必亲迎者,所以示男先女也……夏后氏迎于庭,殷人迎于堂,周人迎于户。”在数千年的传承中,亲迎之礼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也有所变迁,且有地域差异,但总体来看还是保留有一些经典环节和仪式。曲彦斌将此总结为铺房、迎娶、下轿利市、拜堂、喜宴、坐帐、撒帐、合髻、合晋、闹房、拜舅姑、回门。

铺房指举行婚礼前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由女方亲友负责完成,有时也包含送嫁妆。迎娶也称“接亲”,指男方至女方家迎娶新妇,是正式婚礼的第一项活动。下轿利市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后的入门过程,为了驱邪求吉会有撒谷豆、跨鞍、跨火盆、抱毡等仪式。拜堂又称“拜天地”,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高潮,通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并互拜。喜宴即今俗称之喜酒,为婚礼中的宴席。坐帐又称“坐富贵”,即迎新妇入新房。撒帐意为新婚夫妇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合髻又称“结发”,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合晋又称“合欢”,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闹房即“闹洞房”,成婚之夕合晋仪式后,众人至新房同新人喧闹逗乐以示庆贺。拜舅姑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回门又称“谢门”,新婚夫妇婚后首次往女家问安、致谢、拜认女方亲属,是传统婚礼的最后一项仪式。

二、清末民国的新式婚礼

上述婚礼仪式自上古流传至清末民国时期,虽有变迁,但总体结构变化不大。清末民国时期,西风渐进,婚礼习俗迎来了其传承流变中首次变革最大的一个历史时期。从1905年起新式婚礼流行于上海、北京、天津等大都市,其多在礼堂或大旅社举行,具体包括证婚人宣读证书,证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娘依次用印,新郎新娘交换戒指、相互鞠躬,主婚人、证婚人、来宾、新郎新娘致词,新夫妇拜见双方主婚人及亲属,对尊长三鞠躬,对平辈或晚辈又鞠躬,最后全体用茶点或筵席。

1935年4月3日,57对新人在民国上海市政府的组织下举行了新式集体婚礼。婚礼地点设在市政府大礼堂,门口插彩旗,贴喜字。喜堂正中,铺红毯,礼台前桌上供龙凤呈祥大红花烛一对,台后为孙中山先生铜像,两旁党旗与国旗交叉。喜堂四周排列无数椅子,为观礼来宾座位。新人们在家长陪同下由上海大世界等地乘市政府专车前往市政府,在膳厅里梳妆打扮,穿戴整齐。司仪宣布婚礼开始,新人随婚礼进行曲进入礼堂。新娘们均一式白衣披纱,胸挂红花,手捧缀有彩色绸带的鲜花,新郎则是蓝袍黑马褂。司仪领唱国民党党歌后宣布成婚礼开始:司仪先报告新郎新娘姓名、籍贯、职业,由一对已婚夫妇带领新人登上礼台,向中山先生铜像鞠躬行礼,新郎新娘互相鞠躬行礼,再向证婚人市长、局长鞠躬行礼。证婚人鞠躬还礼并把结婚证书授予新郎,把纪念章授予新娘。新郎新娘领受后,再向证婚人鞠躬致谢,礼毕携手退下。

这次集体婚礼开创了国内集体婚礼的先河,此后各地纷纷效仿,南京、重庆、湖南、湖北、广西、四川、陕西、江西、福建等地多次举办集体婚礼。随后除辽北、热河、安东三省因抗日战争原因之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举行过集体婚礼。

这一时期,除了新式婚礼,还是有非常多的婚礼采用的是传统仪式。用轿子接亲,新妇入门要射箭、抱花瓶、跨火盆,新人磕头拜天地、拜祖先、拜高堂、夫妻对拜,洞房花烛夜等等。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简洁婚礼

新中国建立后,百废待兴,国家提倡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节俭办事,因此,当时的婚礼都特别简单。迎亲大多靠走路,距离远的有骑自行车的,农村还有派马车的。城里的婚礼仪式一般要请领导,最好是单位的党支部书记或是团支部书记作证婚人。仪式大多包括:单位领导证婚,宣读结婚证书,新人向证婚人、家长鞠躬,向参加婚礼的来宾鞠躬,二位新人互相鞠躬。分发喜糖和水果,向来宾介绍恋爱经过,请来参加婚礼的客人唱歌或跳舞。当时,集体婚礼也比较流行,同一单位或同属一个组织的,由单位领导主持,有一个简单的宣读结婚证书和鞠躬行礼仪式。还有些更简单的婚礼只是邀亲戚朋友吃一顿饭。这一时期的婚礼除了简洁的特点之外,单位和组织的介入是另一大特点。建国后城镇建设的推进让很多人都有了单位,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也都建立起来。虽然不再有传统的铺房等仪式,但从预备婚房开始,单位和组织就开始发挥作用。有条件的城镇单位也许会给结婚的新人分一间婚房,同事也会积极参与帮忙用最简普的方式装饰婚房,比如贴红囍字等,类似于传统上的“铺房”。另外,建国后的婚礼仪式中,已经几乎没有传统中磕头行礼的了,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基本上都已改为行鞠躬礼。

文革时期,除了简单如上的婚礼仪式,最大的特点是充满整治口号革命特色。结婚证书上都以毛主席语录作为封面,新人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随手备有一本《毛主席语录》。婚礼首先要向毛主席像鞠躬行礼,新郎新娘要一起高唱《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两首代表性的红歌。虽然是婚礼,但也要背诵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和毛主席语录。

四、改革开放后多样化的婚礼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婚礼仪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新趋势。趋势一,回归传统。铺房、迎娶、下轿礼、拜堂、喜宴、坐帐、撒帐、合晋、闹房、拜舅姑、回门……虽然经历了一段过简婚礼的历史时期,但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传统婚礼仪式依然没有被人们所忘记,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具体形式上展现出时代的新特点。比如铺房,八十年代后,除了传统的寝具、家具,还增加了彩电、冰箱等大型家电。迎娶的交通工具也从自行车、马车逐渐变成面包车、小汽车,而近些年来,还要讲究汽车的品牌,奔驰宝马奥迪甚至更昂贵的豪车。拜堂和喜宴也大多都移步宾馆酒店举行。在一些乡村地区,没有大酒店,但有一些专门承接宴席的流动厨师,他们自带食材、餐具甚至桌椅,然后按照与买方约定的餐标和数量准备婚宴。庆典、喜糖和喜宴(也简称喝喜酒)成为回归传统之后婚礼仪式里最具代表性的名词。庆典代表着宣告婚约正式确立,喜糖是婚约确立最好的代言,分发、传递喜糖即是向对方宣告“我们结婚了!”,喝喜酒代表亲友同事对新人婚姻确立的祝福和庆贺。

趋势二,新式婚礼更流行。相对于传统婚礼仪式,新式婚礼省略了很多传统环节,比如下轿礼、坐帐、撒帐、合髻等。新式婚礼多流行于城市,很多新人自己筹办婚礼,二人共同商议装饰婚房,共同前往酒店,仪式结束后请亲友、同事就近棋牌、唱歌娱乐,很多新人也不再流行闹洞房。至于拜舅姑和回门,即拜见双方父母的仪式因新人和父母居住地的远近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是共同居住在一个城市的还多有保留,但如果新人新家和婚礼举办地与双方父母居住地相距较远的,双方父母常常被邀请至婚礼举办地参加婚礼庆典仪式,至于返回到双方父母家的回门等礼大多因婚假时间有限而被推迟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帮助筹备婚礼为主营业务的婚庆公司得到长足发展,婚庆公司可以代劳婚礼邀请函设计制作、喜糖设计包装、接洽酒店、婚礼现场布置装饰、婚礼庆典流程组织、喜宴安排等各种活动。由于筹办婚礼任务繁重复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婚庆公司代劳部分或全部婚礼的活动安排。

趋势三,婚礼形式多样化。随着现代年轻人视野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开阔,婚礼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堂婚礼,选择教堂婚礼的多为信徒。教堂婚礼与传统婚礼的最大区别是由牧师主持婚礼仪式,男女双方誓立盟约,婚礼地点为教堂。旅行婚礼,新人邀约极少数亲友前往某一旅游胜地举行婚礼的一种形式。旅行婚礼的特点是省略了很多传统婚礼的步骤,只保留了最核心的誓立婚约,即类似于传统婚礼中的拜堂仪式。极简婚礼,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婚礼庆典仪式,只是邀请亲友同事等举行一些答謝宴会。2012年就有相关调查发现大约有20%的新人选择了这种极简婚礼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潮的年轻人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婚礼,比如水下婚礼、空中婚礼、邮轮婚礼等。

五、结语

通过梳理清末民国以来婚礼习俗的流传变迁可以发现:首先,婚礼习俗的流传变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清末民国时期,西风渐进,来自欧洲、美洲的民主、自由思想开始摇动中国人传承了数千年的婚姻观念。新思想伴随着报纸、广播等媒介的流行而传播,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女性接受教育甚至出国留学,人们对婚姻和婚礼的理解发生了变化。观念改变,行为方式改变,习俗改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式婚礼在中国始出现。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动用行政力量推动新式婚礼,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婚礼习俗的变革步伐。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号召厉行节俭,婚礼习俗也随之大大简化。同时,单位和组织力量开始大量介入个体婚礼是这一时期又一主要特点。改革开放后至今,市场经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无论是传统的复苏还是新式婚礼的更新发展,婚礼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特点,这也正是更具包容性的新时代在民俗传承与变迁中的具体体现。

其次,作为一种承载了重要功能和意义的一项民俗活动,婚礼的仪式构成虽然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其宣告婚约成立的内核没有改变。无论是传统的拜堂,还是民国的官员证婚,或者是建国后宣读结婚证,再或者是新式婚礼的誓立婚约,甚至是极简婚礼的亲友答谢会,无一不是在向配偶和亲朋好友宣告婚约的正式确立。这也正是婚礼最首要、最重要的功能和意义。因此,婚俗变迁,形式在变,意义未变。

参考文献

[1]陶立璠,《民俗学》【M】学苑出版社,2018,北京。

[2]顾鉴塘,顾鸣塘,《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北京。

[3]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J】民俗研究,2000.2。

猜你喜欢
变迁民俗婚礼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变迁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多趣婚礼
毛南族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