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夏洛泰与费希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2021-10-14 02:18王雨萌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王雨萌

摘  要:18世纪,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国家主义思想开始产生并逐渐趋于成熟。其中,拉夏洛泰和费希特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近代欧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中较有代表性、不容忽视的两种教育思想。为了摆脱教育一直被教会控制的局面,拉夏洛泰提出国家办学的主张;费希特在民族危亡面前,主张国家管理教育,通过国民教育培养新一代国民。本文从两种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入手,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教育思想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两种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關键词:国家主义教育;拉夏洛泰;费希特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008-03

在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发展进程中,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是随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思想,与当时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18世纪,欧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启蒙运动在欧洲的兴起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都推动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产生。国家主义教育要求国家掌控教育,以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公民为目标,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制度。本文选取法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拉夏洛泰和德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费希特为研究对象,从他们的时代背景着手,通过分析、比较两位教育家的思想,展现两种国家主义取向教育思想的异同之处。

一、时代背景

(一)拉夏洛泰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拉夏洛泰强烈要求国家从教会手中夺回教育权,由国家主持管理教育。在18世纪的法国,教育控制在耶稣会手中长达几百年,虽然新教在法国得到一定的传播,但是耶稣会的势力依旧强大。在拉夏洛泰生活的时期,法国封建专制制度走向没落,贵族对于资产阶级的压迫使两者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法官与宫廷贵族同耶稣会的明争暗斗也十分激烈。在耶稣会控制下的教育是奴役劳苦人民、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教育的内容空洞无用,教学方法迂腐落后,培养的学生只知教义而缺少生活知识技能。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强烈抨击封建制度,希望打破封建观念的束缚,追求自由、理性的科学精神。越来越多的人民呼吁理性与自由,要求驱逐耶稣会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个偶然的契机让巴黎高等法院对耶稣会章程进行审查,而这一任务落到了拉夏洛泰身上。拉夏洛泰在审查耶稣会章程后,提交了两次报告,抨击了耶稣会教士的自私自利,列举了耶稣会的恶行。最终巴黎高等法院做出驱逐耶稣会的决议,耶稣会被赶出了学校。耶稣会的驱逐使旧教育制度开始崩塌,此时法国急需建立新的教育体制。拉夏洛泰及时地提出了新的教育方案,向法院提交了《论国民教育或年轻人的学习计划》的报告,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论国民教育》,表明自己的教育主张。

(二)费希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费希特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是以民族复兴、国家独立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从中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纪,德国一直是四分五裂的状态。城邦间的对抗、政治上的混乱、宗教的斗争、文化的没落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德国处于一种混乱的局面。而相邻的法国则是当时欧洲文化的中心,是各国竞相模仿的对象,德国人民也同样欣然接受法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给当时的德国带来了新兴的民主、自由思想。当时德国的知识分子对法国大革命普遍采取拥护、称赞的态度,将之视为实现自由与民主的新希望。费希特对法国大革命给予高度赞扬,将法国大革命视为实现人的权利与价值的一项伟大课题。然而,当拿破仑的军队入侵周围国家并踏入德意志的土地时,德国的民众意识到这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国内对于法国的态度急转直下,逐渐升起一股反抗压迫的爱国之情。在大革命初期歌颂、赞扬法国自由民主精神的费希特此时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之前一直坚持的世界公民身份,转而变为保卫国家、寻求独立的革命战士。耶拿战争的失败和《提尔西特和约》的签订促使国内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进一步高涨。费希特一直致力于反抗外族压迫,寻求民族独立,先后多次发表演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人民团结一致,反抗拿破仑的统治。他指出此时唯一的出路就是教育,通过培养新一代公民,将民族精神植根于每个人心中,从而推翻拿破仑的统治,实现德意志民族独立。

二、拉夏洛泰与费希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相同之处

(一)重视教育的作用

虽然拉夏洛泰和费希特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重视教育的价值,认可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拉夏洛泰十分重视知识与教育:“如果说人类很容易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完善,那就是通过教育来实现。”[1]他肯定天赋的作用,认为天赋是自然馈赠的礼物,有些人一出生即拥有过于常人的禀赋。虽然天赋造成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但是教育是影响个体间最终差异的最大因素,有天赋而没有接受教育的人永远成为不了优秀的人。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接受教育,通过长时间的勤奋学习变得更完善。拉夏洛泰也同样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把教育看作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的重要事业。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良好的公民,促进社会稳定,使一个国家在各个方面更加开化,并随之繁荣起来[1]。

费希特一生都期望人类能够进入理想中的“理性王国”,认为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理性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就是“理性王国”,而教育是实现“理性王国”的重要途径。教育给人提供充分自我完善的机会,使个人获得理性的力量,理性的个体最终组成理性的社会。费希特也指出当时德国的社会风气充斥着个人极端主义,人们只考虑自己的利益,缺少国家荣誉感与集体感。当时德国正处于人类社会发展中充满罪恶的第三阶段,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人们贪图享乐、自私自利。费希特认为教育对于形成德意志民族特性和激发民族凝聚力有很大作用,教育可以造就新一代具有德意志民族精神的公民,从而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

(二)主张国家办学

至18世纪,教会掌控欧洲各国的教育已经长达几百年之久,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要求国家收回教育权,建立新教育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拉夏洛泰和费希特都深刻批判了当时教会控制下落后的教育,主张将教育权从教会手中转移给国家。

拉夏洛泰指出,当时法国教育修道院思想根深蒂固,教学内容陈旧迂腐;修道院学校的教学方式落后,只依靠教师的口头传授,禁止学生独立思考,严格管控学生生活。拉夏洛泰认为将教育权从教会手中夺回,实行国家教育制度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的责任,必须由国家办理。教育本质上是属于国家的,国家有不可剥夺的权力去教育它的成员,国家的孩子应由国家的成员来培养[1]。教育要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国民教育应该为国家的强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致力于培养良好公民。

費希特指出,近代以来,整个欧洲的教育都被教会所掌控,普通民众的教育水平难以保证,人们的思想停滞不前。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激发民众的爱国之情,以此促成德意志民族的复兴。因此,他主张教育的主导权应掌握在国家手中,他曾明确表示“我们必须首先将自己期待的目光从教会转向国家”[2]。在费希特看来,强制的义务教育是实施国民教育制度的根本保障,他主张取消贵族的教育特权,推行普及至所有国民的“全民教育”。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使德意志民族精神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使其“成为这个民族本身的教养”[3]。他主张实行包含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教育”,以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学子。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对教育进行投资,国家有责任为儿童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完备的教育场所等。

三、拉夏洛泰与费希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不同之处

(一)论教育目的

1. 拉夏洛泰的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观

拉夏洛泰提出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并把“最大限度地使人民的心智得到完善且有才干、品德高尚、思想开明和身体健康”作为教育的理想目标[4]。此外,拉夏洛泰从社会阶层观出发,认为教育应该为国家培养能成功胜任各种职业的公民做准备。拉夏洛泰认为,国家的稳定与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职业者勤恳的工作,对于职业的敬业精神团结起来就是国家力量的组成部分。还对不同阶层的公民对应的职业所要达到的程度做出具体的要求。例如青年贵族应致力于创造无限的价值,造福周边的人民;哲学家和学者应懂得如何支配自己,并将有用的方法传授给他人;军人应热爱自己的岗位,自觉承担打仗和服兵役的责任;教育除了要为人民提供各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外,还要培养公民乐于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2. 费希特的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观

耶拿战争的失败和《提尔西特和约》的签订使德意志陷入民族危亡的局面,费希特指出目前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唤醒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识,以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费希特期望通过教育培养学子坚定的精神,把对祖国的爱理解为自己的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强化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塑造德意志民族的独特品质与自由意志;通过教育培养新一代拥有独立人格的青年,使每一个德意志青年清晰认识自己的使命,使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融入每一个德国人的血液。费希特认为,除了实现民族独立,更深层次的教育目的在于重新唤醒人们本身的理性,实现理想中的理性王国。他希望通过教育提升人的素质,培养完整的、独立的人,从而过渡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更高阶段。

(二)论教育内容的核心

1. 拉夏洛泰的国家主义教育内容核心

由于当时法国教会控制下的教育内容过时落后,仍围绕神学开展课程讲授,拉夏洛泰倡导以公民知识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知识、公民道德知识等。在此基础上,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他将儿童的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内容。第一个阶段是5岁至10岁,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缺少经验和判断力,应以阅读、写作、音乐等通识教育和简单的历史、地理、文学等人文教育为主。这些科目是任何世俗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乐意接触的、令儿童愉快的知识。第二个阶段是10岁至16岁,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教授上一阶段的科目外,还要增设拉丁文学,古典文学和法国近代文学的课程内容。拉夏洛泰十分重视语言的学习与训练,把法语的教授放在语言教育的核心地位。

除了以上人文自然学科的教育内容,拉夏洛泰也重视对于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品德培养。16岁以后是青年的第三个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以贴近生活实际的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学生需要到社会中进行体验学习,承担相应的社会职业责任[5]。

2. 费希特的国家主义教育内容核心

当时在教会的控制下,德国的教育内容枯燥乏味,脱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也不符合培养新时代公民的要求。于是,费希特提出实施“全面教育”,对青年进行德、智、体全方位的培养。其中,德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其余教育既是手段也是途径。在费希特的德育理论中,“爱”的思想贯穿始终,“爱”是意志教养的普遍性质。对于这种“爱”,费希特做了更详细的划分:一种是学子对知识、思想的爱,另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将人联系在一起的爱。第一种爱将个人同思想世界联系在一起,是人们从感性世界通向理想世界的桥梁。第二种爱将人和人联结在一起,使所有人成为一个拥有共同思想的理性共同体。如果说第一种爱是让学生热爱知识,那么第二种就是培养学生在实践方面的爱。这两种爱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只用通过这种充满“爱”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了解“爱”,懂得“爱”,学会“爱”,并将“爱”在社会生活中付诸行动。同时,只有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才能实现个人对于民族的爱,消除当时德意志社会盛行的利己主义之风,实现民族独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Fontainerie,Franoois de La. French Liberalism and Educatio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M]. New York and London: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32:44.

[2] 苏尧. 费希特民族主义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43.

[3] 费希特. 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78.

[4] 吴式颖. 拉夏洛泰及其《论国民教育》[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04):23.

[5] 李晶晶. 拉夏洛泰国民教育思想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47.

(荐稿人:陈露,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