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1-10-14 02:18李华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四史大众化普及

摘  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为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四史”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在全民中形塑国家的整体形象,增强国民对国家的理性认同和国家凝聚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四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四史”在国民中的普及传播。本文基于5W传播理论分析框架,挖掘“四史”教育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提出“四史”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力图为构建全面科学的传播机制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四史”;大众化;5W传播理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017-03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角逐中实现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民的幸福生活谋出路,就必须加强凝聚力建设,国民与国家、执政党、政府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因此,对国民展开全面的“四史”教育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增强国家认同感的必要途径。

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系统的“四史”教育传播机制,将极大影响国民对国家认同的水平和层次,决定着“四史”教育大众化的实效性。

一、“四史” 教育大众化的内涵

“四史”即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四史”教育的大众化就是指用具体、通俗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各阶段发展历程的实质内容向人民“普及”,把理解掌握“四史”的人从少数变为多数,让人民形成关于执政党与国家的共识,以使国民能最大限度上自觉自愿支持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四史”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就是“四史”普及、传播的过程。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四史”只要被人民群众真正理解和认同,将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助力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史”教育大众化的具体内涵则有大众化的对象和范围是全体中国公民,这就超越了身份、民族、职业、年龄、学历等维度的差异性,学习“四史”是每一個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四史”教育大众化的内容一方面是就社会主义发展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党史分别进行知识性宣传普及,另一方面是要讲清楚“四史”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学理架构,从思想观念上整体架构“四史”的有机系统;“四史”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必须是多元化、时代化、形象化、生活化,传播形式的多元并不意味着脱离实质走向“媚俗”,大众化并不意味着庸俗化,大众化同样保持着真理性的本质和内容;“四史”教育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坚持。

二、5W传播理论与“四史”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则

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根据传播学思想,任何有关信息传递和交换的活动都可以视作传播现象。被誉为“传播学奠基人”的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在传播学领域引起轰动的5W传播模式理论,即传播主体(Who)、传播内容(Say what)、传播形式(in what channel)、传播客体(to whom)、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2]。显然,“四史”教育大众化的实质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根据5W传播模式理论,在“四史”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前提问题是担负“四史”教育宣传职责的主体是谁、接受“四史”教育的对象有哪些、针对不同的受众对其传播的“四史”内容的差异性如何体现、传播形式是什么、怎么检验传播效果等。因此,“四史”教育的传播与5W传播理论存在紧密的耦合,要提高“四史”教育的有效性,有必要从5W理论的五个维度探索传播机制。

5W传播理论视角下“四史”教育传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 传播主体的专业化。“四史”教育是一场国家自上而下发起的在人民群众中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即国史教育。“四史”是专业的科学理论和知识,只有真正懂“四史”的组织、机构或个人才能向民众“传真经”,才能讲正确、讲透“四史”。2. 传播客体的广泛化。“四史”教育的对象是全国人民群众。当前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校大学生和党政机关职能部门、国家公职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普及对象十分有限,中小学生、各种企业单位、广大的农民、广大城市居民等群体很少被纳入受众对象。也就是说当前“四史”教育的普及对象主要集中在体制内。显然,普及对象的局限极易对教育的最终效果产生不利影响。3. “四史”教育普及内容的逻辑性、整体性与差异化。“四史”向民众普及什么内容这是关键。普及内容的主线就在于一方面要向民众讲清楚,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下,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导致人类当前发展的重重危机,揭示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致命缺陷及其灭亡的终极命运;另一方面是向民众讲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艰辛历程,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是统一的过程。“四史”教育普及的内容不仅要传播历史事实,更要展示近现代中国发展的总体性,从宏观维度整体把握国家的历史,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关。另外,由于普及对象的广泛性和差异性,普及内容也必须因对象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层次性。4. “四史”教育普及形式的时代性、通俗性和生活化。“四史”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理论性和宏观性,是专业的理论问题,具有自身特殊的理论表达形式,因此从专业角度讲,真正研究、懂“四史”的人员毕竟是少数。但如何把少数人研究的理论内容对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普通民众进行宣传,关键就在于将百姓习惯的生活化语言、流行的宣传手段作为普及的载体,把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说教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实现显性普及与隐形普及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四史”在百姓中的入耳、入脑、入心,从而真正激发民众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提升国家凝聚力。

三、当前 “四史” 教育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四史”教育普及已在全国广泛开展,但在具体的普及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普及主体的非专业化和有限性

当前承担“四史”教育普及责任的主体较为有限,不能覆盖社会各个阶层对四史教育的需求。无论是集体传播主体还是个体传播主体,其较少接受过“四史”的专业系统学习,社会上存在一种声音即“什么人都可以讲四史”,这样的认识无疑会把“真经”讲歪,大多数的传播主体是非专业的。基于此,“四史”教育的宣传与普及的有效性值得重新思量。

(二)传播途径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四史”教育目前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体如书本、电视、网络、影视剧、文艺演出、“四史”知识竞赛等途径进行显性传播。显性传播是一种有效的外来输入性加正面性传播,对民众进行“四史”的知识性普及和传播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长期的显性传播极可能让受众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强制性”而排斥抵触“四史”的自觉学习和情感的升华。正面地输入知识性说教很难让百姓自觉内化并升华出对国家地认同。每一个个体基于时代的具体性和历史性,以自身利益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的心理立场去评价和考量国家政府的地位和价值。所以党、国家和政府到底为现实中的人民做了什么,才是国民认同党和国家政府的真正现实基础。作为显性传播重要补充的传播途径,隐性传播可以讓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工作中时刻体会和感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真正价值和职能。

(三)传播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多元性

“四史”教育是必修课,必须从娃娃抓起,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年龄、教育层次、生活环境等因素,势必会让人们对于“四史”理解和掌握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在此种背景之下,“四史”教育的大众化就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必须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对“四史”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再生产,增强针对性,才能起到积极作用。比如在低年级的小学生中进行“四史”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通过“漫画”丛书、游学等形式进行渗透式、沉浸式普及。

四、“四史”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加工”与“普及”

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一系列的伟人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列宁认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3]。在这里,数学等号的使用,简洁明了,但表意深刻透彻。毛泽东从文艺的角度指出:“许多同志爱说‘大众化’,但什么是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4]所谓“打成一片”,就是做到具体化、通俗化。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也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大论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办不到。”同理,“四史”的大众化必须要经过“加工”,才能与人民“打成一片”。

问题是“加工”什么?谁来加工?怎样加工?这些基础性问题关乎着“四史”教育的成效。

首先是“四史”内容的加工,把“碎片化”的具体经验事实提炼为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这是一个从具体走向抽象的凝练过程。这决定了“四史”的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主旨和立场,必须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能随意“任人打扮”。其次是“四史”主题展现形式的加工。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统一的。针对不同的受众对象,“四史”教育的开展形式必须是多元的,需要不同的“加工者”进行再“加工”。“四史”的传播形式上的加工可能会由编辑、编剧、导演、美编等各种创作人员进行。第三重加工是各种形式载体下的“四史”内容被普及过程中由传播主体的再加工。如“四史”内容被编写成教材,教师就理所当然成为向学生进行教育的传播主体,教师就必须对“四史”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再加工”,才能具有实效性。

显然,“四史”加工对于各个加工主体提出了两点高标准:一是必须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吃透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史;二是必须熟悉群众、熟悉百姓,深入民众实际,贴近他们的生活,大力开展调查研究[5]。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4]这也就是前文所讲的,“四史”的大众化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事情,并非人人都能做好“四史”的大众化。

“四史”大众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育是基础。当然,这里的专业化人才并不仅仅是指“书斋里”的理论学者和专家,更是指既懂理论又懂中国实际的复合型人才,包括学者、专家、教师、各级党政领导、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等。

“四史”大众化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在于“普及”。“普及”的目标就是在国民心目中塑造整体的国家观念、把认同国家的人从少数变成多数、把人民认同国家的程度由浅变深。这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必须创新传播形式和途径。

五、结论

“四史”教育的大众化过程是极其错综复杂的。根据5W传播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途径、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推进整体而各个环节又相对独立的传播机制,才能有效对人民群众进行四史教育。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2] 熊澄宇.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23-37.

[3] 列宁全集:第3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467- 468.

[4] 毛泽东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

[5] 蒋衡湘. 教师党员廉洁教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4):108-110.

(荐稿人:刘福森,吉林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作者简介:李华(1982—),女,硕士,重庆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乡村社会治理等。

猜你喜欢
四史大众化普及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未来的超市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在“四史”教育中培育新时代学生
让“四史”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展“四史”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