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2021-10-15 06:22罗雯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罗雯

摘要:大数据专业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性,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大数据专业已成为必然趋势。针对我国高校大数据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文章结合学校大数据专业的发展实际,给出了在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结构、课程体系设置、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以期推动大数据专业的发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大数据应用型人才需求。

关键词: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高校的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进行新兴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和优势学科进行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诸多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因此,建立完善的面向高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成为这些高校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界一直重视实践教学,并不断地强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诸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开始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结合所在区域特色,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更加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别用于注重理论性知识教学的理论型人才培养,更为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强调技术应用和实践技能。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在教学改革中转变思想观念,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同发展的目标要求,在管理体制、学科建设、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各方面改革中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突破学科和学校管理体制障碍与壁垒,积极探索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激活高校的创新活力,实现具有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科交叉融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定位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特点体现在“突出理论基础、突出区域特色、突出实践技能、突出技术应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无论是社会问题还是自然科学问题的复杂性,都难以通过單一学科研究以获得的创新方法和成果加以解决,只有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提供的创新思路和创造性方法,才是解决当代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应用型大学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然需要完善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体制机制的支撑。反之,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建设必然要求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特点开展。具体而言,建立一种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要以服务地方和行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

二、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融合机理

所谓的学科交叉融合是在多个学科间或同一学科内进行的概念移植、理论渗透、方法借用等的跨学科活动从而形成的新的科学问题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与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体现出跨学科性和综合创造性导向。针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了不同学科间或同一学科的知识整合,通过学科间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耦合作用,为实践教学活动奠定知识基础;综合创造性则通过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边界,激发更多应用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意识和思维活力。在以区域性、地方性和行业性的人才需求为指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学科交叉融合作用下实现多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和技术应用的交叉和融合,获得多学科视野下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观点、新认识,从而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创新思维与意识。

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融合机制

创新学科管理体制的中心内容是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模糊学科界限,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以实践教学为纽带,以地方性、区域性和行业性服务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体制,充分整合多学科知识激发创新实践和技术应用的活力,从而构建起应用型大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长效机制”。

四、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确立“人才为主体—新技术为驱动—学科融合为核心—校企协同为支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优化整合校内外资源,构成层次分明,学科理论和实践模块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协同创新框架。

(2)坚持以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中心,确立以学科交融合提升创新能力为方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第一,将学科交叉融合理念融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第二,积极整合校内外各主体和不同学科的优秀资源,建立完善的跨学科创新实践课程内容体系;第三,以学科交叉融合为视角,积极改革学科管理体制和人才考核方式;第四,强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协同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等,加强跨学科知识主体和创新主体的知识与技术耦合,促进协同创新实践平台的完善。

结语;

在新形势下,应用型大学在学科发展和建设中亟须转变思想观念,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知识、技术应用、实践技能协同发展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增强在跨学科协同创新框架下高校和人才的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扫除现行学科管理、学术组织运行、考核评价与激励、产学研合作等体制机制中的障碍,积极探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建设的路径,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确立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资源整合及协同创新平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支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只有充分利用学科交叉融合,寻求不同学科优势的结合点,发挥校内外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互补和协同合作中的优势,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将获取的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资源,从而推进应用型人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的发展,进而有效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效率,最终推动拔尖人才和突破性成果的涌现。

参考文献

[1]董樊丽,张兵,聂文洁.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9,37(6):18-23.

[2]原帅,黄宗英,贺飞.交叉与融合下学科建设的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4-7.

[3]熊勇清,刘霞.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促进机制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8(1):6-11.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