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吟诵教学探究

2021-10-15 06:22李颖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古诗小学语文

摘要: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吟诵,不仅可以根據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于客观原因,吟诵一度被忽略,给古诗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目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教学误区,已让人们认识到了吟诵教学回归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吟诵教学

一、吟诵的含义及特点

简单地说,吟诵即有节奏的诵读汉语诗文,是我国古代读书人诵读诗文的普遍方法, 古代的私塾、官学中,学生们都是用吟诵来学习古诗词文的,但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吟诵曾一度远离我们学习和生活。古人将其统称为“读”,今人为了与西方式朗读、朗诵相区别,从而改称为“吟诵”,这一改变最早由赵元任先生提出。吟诵可以说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有曲调,分为基础吟咏和度曲吟咏,而诵读没有曲调。

徐顺建教授认为吟诵是介于读与唱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他看来,“吟”与“唱”有所不同,“吟”没有固定的乐谱作为参照。为此,徐教授总结了朗诵的十大法则:平长仄短、多调回环、依字行腔、文读系统、腹式呼吸、腔音唱法、摇头摆身、情通古人、自成曲调、修身养性。可见,吟诵是一门系统加动态的学问,需要我们对古诗文不断深化认知,从而抒发情感的过程。由于这些原则的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小学生难以掌握这些原则,因此掌握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背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吟诵教学运用于古诗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当下的古诗词教学,教师们大多数还是采取最普遍的讲授法,逐字逐句对将古诗划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讲解。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读时,也大都按照音节简单地划分节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诵读方式如出一辙,从他们的朗读中听不出任何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枯燥无味。

但是吟诵同时具备读和唱两种元素,能够将诗词与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多学科相互融合的教学手段。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曲调,吟诵曲调的变化、诵读节奏的交替,能够使学生从之前古诗学习中的诗词讲解和分析中解放出去,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由此产生浓厚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此外,将晦涩难懂的古诗同音乐相联系,会让本身喜欢音乐的学生对古诗产生更多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以取得更好的古诗词教学效果。

(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审美鉴赏能力

背诵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情感美和意蕴美。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词都是从众多古诗词中脱颖而出的。没有虚假的形象,或是忠君爱国,或咏史怀今,或思念友人,这些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古诗是作者感受和经历的总结,或者是对某些事物的突然灵感,就像所谓的“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不管是哪一种,都蕴含着诗人的独特情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古代诗歌与音乐是一体的,二者都是作者情感的释放渠道,其中尤以古诗为代表。通过吟诵的学习,学生可以与作者一起穿越时空,产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古诗之所以长久流传,是因为这些作品具有悠久的审美语言历史,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丰富了美的无限想象力。让学生学会背诵,让他们从作品的声音中领悟古诗,从而充分理解作品的意境之美。通过学习背诵,学生还可以通过节奏的变化、旋律的变化和节奏的间隔来欣赏古诗意境之美。

(三)提高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效率

朱熹曾经说过: “余谓书有三要: 心要,眼要,口要。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不专一,却口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吟诵作为一种集听觉、视觉、言语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之中,通过眼、耳、口、心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记且能久也”的境界。更重要的是,有研究资料表明,音乐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诗词的吟诵与音乐的节奏和曲调保持一致,学习者大脑会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潜意识记忆能力增强,更容易接受外来信息。相信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首很多年之前唱过的老歌,歌词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但当这首歌的旋律再次响起,伴随着熟悉的曲调,我们仍然能将歌词熟练地唱出。老一辈学者作家深厚的文学积累常常让我们惊叹,即使是他们在年幼时背过的文章也往往可以脱口而出,这与老一辈人采用吟诵的读方式是分不开的。

吟诵之所以能够在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中不断地传承下来,是因为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像唱歌一样的读书方式,随着诗意的不同,时而轻松活泼,时而高亢悲愤,时而沉思浅吟,时而哀怨悠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的题材、风格都可谓丰富多样,各有侧重。朝夕吟诵,反复涵咏,当掌握规则,熟悉内容以后,就可以一口气地吟诵下来,轻松自如。因此我们必须让传统的背诵方法回到语文课堂,使这种经典的教育方法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二、小学吟诵教学应用现状及及对策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读文的方式,是口语和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社会,凡是读书人,上至翰林,下至幼童都会吟诵,吟诵已融入日常生活,传统吟诵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吟诵的发展和传播,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回到语文课堂,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标准规定有待商榷

新的《课程标准》尚未要求古诗词教学与诵读相结合。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古诗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是“诵读” ,但这种“诵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指传统的吟诵还是简单的朗读?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可得出答案,以二年级下册第一课《咏柳》为例,它提供的该课教学目标为:1、能写“绿、妆、丝、剪”5个新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剪出、剪刀、彩色”等词。2、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通过查阅笔记、查阅资料等方法,感受诗歌的主旨,用自己的话语来讲述诗歌,体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从这几个教学目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课程标准中的诵读等同于背诵,即小学古诗文教学没有提出吟诵的要求。为了改进小学古诗文教学,必须以课程标准来指导传统的朗诵教学。

(二)教师吟诵基本功不足

通过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对背诵的认识不够清楚,吟诵的基本技能不足,或者将吟诵与歌唱混淆。此外,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中小学课堂应用吟诵教学的不多,大部分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学任务比较重,得赶进度,诵读只是在语文课堂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目前,很多地区还没有传统吟诵的领头人,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讲座进行背诵技能的培训,教授背诵技能和方法;同时,可以开展师生对,提高新老教师共同提高吟诵的基本技能,或者组织教师研讨会,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古代诗文教学。

(三)多学科渗透吟诵教学

吟诵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与音乐、思想道德教育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也可以融入到诗歌和散文中,使吟诵更加有趣,从而改变语文教学中单一、平淡的模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会有一种自然的理解、记忆、背诵的效果。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效率,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传统朗诵具有音乐美,它渗透于语文、音乐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修养有多方面的熏陶。古诗文朗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弘扬和继承古诗文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导论[M]. 中华书局,2017.

[3]陈琴.吟诵与小学教育[J].城市国学讲坛,2017(01).

[4]叶嘉莹.谈中国旧诗之美感特质与吟诵之传统[J].文学与文化,2012 年(02).

[5]徐建顺.吟诵与教育[J].人民教育, 2009(23).

作者简介:李颖(1996-),女,汉族,山东青岛,硕士,鲁东大学学科语文专业,山东省烟台市,264000。

猜你喜欢
古诗小学语文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劳劳亭
古诗鉴赏,你不得不熟知的答题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隋·智永正书《千字文》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