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逻辑策略

2021-10-15 14:19尚海啸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逻辑高中生

摘要:散文是中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散文中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提升审美和鉴赏能力。本文从高中生散文阅读教学切入,具体探讨散文阅读及其教学的逻辑策略,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散文阅读;逻辑

散文是高中阅读教学的主要文类之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百分之80的时间都被用于阅读教学,而在阅读教学中,散文是其中问题较多的一个部分,这主要表现在散文的逻辑难以把握。高中生在阅读散文的时候,往往感觉到文章内容太“散乱”,摸不清头脑,读不明白。殊不知,散文之“散”,并非“散乱”或“松散”,而是“散逸”、“自由”和少于限制,是有其内在的逻辑的。缺乏思考,盲目去阅读,自然而然就会像陷入迷宫之中,难以梳理文章脉络,寻找不到文眼,把握不住作者的情感。

当前高中生阅读散文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对于文章的理解问题。诸如文章读不懂;文章读懂了,课后题不会做;看练习题的答案,感觉不够有说服力;听老师讲解,多是将文章概括归纳……这些问题渗透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困扰着师生乃至阻碍语文阅读教学的进程。另外,高中生正处于感性形象思维向理性逻辑思维转化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性,以及有逻辑地去阅读文章至关重要。

首先,何为读懂文章?能够把一篇语言具有文学性的散文,翻译成白话文来理解,绝不等同于读懂。过去在接受中小学语文教育时,经常会有老师教诲:“分析文章段落大意,总结全文中心思想。”这会导致一个错觉,便是文章中心是自己“总结”出来的,实际上却忽略了在阅读中,一旦“总结”就会偏于主观,而触摸不到作者之眼见、耳闻和心感,也就读不懂文章。比如《我与地坛》中的地坛,是史铁眼眸中的地坛,是其心灵中独特的镜像,是在他的人生世界里的陪伴,凝聚着他的亲情与哲思,而不是其他人的,亦不是读者的。再如《故都的秋》中的北国之秋,是独属于郁达夫的秋,是他的视野、审美、气质和人生态度,是任何人不能臆断的。讀散文,不需要沉溺于它“形散神聚”的特征里而一味去总结中心,要透过作者的眼睛和心灵去体察和研究其写作背后的逻辑,而非简单地理解。

其次,阅读究竟是读什么?是文章中的字、词、句都一一认识理解吗?还是应该有其他的思路?其实高中生在阅读中最大的困惑是,感觉文章读明白了,但还是面对问题茫然无措。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抓住文章的逻辑,或者觉得文章逻辑散乱,或者没有逻辑,分辨不出上下句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章中的逻辑关系有很多种,包括因果、递进、让步、转折等,但是却可以归纳为两种,即相同或相反。一般而言,可以把因果、递进等归为相同,把让步、转折归为相反。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的朱自清《荷塘月色》节选为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节选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荷塘和叶子,第二句写叶子,第三句写叶子中间的白花,三句层层递进,自有其规律。最后一句描述白花时,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正如……又如……又如……“,这表明这些句子之间是相同的关系。明白了这一逻辑后,在阅读过程中就会轻松不少。

最后,散文阅读的本质是什么?答案应该是两个字:逻辑。捋清文章背后作者的逻辑,那么理解就会水到渠成。以高考散文阅读《鲁院里的柿子树》节选为例:“很多时候我到花园里并不是为了柿子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止步在它面前,难道是因为它身上有明显的秋意吗?这样想,也许银杏不服。那一棵棵银杏树,所有的叶子都像足透了的金子,在黄昏里闪着朝晖的明亮。有些轻轻地洒落地上,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锦,像一幅油画。树上和地上一片金黄,让人觉得这美景可以绵延,可以天长地久。然而就在一个黄昏,寒风起了,银杏的叶子全部被风带走,只剩了树枝。这时候的柿子树一派沉静,虽然它的叶子也被风带走了,但果实仍高高挂满枝头。”节选中特别注意关联词、转折词,句中多次出现“却”,“然而”,“但”等表明了句间的逻辑关系。第一句写柿子树的秋意,第二句围绕秋意转到银杏树,第三四五六句转而写银杏树的叶子,第七句继续转折写柿子树的果实,回扣到首句,在对比中强调秋意,同时亦在不断对比中展现作者之感。把握住这样的行文逻辑,便能将文章读地更具有层次和有条不紊,仿佛作者的诉说娓娓道来,抑或身临其境以作者之视野去目睹眼前之景。

因此,在阅读散文中明晰其逻辑,就不会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同化或代替文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能够客观、明白地体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那么高中生如何有逻辑地去阅读散文呢?

首先,阅读散文要回归到文章本身,立足于文章中的人、事、景、物等,把握其间的关联。在北京2015年高考散文阅读《说起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在这段中,人是我,事是赏,景是雪,物是梅,即作者在不同的情境下欣赏梅花,而洋溢出不同的浓浓的情感。在迎霜傲雪中的风骨,到沉寂花开的不屈,再到清雅之境的脱俗,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无论读者如何看待梅花,或者受到以往阅读经验的影响,认为梅花是怎样的或者具有什么特质,都必须回到文本,站在文中的角度,去掌握意象之间的逻辑,才能准确读懂作者的情感取向。

其次,着眼于主体的变化,抓住作者情感的转变轨迹,体会其内心不同历程的衔接。这里季羡林先生的《海棠花》较为典型。随着看到海棠花的地点转移,德国偶遇海棠,思绪回到故乡,再辗转到北京,最后再回到眼前。时间也随之转换,季节由春到夏,再由夏到秋,再回到春。回忆与现实交错,情思与景物交融,情感由最初对海棠的喜爱,转变到对故乡的思恋,

再发展到对国家的热爱,每一次转化,都伴随着一次攀升,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的:“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季老对国家深切的思念。在文章脉络的变化中,寻找到逻辑的连接点,就不难掌握作者的情感路线。

最后,关注和品味特殊字词的不同位置和用法,把握出文章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句到段到文的建构中,贴近作者的生活,揣摩其意味和思路。在肖复兴《冬夜重读史铁生》中的结尾:“这最后的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如一支沉稳的铁锚,将地坛如一艘 古船牢牢地停泊在新时期文学的岸边,也将思念深深埋在我的心里。”这里“将”……“也将”

……把递进的关系清晰明了展现出来,使其在新时期文学中具有独特价值和重要地位的同时,亦将地坛赋予作者人生的意义永远深植于内心。再如孙桂芳《八千粟》:“在这个追求快速致富的時候……敖汉却是现代与古老并存的城镇。豪华汽车穿行在田野中的柏油公路上,从毛驴车边疾驶而过,毛驴却不惊不躁,悠然自得地拉着平板车……从石头到青铜到牛拉马耕,再到现代化机械......敖汉的农耕却似乎遗世独立……”两个“却”作为转折,突出强调了敖汉的主体,以毛驴缓慢、自在行走的样子与疾驰而过的豪华汽车形成对比,两者之间的反差却能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呈现出敖汉是现代与古老并存的城镇。“从”、“到”、“再到”、“却”等进而体现出敖汉在快速致富的年代对传统农业文化的坚守,揭示作者的情感。在一篇文章里,尤其是字词的运用需要去斟酌,因为它们往往是逻辑的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去实行一层一层的建构,所以需要学会细心关注和拆分品味。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需要正确认识“散”的背后会有“聚”的逻辑,把握住文章的逻辑,就能进而理解作者的认知取向、价值理念和情感态度,真正实现读懂文章,不但提高学生的解读文本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关于散文写作.载中国现代散文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2] 杨文虎.文学:从元素到观念[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周红莉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4] 朱自清.文学的美,朱自清选集第三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5]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尚海啸 1992.12.18 男 汉 河北省张家口市 学生 硕士 鞍山师范学院 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逻辑高中生
逻辑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我们还能有逻辑地聊天吗
女生买买买时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
细品杨绛的“愧”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