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加骨盆脊椎复位传统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2021-10-16 03:07李明明
医药前沿 2021年25期
关键词:骨盆分值腰椎间盘

李明明

(佛山市中医院推拿科 广东 佛山 528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患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坐骨神经痛以及下腰痛等症,目前临床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多以推拿手法,通过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良好改善,并逐步恢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相关研究显示,若在此基础上配合拉伸加骨盆脊椎复位(整脊)传统手法治疗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作用,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带来重要作用[2]。为进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应用效果,本文将作出如下分析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在我院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3.20±2.15)岁。试验组30例,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31~66岁之间,均值(43.17±2.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推拿治疗:嘱患者在硬板床上俯卧,以腰部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作为中心点,在其竖脊肌上通过点按法、滚法、拨筋法等推拿手法进行放松,推拿时间在10~15 min左右,经放松后,进行腰椎斜扳法。

试验组患者使用拉伸配合骨盆脊椎复位(整脊)传统手法治疗。骨盆复位治疗方法如下:调整患者体位至侧卧位,以左侧为例,将其左腿放置在上方,施术者站于患者背后,利用右手掌根对其左侧髋旁进行推按,左手掌心向上,并将其左侧膝关节内侧进行抱拉,而后转腰拧动髋部,此时双手需同时用力,待右手掌根感受到复位感,即可表示复位成功。腰椎复位疗法如下:患者取侧卧位、头部稍稍向后仰起,下方腿处于伸直状态,上方腿处于屈曲状态,施术者在患者前方或后方均可,一只手臂前臂在髂骨后侧屈肘,并向前推压,另一只手臂前臂在肩前屈肘,并向外推按,待其腰椎旋转到最大限度后,2个肘部同时交错乏力,待听到响声后,即可完成复位。拉伸疗法如下:主要拉伸髂腰肌,腰椎复位结束后,患者上半身平卧治疗床,双下肢伸出床沿自然下垂,臀横纹与床沿平齐。术者屈曲一侧膝关节,固定于患者胸前,患者双手交叉环抱,另一手按压患者另一侧大腿远端,患者呼气时向下缓慢按压,吸气时固定不动,连续6个呼吸,两侧下肢交替,每侧6个呼吸。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作出对比及分析,其中包括疼痛麻木、压痛、行走能力以及直腿抬高试验4项内容,每项内容的分值0~3分,分值高,表示患者症状积分更加严重。(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相关指标评分变化作出比较分析,包括疼痛程度评分(VAS分值0~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症状严重)、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评分(经JOA评分量表评价获得,分值0~29分,分值越高,患者腰椎功能改善更好)、腰椎功能障碍评分(经ODI评分量表评价获得,分值0~50分,分值高,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更加严重)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评分量表,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好)。(3)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出统计对比,其中包括显效、好转以及无效3个等级。显效判定标准为患者直腿抬高试验>70°,临床各项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可以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好转判定标准为患者腰部功能得到良好缓解,其疼痛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无效判定标准为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均没有得到良好改善,或出现症状变重的情况。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s,分)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麻木 压痛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2.41±0.51 0.69±0.20 2.39±0.48 0.70±0.30对照组 30 2.39±0.48 1.38±0.33 2.41±0.50 1.36±0.34 t 0.1564 9.7940 0.1580 7.9724 P 0.8763 0.0000 0.8750 0.0000组别 例数 行走能力 直腿抬高试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2.47±0.33 0.73±0.36 2.37±0.31 0.66±0.21对照组 30 2.50±0.30 1.40±0.41 2.41±0.33 1.39±0.37 t 0.3684 6.7258 0.4838 9.3981 P 0.7139 0.0000 0.6303 0.0000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评分变化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相关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改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6.54±1.54 0.98±0.23 15.24±2.01 24.65±1.54对照组 30 6.49±1.57 2.07±1.01 15.33±2.07 20.24±1.46 t 0.1245 5.7635 0.1708 11.3825 P 0.9013 0.0000 0.8649 0.0000组别 例数 腰椎功能障碍 生活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0 31.54±2.02 12.21±1.36 63.54±1.84 93.35±2.84对照组 30 31.46±1.95 20.25±1.34 63.66±1.78 86.84±2.11 t 0.1560 23.0651 0.2567 10.0781 P 0.8765 0.0000 0.7983 0.0000

2.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与对照组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的原因主要为椎间盘因退行性病变而出现突出的情况,进而对患者腰骶丛神经产生一定的压迫作用,最终造成疾病的产生,一旦患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3]。

目前临床对于此类患者多以传统推拿手法治疗为主,但是治疗效果存在局限,研究发现联合骨盆脊椎复位(整脊)传统手法治疗产生的临床效果更加优异[4]。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会出现骨盆不正的情况,因此在对患者实施诊治时需要重点对骨盆牵正问题加以重视。在应用该方式治疗时,能够将骨盆带软组织的痉挛以及短缩进行缓解或消除,而后对其骨盆错位问题进行纠正,能够对髂腰韧带损伤进行良好的修复作用,在完成修复后,患者腰椎稳定性以及平衡性能够得到显著改善[5]。另配合针对性拉伸及腰椎复位治疗,能够使患者诊治效果进一步提升。同时其下肢放射性疼痛症状以及腰痛症状能够得到消除或明显缓解,因此该方式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治效果能够带来积极作用。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各项症状积分、疼痛程度评分以及腰椎功能障碍评分均在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腰椎功能改善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临床诊治的过程中,运用拉伸加骨盆脊椎复位(整脊)传统手法治疗能够产生更加积极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骨盆分值腰椎间盘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