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技巧,用情去朗读

2021-10-18 16:31贺娟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技巧课文

贺娟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朗读运用于语文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且通过朗读,学生可以学习并运用文本中优美的句子,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学生感知文字、培养思维、发展情感的重要方式,朗读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自主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地练习。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且方式方法也比较随意,导致学生将课堂朗读视为一种负担。基于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教授学生朗读技巧,从而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培养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朗读是小学语文中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领悟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其次,朗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知不觉记住优美的句子,从而运用到写作或平时的口语交际中,既提高了作文水平,又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便学生日后进一步发展。

二、培养朗读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朗读习惯

朗读能力的提升分为几个阶段,初读阶段的兴趣影响以后的朗读效果,因此,朗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让朗读变得有趣。首先,可以通过丰富朗读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例如朗读《春雨的色彩》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组,一组扮演小燕子,一组扮演麻雀,一组扮演小黄莺。分组之后让三组同学各选代表朗读,这种良性竞争的阅读形式,唤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切身感受朗读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朗读形式多样化,比如自由选读、小组齐读、男女生轮流读等方式,营造朗读氛围,增加朗读的趣味性。

其次,朗读训练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让学生更乐于朗读。例如朗读《荷叶圆圆》时,若学生在朗读“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时,为了有更好的朗读效果,做出眨眼睛的动作,教师可就这一细节,对该学生提出表扬。这种正面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更有动力,有助于朗读习惯的养成。

2.加强示范朗读,奠定学生朗读基础

小学生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朗读,从朗读情感到朗读技巧逐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奠定学生朗读的基础,让学生做到规范化朗读。

对课文示范朗读时,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进入文章情境,从中感受文中人物的语气、语调,进而想象到表情,可以视其人,闻其声,从而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比如朗读《陶罐和铁罐》,教师朗读谦虚的陶罐和骄傲的铁罐之间的语言交流时需要用不同的语气。小学生最愿意听故事,教师要让自己成为那个讲故事的人,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朗读需要有情感投入,这样才能发挥其作用。

除此之外,教师在示范朗读时,应当注意自己的吐字和发音,要做到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比如教师在朗读过程中若是遇到“支柱—自主、诗人—私人”等易混淆的字音时可以重复对比朗读,并讲解二者的区别,保证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平翘舌音、鼻音n和边音l等声母读音,打牢其朗读基础。朗读训练中,教师应提出不丢字、不错字、不添字等要求,保证学生朗读的流畅和准确。因此,朗读前,教师要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尤其是一些易错字、多音字、断句较难的地方,教师要多做讲解,让学生加强练习,逐渐克服困难,增强朗读信心,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3.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把握朗读情感

小学生没有太多的朗读经验,对语言文字感知力不强,因此,常出现生硬、机械式朗读的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自然会充满感情,取得更好的朗读效果。尤其是一些感情色彩浓厚的文章,比如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先进人物等,由于此类文章内容偏理论化,小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朗读情感。

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文章中的场景演示出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例如,阅读《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切合文章内容的视频,然后再让学生朗读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式提问,让学生结合实际,对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展开想象,以此来理解文本。比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出“同学们知道小兴安岭的森林景观是什么样吗?那里是怎么防护的”等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去森林公园看到的场景展开想象,理解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

4.注重技巧指导,提升学生朗读效果

朗读过程中,不仅要求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还要求能正确停顿、区分重音、把握基调、把握节奏,因此,教师要做好朗读技巧的指导。课文朗读中,停顿位置不同,意思就不同,还有课文中有很多长难句,不会停顿,就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课文中有些词语为了强调或突出作者的特殊情感,往往要用重音去朗读。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中,“好好活”表现作者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此处要用重音。其次,每篇文章都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用合适的基调朗读,比如《元日》描写的是喜庆的新年,在朗读时语气要轻快明朗;比如《清明》一文的朗读,就需要情绪低沉,放慢语速。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教授技巧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最好途径。朗读不仅是一项活动,更是一門艺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究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技巧课文
Harry Potter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端午节的来历
提问的技巧
背课文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Aetion(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