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中介作用

2021-10-18 21:31张家辉康红芹胡洪强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张家辉 康红芹 胡洪强

摘   要: 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参与“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2013+”项目的上海市3772名初中教师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考察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并检验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教师专业合作与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与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合作与职业满意度的关系中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启示如下:教师在专业合作活动中需提升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增进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深入理解,以提高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

关键词: 教师专业合作;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TALIS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义务教育学校重点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等情况”;“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1 可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予以评价,愈来愈受到重视。作为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和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的基础性内容,教师学科知识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教研员和教师的广泛重视。然而,围绕教师学科知识评价及其认同度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参与“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2013+”项目的上海市3772名初中教师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的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而为学校改进和教师发展提供建议。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1.教师专业合作

教师专业合作是指教师们为了追求专业发展和改善学校教育实践,围绕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互动关系。1 教师专业合作是由教师职业的基本特性决定的,其具有发展取向性、超越空间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征。已有研究表明,加强教师专业合作,有助于强化教师发展意愿,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促进学校组织学习。2 因此,研究教师专业合作,对于揭示教师专业合作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解决比较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

教师学科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的知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3 可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是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学科知识评价是教师专业素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运用评价的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的学科知识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对教师学科知识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在职教师进行自我诊断,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 那么,教师对学科知识评价活动是否认同呢?为了推进相关研究,需厘清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是指教师对自身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活动所持的认可程度。这里所说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活动”,既可以是教师个体对自身学科知识状况的反思或评价,也可以是他人对自己学科知识状况的评价。

黄兴丰、马云鹏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课堂观察是美国数学教师学科知识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对课堂或者录像的细致观察和深入分析,可以洞察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师学科知识之间的重要关联。5 而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课堂观察的每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6 可见,开展课堂观察等教师专业合作活动,有益于评价教师学科知识的状况,而且教师学科知识评价活动的开展会提升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由此可推知,开展课堂观察等教师专业合作活动会影响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基于此,提出假设H1:教师专业合作对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具有正向影响。

3.教学效能感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完成所有教学任务的信心。7 《TALIS2013技术手册》从课堂管理效能感、教学效能感、学生参与效能感三个方面来测量教师自我效能感。8 近年来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多关注教师的专业合作、教龄、情绪智力、工作压力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已有研究表明,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师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1 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促使教师的知识、信息与情感分享得以实现,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2 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教师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行为策略、知识结构对教师教学效能感有正效应。3 据此,提出假设H2: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对于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相关研究成果非常鲜见。我们可以从教师学科知识评价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李渺、喻平探讨了数学教师学科知识评价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认为如果数学教师的数学功底非常扎实,则其个人教学效能感高些;如果数学教师对所要讲授的数学内容了解不深,则其可能只会注意自己的教学。4 由此推知,如果教师非常认同并积极开展教师学科知识评价活动,提升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那么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也会提高。因而,提出假设H3: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对教学效能感具有正向影響。

4.职业满意度

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满意程度,它是教师对职业的认知和评价。研究教师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教师生存状况、稳定教师队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已往的研究比较重视年龄、性别、经济收入、班级规模、人际关系等因素对教师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却很少关注教师专业合作、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等因素对教师职业满意度的影响。仅有的相关研究显示,经常与同事合作的教师,通常对其职业更满意;5 知识的补给和更新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6据此,笔者尝试推测,加强教师专业合作,以及重视开展教师学科知识评价活动和更新教师学科知识,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因而,提出假设H4和H5:教师专业合作对职业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对职业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以往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的研究,更多地关注工作压力、师生关系等因素,很少从教师学科知识价值的角度探讨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并且,以往研究侧重于探讨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极少探讨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此关系中是否具有中介作用。据此,本研究将基于调查数据考察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中介效应,进而提出假设H6和H7: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学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与职业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参加“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以下简称TALIS)2013+”项目的上海市教师的调查结果。TALIS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跨国调查项目。TALIS项目组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先在参与国家或地区随机抽取200所中学,之后在每所中学随机抽取20名教师参与问卷调查。7 2015年1月9日,上海市199所初中学校的3925名教师参加了TALIS2013+调查。加权后,此样本可以代表上海99%的初中教师。1

TALIS2013調查的教师问卷涉及教师专业合作、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等方面。OECD公布的TALIS2013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教师的数据共有3925条,其中包含缺失值。对此,本研究采用个案剔除法,直接剔除教师专业合作、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观测变量为缺失值的样本,结果剩有3772条数据。在这3772名初中教师中,女教师有2720人,所占比例达72.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了TALIS2013调查的教师问卷中教师专业合作、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有关题项(见表1)。

(1)教师专业合作

测量教师专业合作的问题共有4道,选项包括:从不、一年一次或更少、一年2至4次、一年5至10次、每月1至3次、每周一次或更多,依次记1—6分。得分越高,代表教师参加专业合作活动的频率越高。对此4道题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如下:χ2=0.391,df=2,GFI=1.000,AGFI=1.000,CFI=1.000,RMSEA=0.000。该组问题的组合信度为0.716。

(2)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

测量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问题有2道,涉及教师对学科知识评价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的认同情况。这2道题的翻译参考了“TALIS2013教师问卷样题”。2 对于教师学科知识评价的重要性的问题,选项包括:不予考虑、不那么重要、重要、非常重要,依次记1—4分。对于教师学科知识评价的影响程度的问题,选项包括:没有影响、微弱影响、有影响、影响很大,依次记1—4分。得分越高,表示教师认为学科知识评价活动的开展越重要,或表示学科知识评价活动对教师的影响越大,进而可反映出教师对学科知识评价活动的认同度越高。这2道题的因素负荷量分别为0.534和0.667。该组问题的组合信度为0.532。学者Kline在其《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实践》中指出,组合信度在0.5以上就可以接受。1

(3)教学效能感

测量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问题有4道,选项包括:从不、有一点、比较多、非常多,依次记1—4分,得分越高,代表教师感知到的教学效能越高。对这4道题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如下:χ2=4.712,df=2,GFI=0.999,AGFI=0.997,CFI=1.000,RMSEA=0.019。该组问题的组合信度为0.866。

(4)职业满意度

测量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问题有4道。这4道题采用李克特4点评分,1代表“强烈反对”,4代表“坚决同意”。在这4道题中,TT2G46D属于反向题。在计分时对该题进行了重新计分。得分越高,代表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越高。对这4道题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如下:χ2=31.010,df=2,GFI=0.996,AGFI=0.979,CFI=0.993,RMSEA=0.062。该组问题的组合信度为0.775。

3.数据处理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使用SPSS22.0和Amo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由于TALIS2013对同一被试进行多个主题的问卷调查,可能存在同源性偏差,故而需要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Harman单因子检验显示,有4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其中,最大因子的解释变异量为28.234%,小于40%的临界值。这表明,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三、研究结果

1.描述统计与相关分析

由表2可知,均记1—4分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的均值都高于中位数2.5,说明上海市初中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都普遍较高。其中,教学效能感因素的均值最高,职业满意度因素的均值最低。而教师专业合作这一因素的均值低于中位数3.5,反映出上海市初中教师的专业合作水平较低。

利用Amos22.0对各变量进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教师专业合作与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第二,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与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式与假设模型的变量关系模式相一致,因而,本研究适合结构方程建模分析。

2.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中介模型验证分析

(1)模型拟合度分析

本研究利用Amos22.0对研究变量进行结构方程建模(见图1),来检验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分别在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学效能感、教师专业合作与职业满意度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经统计,结构方程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度指标为:χ2=269.652,df=72,χ2/df=3.745,CFI=0.949,GFI=0.985,AGFI=0.979,TLI=0.936,NFI=0.932,RMSEA=0.027。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良好,样本数据所建构的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中介模型,可解释实际的观察数据。

(2)假设检验

①H1—H5假设检验

由表3可知,在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中介作用模型之中,所有的路径系数均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表明教师专业合作分别对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教学效能感、职业满意度的直接效果,均达显著影响;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分别对教學效能感、职业满意度的直接效果,亦均达显著影响。此说明H1—H5的假设均成立。

②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Bootstrap的方法,将重复随机抽取的Bootstrap样本设定为2000,将置信区间设定为95%。如果各路径系数的95%置信区间没有包括0,表明中介效应显著。由表4可知,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的间接效果为0.096,z值为6.857,符合大于1.96的标准。在95%的置信水平下,Bias-Corrected估计法和Percentile估计法所得的置信区间均未包括0,因此间接效应存在。同理可得出,直接效果也存在。这就表明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学效能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样,亦可分析出教师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与职业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故假设H6和H7均成立。

四、讨论与建议

1.讨论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讨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并检验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教师专业合作不仅直接显著影响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还通过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分别对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

(1)教师专业合作影响教学效能感和职业满意度

本研究发现,教师专业合作对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的观点一致。如有研究者认为,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合作学习,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1 本研究中的教师专业合作重点探讨的是学校内教师之间开展的合作活动,包括参加合作式专业学习活动,观摩其他教师的授课并给出评价针对同一班级的教学团队活动、参加跨班级和跨年级的联合活动等。这些教师专业合作活动的开展,有益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当教师逐渐能解决诸多教学问题,其所积累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就越多,教学效能感也就越强。

本研究还发现,教师专业合作对职业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该理论指出,激励因素是促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包括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工作成绩的认可程度、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挑战、所在职位的责任感等。2 加强教师专业合作,有利于教师一起解决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有益于教师彼此之间得到专业上的认可,有助于教师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增强责任感。正是通过参与专业合作活动,教师提升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提高了教学质量,在专业上得到他人的认可,才对教师这一职业具有较高的满意度。

(2)教师专业合作通过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影响教学效能感

从前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一结果为重新认识教师专业合作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一般认为,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在个人因素中探讨更多的是性别、教龄、学历、人格特质、教学能力等方面,鲜有研究将教师的学科知识作为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中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科知识作为教师评价内容的重要性、学科知识评价活动所产生影响等方面的认同程度。教师参与观摩和反馈、对话和研讨等专业合作活动,有助于促进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搭建和完善,进而提升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而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的提升,有利于教师逐渐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进而增强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自信心。

(3)教师专业合作通过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影响职业满意度

本研究同时发现,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教师专业合作与职业满意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一结果揭示,教师的学科知识评价认同度在职业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体而言,那些重视通过专业合作来吸取他人关于学科知识的反馈建议并注重完善学科素养的教师,往往对学科本质和学科独特价值的认识程度较高,其职业满意度也就较高。一般而言,教师个体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专业期刊等途径来获取学科知识,但个体在较短时间内学习、领悟的学科知识很可能不够深刻。而教师在参加专业学习和合作活动中重视研讨教师学科知识及其价值,在观摩课堂教学后及时交流授课教师学科知识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掌握学科知识及其特点,领悟学科独特价值。倘若教师对学科的本质和育人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那么就会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对教师职业更加满意。

2.建议

(1)创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合作的学校制度环境和教师合作文化

其一,营造良好的学校制度环境。当下学校中存在的教师等级制度、教师管理制度等,不利于教师专业合作的开展。1 对此,学校应当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注重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来实施评价,以改变教师之间过度竞争、相互敌视的局面,进而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其二,创建适宜的教师合作文化。教师合作文化是教师之间形成的相互开放、信赖、民主、支持的一种关系形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主张教师通过创建教师合作文化,发挥特定群体对解决教学难题的作用。具体而言,可通过提升教师个体合作意识,采用师徒制、集体备课、同伴互导、合作教研等多种合作形式,逐渐形成教师合作文化,以提升教师的教学专长,解决教学难题,增强教学效能感。

(2)积极开展专业合作活动,提升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其一,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学习优秀教师理解学科知识的方式、视角,并注重与授课教师交流学科知识的相关学习心得。其二,教师之间应注重交流、研讨学科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提高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其三,邀请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专家、教研员、中小学优秀教师听课、议课,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给予的关于学科知识等方面的反馈。如果有条件,可在每个学期开展1—3次一人同课多轮的课例研究,基于重要的学科知识设计课例研究主题,通过对课例进行设计、实施、观察、评议、反思和总结的螺旋上升过程,深化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开展初中地理课例研究时,可将地理位置、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等作为地理学科知识专题,以辨识地理位置关系能力的培养等作为课例研究主题。在此专业合作活动之中,参与者需观察教师行为和分析教师语言,洞察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识程度,进而给出适当的反馈建议,以增强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

(3)積极开展专业合作活动,增进教师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理解

在开展深层次的专业合作活动时,教师应当重视学科核心概念、学科基本原理、学科思想方法、学科发展史等方面的交流、反馈,以提升对学科本质的深刻理解,提高对学科之于培育现代公民的独有价值的认同度,进而增强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职业认同感,提高职业满意度。高中各学科教研组可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交流关于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变化等方面的认识,以充分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表现,进而提升对学科本质的把握。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on Teaching Efficacy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Recogni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Evaluation

ZHANG Jiahui1, KANG Hongqin2, HU Hongqiang3

(1. Research Center fo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65;

3.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835000)

Abstract: The data of the questionnaires of 3,772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in Shanghai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teachers teaching (TALIS) 2013+ project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usin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on teaching efficacy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and to test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recogni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have show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evaluation, teaching efficacy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recogni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evaluation, teaching efficacy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and teachers recogni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evaluation plays a partial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and teaching efficacy, and between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overall grasp of subject knowledge and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value of subjects in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activities, so as to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efficacy and career satisfaction.

Key words: teach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recogni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evaluation, teaching efficacy, career satisfaction, T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