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蓬勃 青春激扬
——现代诗歌的创作路径

2021-10-20 11:01童明辉
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云雀押韵现代诗

童明辉

有位诗人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诗是什么?“诗者,吟咏性情也。”诗就是激情的燃烧,就是诗性的生命点燃想象的焰火,展开飞翔的翅膀,鹏程九万里直插云霄再塑生命光辉形象。诗歌与青春携手前行,将迸发出诗歌的魅力,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那么如何写诗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诗歌创作的路径,尝试写写现代诗。

一、了解现代诗分类与特点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与古典诗歌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分类有多种。按形式分,可分为自由诗和格律诗;按体裁分,可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和韵脚诗等;按表达方式分,可分为叙事诗、说理诗和抒情诗;若按篇幅长短划分,则又可分为微诗、小诗、短诗、长诗几大类。古典诗歌反映的多为普遍的情感和普遍的事件,并具有清晰优美的画面感,表现为自我的物化。现代诗强调主体性,多表现为自然的人化。现代诗形式自由,内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

二、确定诗歌的主题与目标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要创作一首诗,首先要确定诗歌的主题,明确自己想表达的对生活的感触、对人生的思考。诗歌主题往往与情感糅合在一起,常见的有:同情人民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愁苦,成长中的焦虑与苦闷等。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荼。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锡得知,欲将其置之死地。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独自重游橘子洲。诗人面对绚丽的秋景,抚今追昔,激情澎湃,写下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词作豪迈大气,洋溢着不可抗拒的青春热情,特别是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

在这样一个盛世,新一代青年又有什么样的新困惑、新思考、新抱负?我们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发现和探索的问题中确立诗歌主题,借助左图头脑风暴的方式落实我们诗歌的主题或目标。

三、选择适合的意象与意象群

确定了写作的主题或者目标,我们可能还不能着手诗歌的创作,还应先对现代诗歌的体例和一些基本要素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诗歌要素有:境新、意雅、情感、语新、凝练、乐感等。朱光潜则认为诗歌应具备“情趣、意象、声音”,诗以表现情趣为主,情趣见于声音,寓于意象。我们发现,在诗歌创作之初,意象的选择就比较关键。意象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如闻一多《红烛》借助“红烛”这个意象,讴歌了坚毅、实干,为实现理想而不计较结果无私奉献的精神。雪莱《致云雀》借助核心意象“云雀”象征欢乐、光明、美好。

有的诗人善于把各种意象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密集而精致的意象群,使它们产生隐喻、对比、反衬、象征等艺术效果,通过一系列意象组合让读者在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上阕中主要运用山、林、江、舸、鹰、鱼等意象,先通过对山、林的描写,写出辽阔的空间,又通过对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描绘,写出湘江秋天的生机勃勃,从而营造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面。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则更注重以意象组合形成画面,“引力无穷的山海”、引动深渊的“嚣鸣”等,和岩壁上的一只小小的蜘蛛形成巨大反差,产生强烈的震惊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意象的选择与组合不是随意的选取与搭配,应该与我们头脑风暴中想表达的主题词有必然的联系。同时要想真正把诗歌写好,仍需我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些经典意象的内涵,不断积累经验寻找灵感,同时在诗歌创作的过程发挥想象与联想,使抽象的感受具象化,将对自己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串联起来,再造或构思出能够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的独特意象或意象群。

主题词核心意象及特征运用意象,尝试描绘出你所构想的画面相关意象及特征

我们可以借助左侧工具表,使自己对应“主题词”的核心意象具体化;或围绕主题词,在脑海中构想出一幅画或几幅清晰的画面,从而衍生出相关的意象,初步形成诗歌的内容框架。

四、熟悉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手段

在正式创作之前,我们先列出想要创作的主题词或主要内容,通过意象的选择,决定诗歌抒写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写作的基本思路。接下来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何进行“诗的处理”?即按照诗歌美学原则对语言进行陌生化的组合,也就是反常的诗性配置。如在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中,诗人用特写手法表现出一个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乎意料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与“我”为伴,即便小得可怜,也享受这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在于诗歌语言意象的可感性、诗歌语言组合的反常性以及语言体验的新奇性,其中又包括了语言意象的选择和使用、语言组合的异化、语言技巧等内容。大部分诗人都会在语言陌生化方面下功夫。如雪莱在《致云雀》中就注重修辞手法(比喻、类比、设问等)的综合运用。诗人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还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同时借助典型意象的多角度描绘,丰富饱满地表达了对诗人理想形象的讴歌。

我们在诗歌写作的时候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陌生化”处理,请用下表按照你的主题进行处理。

陌生化的语言要素示例语言意象可观语言组合的反常物象的颠倒语序的颠倒词性活用语言技巧的巧用比喻与通感拟人夸张反复对比

“陌生化”的语言表达把我们从一般语言中跳脱出来,通过视觉化、听觉化、色彩化、形态化或是意象化等等,再加上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事物,而不是浮光掠影地读到新事物。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这些“陌生化”语言的选择与大胆反常,都应是落实主题和带动内心情感,或使之深化,或使之独特。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善于发现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也发现诗学“陌生化”体现了一种诗性文学的美学法则。

五、把握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完成初稿以后,我们可以朗读自己的诗歌,调整诗句的韵脚。韵律是诗歌的生命,如果一首诗失去韵律,它的灵魂也就此枯竭。押韵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现代诗对押韵的要求较为宽松,可以句末押韵、隔行押韵,或段末押韵。不同的韵脚也能强化诗歌的抒情性,如押“i”韵显得细腻绵长,押“ang”韵显得悠远铿锵。因为只有押韵,才能使合乎韵律的相同声音在诗歌中形成有规律的反复,给诗歌的声音组合创造一种回环相押、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从而加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歌不仅要押韵,更要有鲜明的节奏。声韵仅反映语言的抑扬,节奏才显示语言的顿挫。诗歌的节奏又叫音节,大致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节奏的长短、快慢,是由诗歌的语言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的。首先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情感基调出发,调整诗句的长短与排布方式。一首诗的节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诗句的长短组合。以较长的诗行(20 字左右)为主的诗歌,一般适合呈现过程性的事件和具体场景;以较短的诗行(10 字以下)为主的诗歌,适合书写某个瞬间。长的诗行内蕴丰厚,短的诗行轻盈生动。诗行的参差排布,以及排比、反复等手法的运用,能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绪节奏。其次,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把握分行要求。请你根据以下分行要求对自己的诗歌进行调整与自评。

分行要求自评句意表达已完成可独立存在的意象足够展现某种语气势态特殊和特定时间、人物或事件的交待完毕与完结作者重点强调的一个特别词汇

但要注意的是,分行同时承担着诗语的使命,无限制地强行撕开语法的分行和无端制造非必要性的诗行,这些做法不应是一个作家或诗人所采取的。

评价维度评价内容水平表现好较好 一般 待改进诗歌内容能扣住诗歌写作的主题能围绕主题,表达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诗歌形式能通过联想、想象,借助意象表情达意能赋予意象鲜明的特征,组织意象构成画面诗歌语言有表现力能读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能做到语言凝练能用前后呼应或反复吟唱的手法能运用押韵来表现诗歌的韵律能运用句式的错落来表现诗歌的节奏

完成初稿以后,可以朗读自己的诗歌,想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把作品在班级里交流展示,让大家共同评议:读者是否读懂了你的诗歌主题?你选择的意象是否得当?诗歌语言是否有新意?诗歌是否有韵律和节奏?对这些问题的反馈都可以为你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作品提供帮助。也可以借助左侧表格,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六、朗读自己的诗歌并修改

佳作show

披着外套的少年

胡陈馨 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12)班

窗外初光

披着外套的少年

悲伤的湛蓝的天,看见

折了脚的麻雀

从盘根错节的栎树上

纵身一跃

窗边风声

卷去上帝垂怜的温存

披着外套的少年

从干涩的秋天

找到一片跳跃的枫叶

送进魏尔伦的诗篇

把稻田色头发的姑娘

框进泛黄的纸页

窗边雨声

刷去世间难有的反叛

披着外套的少年

是谁从莫斯科郊外的冬天

风尘仆仆地来

笑着少年拙劣直白的爱

是谁从狰狞的星空坠落

问少年

敢不敢割去一只耳朵

窗边暮光少年一望见那

枯枝般皲裂的翼,扇动着

纵身一跃

一颗血降落在脚下的白色无名花前

像火红的烈日

砸入一江的白雪

少年,望见

麻雀飞入夕阳喜悦的瞬间

窗边月色少年

少年脱下外套,阖眼

说晚安前

他是笑脸

【老师说】

诗题应是一网络小说的题目,小作者或许看过这部作品有感而发。本诗的中心形象是“披着外套的少年”,让我们联想到恰逢青春期的少年们平凡的、个人化的日常生活中的意象。

“湛蓝的天”原本没有人的情思,而小作者看见的只是“悲伤”,这是作者情绪的外化,“折了脚的麻雀”的“纵身一跃”的决绝悲壮,更让读者心痛。

这样的一个少年却从“干涩的秋天,找到一片跳跃的枫叶”。诗中的“跳跃”极富有感染力,给人以陌生化的效果。更精彩的是这片“枫叶”却能送进魏尔伦的诗歌,作者丰富与奇特的想象赋予了诗歌很大的张力。

接下来的两个追问有点意味深长。此时的少年的内心是疑惑,是彷徨,是苦闷?或许都有,但“麻雀飞入夕阳喜悦的瞬间”似乎又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一丝温暖,少年最后通过自我救赎达到了自我成全。

整首诗从意象的选择、陌生化语言的处理到诗歌的分行都可圈可点,对于一个高一新生来说能写成这样实属不易。

猜你喜欢
云雀押韵现代诗
押韵押出韵味儿
云雀叫了一整天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灵感的云雀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云雀
我给小鸡起名字
Watch Out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
专题·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大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