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青春之歌
——学写现代诗

2021-10-20 11:01
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 2021年9期
关键词:红烛现代诗表现力

周 英

课本第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树立伟大的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求理想,拥抱未来”,写作任务是“学写现代诗”。同学们初中学过现代诗,但是并未系统地进行现代诗写作学习,所以刚入高中阶段的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现代诗写作的方法。基于对本单元的任务群、人文主题及学情分析,我们尝试用如下方法教大家写现代诗:首先提供有关青春的诗句材料,激发同学们对青春的思考,确定青春主题;然后学习《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中诗人选择青春主题、挑选匹配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的方法;再欣赏优美的青春现代诗,激发同学们写诗的灵感;最后动笔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

一、创设诗歌写作情景

假如高三毕业季即将来临,为表留念,大家商量每一个同学写一首关于“青春”的诗歌,然后制成一本班级诗歌留念册。请每个同学为班级诗歌留念册书写一首“青春之歌”。

二、诱青春之思,定青春主题

“人与人不同,花有九样红。”历代诗人们都书写了什么样的青春呢?东晋陶渊明在《杂诗》中写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他借着“盛年与清晨”书写了一去不复还的青春;唐杜牧在《送友人》中写道,“青春留不住,白发自然生”,他借着“白发”书写了不可挽留的青春;明唐寅在《一剪梅》中写道,“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他借着“雨”“梨花”及“闭门”书写了“错过的青春”;席慕蓉在《青春》中写道,“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他借着“一本书”书写了“易逝的青春”;英国的莎士比亚写道,“青春,是不耐久藏的珍宝”,他借着“珍宝”书写了“宝贵的青春”……

品析青春美句,可启发自己对青春的思考,畅想准备书写的主题:难忘的青春、非凡的青春、自信的青春、青涩的青春、令人陶醉的青春、惊艳的青春、奋斗的青春、勤奋的青春、多姿多彩的青春、不悔的青春、阳光的青春、永不褪色的青春、满富活力的青春、逐梦的青春、仓促的青春、有希望的青春、定格的青春、留在相册里的青春、值得探索的青春、明媚的青春和易逝的青春……接下来,我们先一起去学习诗人是如何书写青春的。

三、据青春主题,择匹配意象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歌颂豪情壮志的青春,选择了宏大的、朝气蓬勃的、有力量的“万山、百舸、鹰、鱼、百侣”等意象。郭沫若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歌颂奋发有力的青春,选择宏大有力的“白云、太平洋、洪涛”等意象。闻一多在《红烛》中歌颂无私奉献的青春,选择了红的、燃烧的、发光的红烛意象。我们发现诗人们书写青春之歌时,首先是确定好青春主题,然后再根据主题选择匹配意象。所以同学们可采用诗人的方法,选出符合自己青春主题的意象。

什么样的青春主题,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意象与之匹配。同学们也根据自己所选的青春主题,选出自己的意象,例如:

青春主题——意象

难忘的青春——地平线、春日、夏风、蝉鸣、秋月、笑声

自信的青春——泸沽湖、波浪、群山、层林、百草、扁舟

四、精选动词,活化意象

写诗除了确定主题、选择匹配意象之外,还需要“挑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让意象活起来。“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就是能准确地描摹意象特点,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情感,留给读者品味的空间和新颖的审美体验等。

宋张先在《天仙子》中写到“云破月来花弄影”。其中的“弄”是“舞弄”,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花人格化,写出了花的俏皮感,“弄”将无形的“风”隐藏于字面之下,写出了花在月光的映照下姿态婀娜的场景,“弄”也赋予花生命的美感,营造出超然于天地之外的意境;同时也读出诗人心中短暂的闲适之感,耐人寻味。所以此处“弄”字极富表现力。

《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的“翔”字也极具表现力,可以采用“替换法”感受其妙处,如自问把“翔”字改成“游”字可以吗?细想发现这样不妥。因为“翔”一般用于天空中飞翔的鸟,这里的水与天空有相似之处。诗文前面写到“漫江碧透”,那么江面像天空一样广阔和澄澈,所以天空中的云朵此时也应该倒映在水中,那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畅游,似乎也像在天空中飞翔一般。所以一个“翔”字不仅写出了鱼的自由,写出鱼所处江水的状态,同时也写出诗人对争取自由的一种渴望和自信。在诗人眼中,万物都自由无比,“翔”字的奥妙之处不言而喻;“百舸争流”中的“争”赋予“百舸”人的动作“竞相争先”,其实是青春昂扬的诗人内心豪情壮志的写照;“鹰击长空”中的“击”,即搏击,写出鹰于长空中矫健飞翔的力量,诗人心中有青春的力量,那万物皆有了青春的力量;“看万山红遍”的“红遍”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处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变红,写出了山红之广,山之经霜变红的动态,显得更有张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心中青春之火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情壮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写道,“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其中的“提起”,赋予了太平洋人的动作,仿佛铆足了劲,势不可挡地打向地球;“推倒”写出了太平洋涛势凶猛有力,同时也能让人感受到一个隐形巨人的居高俯瞰的形象;“不断的毁坏,不断创造,不断努力哟”中的“毁坏、创造、努力”,写出了洪涛的力量,实则彰显了诗人勇于进取、积极创造的奋发昂扬的青春力量,这些词语都极具表现力。

《红烛》中写道,“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其中“吐出”即把自己的心从心窝里掏出来,形象生动地写出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之心;“烧沸世人的血”中的“烧沸”搭配的是血,写出诗人想用生命来激起世人的斗志,非常具有感染力;“烧破世人的梦”中的“烧破”和“也捣破他们的监狱”中的“捣破”也极富表现力。同学们可以采用“知人论诗”法,结合作者的生平背景思考“烧破”和“捣破”的妙处。

《红烛》写于1925年,闻一多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提前从美国归来,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国民麻木、经济凋敝、政治腐败的惨景,在这悲痛万分之时写下了这首诗歌《红烛》。同学们了解写作背景之后,知晓了“世人的梦”应该是麻木的痴梦,诗人用“烧破”似乎让抽象的梦具体化了,写出诗人愿意以生命来唤醒麻木的人们这种急切之情,同时用“烧破”也符合“红烛”本身的特点。带着闻一多的经历,同学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监狱”是指的“国民封建、守旧的思想监狱”,所以用“捣破”一词更能形象生动地写出诗人想要唤醒麻木的国人的艰辛;“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中的“救出”搭配的是灵魂,让抽象灵魂具体化,写出诗人对于世人精神麻木的极度担忧和想唤醒所有人的心志。

通过学习诗人们确定青春主题、选择匹配意象及精选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的方法,同学们也可以确定自己的青春主题,选出匹配意象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例如:

青春主题——意象——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难忘的青春——地平线——系不住

自信的青春——泸沽水——酿造

五、赏青春美诗,激书写灵感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老师说】

诗人想要书写不平淡的青春,他认为必须拥有一种傲视苦难的自信和坚定。他选取了“远方、大山、双脚、夕阳、小路、双手、荆棘”等意象。选择的动词“召唤”,表现了远方对自己的诱惑,也是正值青春的诗人对代表梦想的远方的一种向往,用词非常形象。“涂抹”一词用来描述夕阳,非常新颖,给人营造出淡淡的夕阳透过树荫不均地散落在小路上的情景;同时此处也有比喻,把磨破的双脚流出的血比作夕阳,写出诗人在青春道路上追求梦想的坚定和乐观。

六、携青春三部曲,书青春之歌

请同学们运用本文中的方法,根据写作情景“假如高三毕业季即将来临,为了表示留念,大家商量每一个同学写一首关于青春的诗歌,然后制成一本班级诗歌留念册”,请为班级诗歌留念册书写一首青春之歌,进行现代诗创作,并反复修改。

其实现代诗写作远不止本文介绍的三部曲,后面还有形容词、副词等词语的选择,修辞手法的运用,音韵的讲究等。所以同学们还应在不停的学习中完善并修改现代诗,最后完成班级诗歌留念册。

佳作show

难忘的青春

我们相逢在九月。

那之后,

地平线系不住春日的双脚,

夏风递来了声声不绝的蝉鸣,

秋月不再孤寂黑夜,

严冬,也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我们紧握欢喜的点点滴滴。

教室、操场,

一笔一画、一字一句……

都凝聚着我们嘎嘎的笑声。

在风里燃烧,

在雨里沸腾,

是青春的张扬。

一朝一夕,

都熠熠生辉。

那时,

春花秋月,

与我们惊鸿一瞥。

蓦然回首,

少年已远走高飞,

又是一个九月。

【老师说】

这是一种朝气蓬勃、拼搏奋斗、难以忘怀的青春。孩子们笔下的地平线似乎也有了人的情感,尽力去“系住”朝阳的双脚,可是满富力量的春日依然挣脱牵绊,冉冉升起,把光芒洒向大地;夏日的风递来悦耳的蝉鸣,令人心旷神怡;秋月明朗而圆满,不再使黑夜孤寂;寒冷冬天也会洋溢着生机。这就是孩子们眼中无论何时何处都凝聚着欢笑的校园,这里记录了他们曾经点点滴滴的青春。

猜你喜欢
红烛现代诗表现力
《霜天红烛》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红烛之歌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力
破解现代诗的路径:我们试读几首好诗
纤变墨画
“21世纪中国现代诗群流派评选暨作品大联展”评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