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方法研究

2021-10-20 05:36黄华才
机电元件 2021年4期
关键词:波形图触点固态

黄华才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09)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固体继电器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到国防现代化建设,小到家用,每一种智能设备都离不开控制开关。固态继电器与机电继电器相比,是一种没有机械运动,不含运动零件的继电器,但它具有与机电继电器本质上相同的功能。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元件,它利用电子元器件的特点,磁和光特性来完成输入与输出的可靠隔离,利用大功率三极管,功率场效应管,单项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等器件的开关特性,来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触和断开被控电路。固态继电器作为高寿命、高可靠、高灵敏度、快速转换、电磁干扰小的一种继电器,被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设备领域。4JGMK10-1GCH作为众多固体继电器中的一员,用户的使用方法不同,它的控制使命也不一样,为了在使用中得到质量保障,能不能满足其使用,用户提出的每一项使用要求,我们都需进行产品的充分性、有效性、可靠性试验验证,下面我就与大家进行4JGMK10-1GHC固体继电器特殊过载试验方法如何实现、能不能满足使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2 4JGMK10-1GCH固体继电器简述

4JGMK10-1GCH固体继电器为四路输入、四路输出固态继电器,额定输入电压为28Vd.c,额定输出电压为60Vd.c,额定输出过负载电流为64A。外形图见下图1,底视电路图见下图2。

图1 外形图

图2 底视电路图

3 过载试验基本情况

3.1 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要求

要求常温进行:60Vd.c,前19次过负载35A,通3s,断200ms,第20次(第19次与20次间隔200ms)过负载45A通3s,监测产品是否正常,之后断开35A负载电流,四路同时加10A,通电40min,试验后检测产品电性能是否正常。

3.2 过载要求特殊性

GJB 1515A-2001固体继电器通用规范过载试验要求固体继电器应循环接通和关断10次,周期为1S,负载比为10%,试验后检测输出漏电流。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要求与GJB 1515A-2001固体继电器总规范要求的不一样,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产品通断1次的时间为3.2s,通断19次为60.8s,20次为64s,共进行三种负载试验,与传统的过负载试验不一样,其要求具有特殊性,是一种新型试验。

3.3 试验实现难点

难点为如何控制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产品通断19次后产品负载从35A跃变为45A,在45A通3s,之后跃变为10A,一直通电40min。由于是一种新型试验,其控制功能如何实现,没有试验方法借鉴,需创新。

4 过载控制思路

基于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的特殊性,传统的过载试验方法已无法满足其要求,需进行革新,融入新的试验方法。实现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我的实现方法既控制思路是:用1个加电延时64s断开的时间继电器控制35A负载电流电路,1个加电延时60.8s接通的时间继电器控制10A负载电流电路,本文选用的2个时间继电器产品均为JSB-184M,其触点额定负载为5A,主要是控制继电器的输入端,被控继电器的输入电流为毫安级,JSB-184M产品触点功率已满足控制要求。试验时,当被试件施加负载35A接通3s,断0.2s的脉冲19次后,即60.8s,延时60.8s的时间继电器接通,施加10A的负载,既第20次,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相加的原理,此时通过被试件的电流为45A,即从35A跃变为45A,接通3s后,断开200ms,此时的试验总时间为64s,即控制35A负载电流的延时时间继电器断开,控制10A负载电流的延时时间继电器处于接通状态,直到通电40min结束,试验完成,关闭电源。

5 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电路设计

5.1 控制时序设计

根据分析,产品的控制时序按下图进行。

5.1.1 脉冲时序

根据图3控制时序,第一种是脉冲电源施加的脉冲信号,控制通3s,断0.2s的时序,共20次。

图3 控制时序图

5.1.2 延时关断时序

第二种时序是采用延时关断的时序,该时间继电器的启动工作我采用一颗可控硅晶闸管来控制,当第一种脉冲时序启动后,即触发可控硅,该延时时间继电器工作,延时关断控制时长为3.2s×20=64s,该时序控制35A的负载电路。

5.1.3 延时接通时序

第三种时序采用延时接通的时序,延时到脉冲电源输出19次后再启动,即3.2s×19=60.8s,其控制10A的负载电路,当进行到20次时,时序二和时序三同时处于接通状态,这时,给被试件共提供45A的负载电流,以达到要求。

5.1.4 持续加载10A

根据图3时序二、时序三可知,当进行20次脉冲完成后,时序二关断,时序三仍然保持接通,这样,就满足20次以后,产品一直进行10A的负载通电要求。

5.2 过载控制试验电路设计

根据过载控制思路,设计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电路图,如下图4所示。

图4 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控制图

5.2.1 电路说明

M-28V为脉冲直流电源,Z-28V为直流稳压电源,OUT+为60Vd.c负载输入电源,J1为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被试件,K1为该被试件的输出端,J2、J3为控制继电器,K2、K3分别为该控制继电器的触点,其额定负载能力大于45A;J4为JSB-184M时间继电器(延时接通,60.8s),K4-1、K4-2为该时间继电器的两组触点;J5为JSB-184M时间继电器(延时关断,64s),K5为该时间继电器的触点;K6为晶闸管;R1为限流电阻,30KΩ;R2为下拉电阻30kΩ,其作用是使晶闸管的门极维持在地电位;R3为负载限流电阻,控制10A;R4为负载限流电阻,控制35A。

5.2.2 工作原理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打开负载电压,启动脉冲电源,当脉冲电源施加第一个脉冲时,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工作,K1触点闭合,由于晶闸管与J4、J5时间继电器线圈串联,根据晶闸管的工作特性,即在晶闸管的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正向电压,它的门极G与阴极K之间输入一个正向触发电压,它就会导通,导通后,门极失去控制作用,即使去掉触发电压,仍然维持导通状态。此时,晶闸管K6接通(K6的门极电压为0.8V,门极电流约0.9mA),这时J4和J5时间继电器开始工作,J5为延时关断时间继电器,K5接通后(延时64s关断),J3继电器工作,K3也接通。此时,通过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触点K1的电流为35A,脉冲电源施加接通3s,断0.2s的脉冲功率,当脉冲施加19次后(60.8s),延时60.8s接通的J4时间继电器的触点K4-1、K4-2闭合,K4-1触点控制J2的输入端,J2继电器工作,K2触点闭合,施加10A负载,即第20次脉冲,通过被试件J1的触点K1电流共45A;第20次完成后,脉冲电源关断,同时延迟64s关断的J5时间继电器的触点K5关断,所控制的J3继电器停止工作,K3触点断开,即切断35A的负载电流,而此时,延时60.8s接通的J4时间继电器处于工作状态,Z-28V的直流电压通过K4-2闭合触点施加给被试件J1输入端,J1仍处于导通状态,由于J2继电器是K4-1触点控制,也处于工作状态,故通过被试件J1的触点K1电流由45A跃变为10A,直到试验要求的通电40min结束,关闭电源。

6 试验效果

该试验方法是否可行、试验控制电路是否满足技术要求?光靠理论还不行,还得经过实际试验验证。于是,我按该控制电路搭接好试验电路,接入被试件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进行试验,为了更直观、有效的观察产品试验是否正常,我采用接入示波器进行监测,负载波形图如下图4、图5、图6所示。

图4 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负载波形图

图5 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负载波形图

图6 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负载波形图

从该波形图可以看出,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按技术要求通3s,断200ms,动作19次(35A负载)运行完的时间刚好为60.8s,如上图红色箭头所指。

从此波形图光标测量可以看出,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第20次动作时,加载时间为3s,如上图红色箭头所指。此时,10A的负载接通,通过产品的负载为45A,3S后,35A的负载断掉,如上图示波器通道1所示,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10A的负载继续加在产品上,如上图示波器通道2所示。

从此波形图光标测量可以看出,不加载时间为200ms,如上图红色箭头所指。结合图4、图5、图6示波器采集的波形图看,我所采用的这种控制试验方法满足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过载试验要求。

7 试验结论

7.1 试验方法满足技术要求

通过控制电路设计、实际试验验证、示波器检测,证明该控制试验方法满足试验技术要求,方法从无到有,控制方法的创新,顺利完成了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特殊过载试验。

7.2 产品验证情况

通过试验过程产品监测、试验后电性能测试,产品合格,满足用户使用要求,质量有保障。

8 结束语

通过4JGMK10-1GCH固态继电器特殊过载试验方法的研究,我们只有按用户提出的使用要求,做到产品试验的充分性、有效性、可靠性试验验证,才能赢得顾客的满意,我们只有做好基础试验,产品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控制部件,质量才有保障,公司才会发展壮大,国防现代化建设才会越来越强。

猜你喜欢
波形图触点固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林升栋: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
由波形图领悟声音特性
浅析CH-γ方程中解的求法
固态Marx发生器均流技术研究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透明陶瓷在固态照明中的应用进展
航空电转换器的损伤原因分析及修理
接触器辅助触点接触电阻产生原因分析
浅谈轨道动态检测资料在线路维修中的应用
轨道几何动态检测项目及病害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