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题视角下民俗类文本的教学建议

2021-10-20 05:30陈国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

陈国培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主要论述了人文主题视角下,如何才能更好地进行民俗类文本的教学。

[关键词]教学建议;民俗类文本;人文主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8-0005-02

统编教材非常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其编选了众多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但当下,一些教师对于教材中渗透的民俗文化存在认知偏差。他们中有的认为民俗文化不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因此在讲解时常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有的则无视语文课程的特点,致力于构建纯粹的民俗文化普及课堂。教师要将触摸感知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助力。

一、巧用乡土资源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一个典型的民俗民风单元,单元中的一篇小说、一首现代诗、两篇散文,均涉及传统文化风俗和浓郁风土人情。课文中提及的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学生真正要理解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難度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有效开发和整合资源,巧妙地渗透一些本地区的民俗民风,并通过联系或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民俗民风单元,激活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让他们与作者形成情感认知上的共鸣。教师还需要紧扣学生的认知兴趣点和课堂内外的连接点,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必要的创作背景讲解,并补充相关的资料,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所提及的民俗的特点,深化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的认知。

以鲁迅先生《社戏》的教学为例。教师先从课题入手,拓展补充与社戏相关的资料,在学生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后,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戏剧活动与社戏相似,并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情况。教师这样做能让学生在描述中进行对比,进而感受不同民俗文化的异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相机介绍鲁迅先生创作《社戏》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最后组织学生朗读课文,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走进文本,探究鲁迅所描写的内容。这样设计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进而缩短学生与小说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文本所营造的欢快场景以及“我”对淳朴民风的赞赏和对传统民俗的喜爱。

这个单元中还有两篇散文《安塞腰鼓》和《灯笼》。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在学习时只注重赏析这两篇文章的语言文字。鉴于此,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走访调查、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两篇文章中提及的民俗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专门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实际上,这样的分享注重的是信息的传递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告诉学生,这些民俗文化其实能够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能够展现出普通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认识到原来民俗文化蕴藏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学生再次走进这两篇散文,在有效探究语言文字所展现的画面和场景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其提及的民俗文化,从而有效体悟这些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意蕴。为此,文中所蕴含的独特文化意蕴及深刻的价值认知,成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内容。

二、夯实语言基础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以下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笔者认为,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需要以语言构建与运用为基础。要想让学生有效感知与认识统编教材中提及的民俗文化,教师就应夯实他们的语言基础,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课文的语言都十分精彩生动。教师可引导学生有效感知文章语言表达的精妙,了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技巧,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以及寄寓在文中的情思。

《社戏》作为现代白话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值得品味和借鉴的地方比比皆是,但教师在教学中无需将它们“一网打尽”,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和辨析文章中的关键性语言。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围绕最后“我”抒发的感受,即“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设计问题: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我”在那夜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再次潜入文本中,认真品味语言文字所描绘出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以深入感受农村生活的淳朴和乡亲们的善良。在学生获得丰富的感受之后,笔者再提出问题:社戏之美,美在(    )。这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山水融合的自然之美和人性淳朴的人情之美两个角度展开思考探究,进而让学生在有效感受文本语言之美的基础上,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并有效解读民俗文化的内涵。

再如《回延安》是一首语言浅近、情感热烈的诗歌,其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了解诗歌中提及的民俗文化呢?在诗歌教学中,语言和情感一直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有效鉴赏诗歌的语言,了解诗歌创作的技巧,要让学生领悟诗人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容后,教师再指引学生认知诗歌中提及的民俗文化,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散文《安塞腰鼓》的语言充满质感,极具抒情意味。其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情感丰富而真挚,但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它们也因此成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最大的障碍。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先播放与安塞腰鼓相关的视频和录像,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内容产生直观的认识,再引领学生基于鲜明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深化对文本中内涵丰富的语句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聚焦这些语句独特的言语形式,感受其在抒发情感时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散文《灯笼》在语言风格上与前面几篇课文有较大的差异,这篇文章的语言相对典雅。这篇文章借助“灯笼”这一意象,将中国独有的民风民俗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需要腾出时间,鼓励学生以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来品味文中的关键性语言,有效体悟其所包含的独特情味。传统民俗文化传递着中华大地独有的风土人情。要想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这些民俗文化,教师便需要以“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为基础、为抓手。

三、有效拓展延伸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上的一个创新,即构建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为了顺应教材的编写理念,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一点带一组”的模式,从节选课文阅读拓展到长篇阅读,从单一选篇阅读拓展到整本书阅读;也可以围绕文本主题、文本作者等,拓展与其相关的文本。这样能够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紧扣“民俗”这一单元主题,将其确定为“一点带一组”的“点”,并围绕这个“点”,立体化、多维度地构建课外阅读体系,致力于在有效整合相关民俗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感知。比如在教学了鲁迅的《社戏》之后,就可以拓展其他作者基于民风民俗创作的小说,如沈从文的作品《萧萧》《虎雏》《神巫之爱》等。教师这样做,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的民俗民风多加了解,又可以增强学生内在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当然,如果转换视角,以“作者”为着力点,就可以相机拓展鲁迅先生其他与民俗文化相关的经典作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聚焦底层人民,且其中的一些经典情节会与特定的节日相关联,以反映出一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民的精神面貌。这表现出鲁迅对社会和国家情况有理性的思考和关注。

再比如在教學《回延安》和《灯笼》时,教师可以利用编者设定的单元导语,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民俗文化的特征的理解,并结合自己家乡民俗文化的特征,感受民俗文化所具有的一脉相承的继承性、严谨的规范性和浓郁的象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 “民俗”这一主题为立足点,拓展其他相关的现代诗歌和经典散文,如著名诗人余光中的《深山听夜》、著名散文名家汪曾祺的系列散文等。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所要阅读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拓展延伸,以丰富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认知世界。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循统编教材编排的特点,以单元人文主题为抓手,拓展丰富的文本资源,以实现课堂内外的有效融合,将语文教学推向全新的境界。

教师要凸显统编语文教材各单元的人文主题,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资源所蕴藏的丰富价值和人文内涵,激发学生感知民俗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进而让民俗文化之花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绽放。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
浅谈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柱面坐标计算三重积分的教学建议
高职院校食品专业五年专学生的教学思考与实践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概率统计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