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精彩留给学生

2021-10-20 22:46刘忆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留白艺术运用初中语文

刘忆

摘  要:新课标的实施,促使初中语文教育职能发生转变。普及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从结果上来看,现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动力不够,结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要想打开眼前局面,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本文结合笔者的自身学习和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有效运用留白艺术。

关键词:初中语文;留白艺术;运用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动初中教育的创新发展。语文作为初中时期的重要学科,理应走在创新的最前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仍有不少教师采取传统方法,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倘若采取高压态势,只会引发反效果。要想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利用留白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一、留白艺术的运用价值

(一)激活课堂活力

语文教材是几代人的心血,涵盖了古今中外优秀文学著作。在这些作品中存在留白,运用得当,能够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还原真实场景,有助于把握思想情感。例如,在《桃花源记》中运用留白艺术,能够让学生发现世外桃源的美,以及淳朴的民风。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体会陶渊明“超然物外远尘埃”的情怀。待情感产生共鸣后,学生的表现更加积极。此时,课堂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发展想象思维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需听命行事。由此可见,学生缺乏自主性。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必然不会给予教师最大支持。留白艺术的运用,能够打破这个局面。不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赋予学生一定空间和时间。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雪》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间隙插入情节或问题。学生虽然身在教室,却能看到北国壮丽的雪景。站在雪地中,大气磅礴之感油然而生,忍不住大声吟诵。吟唱过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必能得到增强。

(三)增强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内容既多且广,这无疑增加了学习难度。当遭遇困扰后,学习进度就会降低。要想将学生拉回正常轨道,需要有效运用留白艺术。例如,在《孔乙己》一课中,教师在导入环节适当留白,能够让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在解读人物时,可设置一定悬念。在揭晓过程中,学生对孔乙己这一形象有了深刻认识,并明白了为何他中举后发疯。从一点可窥全貌,封建制度真的害人,这也是为何一定要推倒。生于新中国是幸运的,要且行且珍惜。

二、留白艺术的运用策略

(一)导语留白,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做得好,教学已成功一半。在导入环节加入留白,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精彩之处。学习动力充足,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举例来说,在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可这样设计导语,即同学们,你们谁知道“讽”字的含义?学生思索片刻,就给出了答案,讽是指讽刺、嘲讽。对于这个答案,教师先不予评价,而是再抛出一个问题,将这一解释放入原文能否解释的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学生发现解释不通。教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同一个字放到古今,意义就会不一样。”教师:“你们好好想想,怎样解释‘讽’更为贴切。”经过积极讨论,学生意见达成统一,认为讽是讽谏的意思,用暗喻的方法来规劝齐王,使其打消念头。待班级学生有了这个见识后,教师继续问道:“邹忌是如何做的?齐王是否采纳?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探寻真相。”在导入环节设置留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趋势下,学生必然能揭晓真相。

(二)阅读留白,深入感悟

阅读是语文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教学目标是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每一篇文章中都隐藏深意,需要学生用心发掘。为了降低发掘难度,教师应巧妙设置空白。例如,在《背影》一课中,教师围绕语言行为设计留白。通过对关键语句、行为举止进行分析,能够对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有一个清楚认识。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自主权。学生根据自身喜好選择接下来要分析的语句,从而探究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即凭借朴素的话语,着力表达父爱。通过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学生想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好,并检讨了自己的所作所为。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父子的情感一定能够快速升温。

(三)提问留白,探究新知

在语文教学中,提问必不可少。通过巧妙设置疑问,能够使学生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在以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只要认真阅读教材,学生不需任何思考,就能给出答案。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正确引导,锤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并有效运用留白艺术。例如,在讲解《陈涉世家》前,教师要对文章主旨有一个准确认识,并以此为基础设计问题。问题有: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陈胜的性格特点和起义成功之间是否存在一定联系?待学生给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可以提升问题难度。利用发散性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在这期间,允许学生相互讨论,但要控制好音量。讨论结束后,公布答案,其余师生给予指正。待问题一一解决后,学生对《陈涉世家》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至此,教学目标达成。

三、总结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新问题如影随形。目前,语文教学弊端比较显著,不利于初中生的发展。要想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教师明晰留白艺术的运用价值,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运用策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一定能获得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巧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空白艺术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04):38-39.

[2]鲁旭东.让“激励追问留白”成为语文教学的闪光点[J].华夏教师,2019(04):32-33.

[3]陆素萍.想象,让语文课堂如此美丽[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9):47-48.

猜你喜欢
留白艺术运用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留白艺术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留白艺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