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介下的家校沟通策略探索

2021-10-21 15:52曾金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0期
关键词:有效沟通新模式网络时代

曾金花

【摘要】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家校共育资源共享的前提。在实用有效、运用较多的沟通方式中,有以下几种使用策略:校讯通,让沟通便捷,讲求语言精炼艺术;建立班级QQ群,能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开设班级博客,让班级管理公开透明,充分凸显教育平台的引领作用;微博、微信的应用,已经成为传统家校沟通方式的有效补充。在这些新型沟通平台上,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信息分享和观念碰撞等多方位引领者的角色,让家校彼此间的沟通达到完美。

【关键词】有效沟通;网络时代;通讯手段;新模式

在信息沟通渠道方面,学校和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让家长更详细地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条件下的各种家校沟通形式丰富多彩。随着校讯通的普及、网络聊天的盛行、电子邮件的便捷、班级博客、班级Q群、微信群等多手段的应用,让之前的主要沟通方式——电话,大有“隐退”之势。

通信发达的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通讯手段,为学校提供了及时、有效、便利的沟通交流辅助系统,同时也向家长和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平台。高科技网络通讯手段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情况、学习情况、德育情况及时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及时方便的个性化沟通。每项现代化的通讯方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功能,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功能,运用多种方式互补式沟通,一定能营造出一个家校结合的新模式。运用较多的沟通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校讯通的使用:沟通便捷,语言精炼讲求艺术

校讯通早已普及,因为使用起来方便,既可群发信息又可分组或个别沟通,深受教师和家长的欢迎。特别是一年级入学前期,在班群还没有组建前,教师需要通知家长时,校讯通是最好的通讯工具。不过在使用中也会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更多的教师把校讯通等同于布置作业的“机器”。各科教师每天都要通过校讯通发布作业要求,甚至还有作业反馈,班主任还常常通过校讯通发布一些信息公告等,这样,一位家长平均每天要接收至少校讯通上四条信息,如此“轰炸式”的程式化信息,容易让家长对校讯通信息产生排斥心理,有些家长干脆把校讯通号码直接申请为孩子的手机号码。

要想让校讯通成为家长和教师之间密切联系的情感纽带,教师们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有所注意:

(1)要讲究信息语言发布的准确性

教师们通过校讯通发布信息时,因为有字数限制,且家长都是通过手机接收信息。因此,每条信息,教师都要注意用词准确、精练,尽量编发语言简洁的信息,每条信息不要过长,信息量不要太多,否则容易让家长忽略一些关键性信息。

同时,键盘输入便捷、速度快,有时因为输入法等原因可能导致错别字出现的情形。因此,教师在编辑完信息后,一定要回读一遍,确保信息无误后再发出。这也是向家长展示教师工作作风是否严谨的一个窗口。

(2)要讲究信息语言发布的情感性

在发布校讯通信息时,首先要注意对家长的称呼。在校讯通的系统上,设置有“学生的全名+家长”的称呼,部分教师在发布信息时,直接默认校讯通的称呼或干脆去掉称呼,直接发布信息,让家长读起来感觉没头没脑,显得很生硬。笔者认为,向家长发布任何一类信息是都需要有称呼的。如果用学生的名字加上“爸爸”“妈妈”(如“小芳爸爸”)的效果会更亲切,更让人喜欢。再例如,开头打招呼时,用“您好”,内容无论是布置任务还是提出建议、反映学生情况等,说完后都应该采用“谢谢”“请”等礼貌用语,让家长读起来感到非常舒服。

同时,编发信息时还要讲究措辞的情感性。比如,班级有一名学生常常迟到,某天迟到了近一节课,却没收到任何家长的信息。学生说自己睡过了头,教师对此有些不悦,就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家长,您的孩子最近常常迟到,今天迟到了一节课,孩子说睡过头了。学生因睡懒觉迟到是不允许的,希望以后不再有类似情况发生。”试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家长,收到这样一条信息,会有何感想?假如换一种说法,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家长,您好。听孩子说您最近比较忙,回家较晚,辛苦了。最近孩子有迟到现象,今天第一节课快结束时他还没到校,我有些担心,拨您电话未能接通。不过您放心,孩子现在已经安全到校了。建议您和孩子谈谈,想办法杜絕迟到现象。谢谢。

同样一件事,两种表达方式带给家长的感受就会大不一样,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师通过校讯通无论是发布公告,还是针对某个学生的特殊情况给家长留言,都要语气温和,尽量用委婉的语气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注意礼貌语的使用。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在面对比自己年纪大的家长时,不能咄咄逼人、居高临下,应该避免使用“你必须”“你应该”等命令性的字眼,可以换一种说法,像“我认为”“我希望”这样婉转一些的词语,(下转第21版)(上接第20版)这样家长会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二、QQ群的建立: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

班级QQ群的建立,方便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对班级问题及时交流。在实际工作中,班级QQ群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有的家长在群里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牢骚”或怨言,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少数教师拒绝建立班级QQ群。对此,笔者的看法是:凡事有利必有弊,但要像大禹治水那样,善疏而非堵。因为如果家长有需求,即使教师不提倡,家长有意愿,他们也会自己建立QQ群。

相反,如果教师本着开放的原则,在QQ群和邮件的使用上因势利导,反而会更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比如,班级建立了QQ群,教师们应该先制定好班级QQ群公约,让大家共同遵守。教师可以在QQ群共享存放一些详细的通知,甚至是书面、声像学习资料、学生在校活动的照片等,让那些因工作不能天天陪在孩子身边的家长,也能通过这个平台更多地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

教师还可以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活动情况向家长汇报,让家长对班级情况有个总体了解。只是发布这些全体家长都接收的信息时,要注意措辞和分寸,表扬性质的要用事实说话,提出不足的要尽量只说现象不点人名,要注意维护学生和家长的自尊。

现在的年轻家长更愿意采用QQ与教师就学生的教育问题进行深度交流。对于家长的QQ留言要有信必复,这是对家长的基本尊重。网络沟通,更有利于双方选择对方易于接受的语言方式表述问题,可避免当面交流可能出现的顾虑。家长只有得到了教师的信任,他们才更愿意与教师积极交流,这样才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种种问题。

与家长交流时,学生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都要实事求是地告知家长,分析给家长听,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当家长提出意见时,我们也应该接受,然后进行反思:如果是恰当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就要虚心接纳;如果有误会出现,要及时要做好解释工作,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很重视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的。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有些家长喜欢教师直接与家长表达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不喜欢教师拐弯抹角没有重点;而有些家长则比较看重自己的孩子,宠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别人直接说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像后面这种情况,我们在进行沟通时,不要一开始就进入正题,可以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再用委婉的言语点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家长才能轻松、友好地面对教师,愿意倾听和接受教师指出的学生存在的各种不足,并且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指点。

三、班级博客的开设:公开透明,充分凸显教育平台的引领作用

相对于网站而言,开通班级博客更经济、便利。相对于校讯通和电话、邮件等一对一的现代沟通方式,班级博客(网站)更适合群体互动。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置网站的特色栏目,可将博客分为“学生成果展示区”“教育方法讨论区”“学习交流区”“班级通知发布区”等,让其成为教师、学生与家长开展广泛、深入地多角度交流与互动的舞台,所设栏目不仅有利于家长了解班级和孩子在校的基本情况,还可以通过适时发起一些需要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话题讨论。比如,“小学生要不要举行生日会”“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等,让家长和学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做好总结,起到明显的引导作用。

四、微博、微信的应用:成为传统家校沟通方式的有效补充

现阶段,人们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微博”“微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用微博、微信进行对外的沟通交流。教师也要让这些新型的沟通方式成为家校沟通的补充。借用微信平台,教师将随手拍下的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场景,随时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上,让家长看到班级的“最新动态”;用心编辑或转发一些教育经典语录或案例故事,在文后添加几句教师个人的学习心得,无形中对家长起到引领作用;适时转载一些优秀的育儿经,与家长共同分享。尤其是对于家长转载的与教育有关的好文章,要及时评价,并且以转载的方式,表示认同。

其实,很多家长爱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上发布孩子的一些趣事或好玩儿的事情,教师要善于每天花一点时间上去浏览,发现并给予简单而真诚的留言,让家长感觉到教师的关注。教师的积极关注,不但有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们在家里的生活状态,而且还增进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寒暑假这些长假期间,教师通过微博和微信等手段,与班上的家长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联系,更有利于拉近心距。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科学正确地使用网络,网络就会成为家校沟通的良好平台,反之就容易成为阻碍沟通的绊脚石。不管采用何种沟通方式,教师始终要把握好信息的風向标,塑造班级正向、积极的沟通氛围,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共同实现家校一致认可的成长环境。关于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细节的工作需要做。

以上提供的是几种比较普遍的家校沟通方式,也是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便于把握和采用的常规做法。沟通方式虽丰富多彩,但最终能达到何种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沟通策略,讲究沟通艺术,才能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家校间良好而积极的沟通与联系,不仅仅只为达到“互通信息”的目的,还能为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学校、教师与家庭的爱护与关心,就容易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向上的动力,促进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

要想让家校沟通焕发新活力,教师更加要注重采取新型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策略,与家长进行互动式沟通。在这些新型平台上,教师应该主动承担起信息分享和观念碰撞等多方位引领者的角色,让家校彼此间的沟通达到无极限。

参考文献:

[1]梅洪建.家校沟通,没有痛过你不会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2]王怀玉.小学家校沟通艺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李  源

猜你喜欢
有效沟通新模式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网络时代
网络时代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