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庞塔矿厚煤层沿空巷道窄煤柱强控技术与应用

2021-10-22 06:16
煤矿现代化 2021年5期
关键词:煤体煤柱锚索

周 伟

(霍州煤电集团云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霍州 031400)

0 引言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在世界上排名前三,已探明的煤炭资源以近万亿t,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煤炭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目前我国年生产煤炭约40亿t。在煤炭需求量和开采量不断增加的时代,要求我们合理开采利用煤炭资源,充分提高煤炭回收率,保障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2]。据统计,我国厚煤层煤炭储量占比达45%,因此厚煤层的合理开采直接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发展[3-4]。针对厚煤层开采技术,形成了分层开采、综放开采等系列开采技术,其中,综放开采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大矿井,在综放开采中,回采巷道一般沿煤层底板布置,这就导致了巷道顶帮均为强度较低的煤体,而邻近工作面的回采巷道一般通过留设一定宽度的保护煤柱,随着开采深部的不断增加,保护煤柱的宽度也随之增加,大多矿井保护煤柱普遍在15~30 m之间[5-6],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为此专家学者提出了无煤柱护巷技术,沿空留巷可最大程度提高煤炭回收率,但是其巷道变形一般较大,沿空掘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炭回收率,同时将巷道布置在应力降低区域,其围岩应力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好[7-8]。

1 工程背景

庞庞塔矿10-704工作面开采10号煤层,为矿井七采区,图1给出了10号煤层七采区工作面布置示意图,该工作面北邻10-703工作面,南部为保安煤柱,西部为10-702采空区,东部为未布置的10-706综放工作面,其上方55 m为5号煤层采空区,已回采结束15 a以上,采空区充分垮落。该工作面存在0.5 m厚的炭质泥岩伪顶,直接顶为6.69 m厚的泥岩灰岩,灰色,性脆,裂隙较为发育,基本顶为8.71 m厚的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直接低为1.89 m厚的泥岩,灰色,块状,基本底为2 m厚的细粒砂岩,浅灰色,中厚层状。

图1 10#煤层七采区工作面布置示意图

10-704工作面正巷为矩形断面,宽×高为5.0 m×3.5 m,巷道采用“锚网索带”联合支护技术,顶板锚杆采用规格为ϕ22 mm、L 2 400 mm的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间排距1 000 mm×1 000 mm,两帮锚杆采用规格为ϕ20 mm、L 2 000 mm的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间排距850 mm×1 000 mm,锚杆预紧扭矩不低于400 N·m,同时顶板采用规格为ϕ21.8 mm、L 1 0300 mm的锚索进行加强支护,间排距2 000 mm×1 500 mm,锚索预紧力不低于40 MPa。

10-704工作面正巷为沿空巷道,煤柱宽度6.0 m,现场调研数据显示,工作面正巷发生大变形,实煤体帮变形和局部底臌均超过1.5 m,巷道尺寸不能满足服务要求,需进行必要的修复加固。

2 沿空巷道煤柱变形失稳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其基本顶破断回转形成弧形三角块结构,该结构与邻近的沿空巷道基本顶相互咬合,并产生一定的水平推力,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巷道基本顶与直接顶相对滑移产生一定的剪切力,并传递至煤柱,引起煤柱变形,煤柱变形主要表现为竖直方向的压缩和水平方向的膨胀,图2给出了沿空巷道力学结构示意图。有关研究表明,煤柱破坏范围随煤柱高度、侧压系数的增大逐渐增大,同时,煤柱强度越大,破坏范围越小,因此对煤柱进行必要的支护,可限制煤柱破坏范围的发展。

图2 沿空巷道力学结构示意图

图3 给出了煤柱内的应力演化特征,受工作面采动影响,煤柱的承载能力逐渐增加,当其上覆载荷大于煤体强度,煤柱快速破坏,承载能力大幅度衰减,图中显示,初期煤柱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当承载过大时,承载能力迅速降低,但是其承载能力并未完全丧失,因此,若采用一定的支护手段,改善煤柱状态,可提高煤柱的承载能力。

图3 煤柱内的应力演化特征

煤柱承载状态主要受动载大小、承载时间、煤柱尺寸以及支护结构的影响,综放开采中,由于采出空间较大,采空区不能被冒落矸石有效充填,因此其煤柱所受动载相对较大,承载时间主要受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影响,综放开采推进速度相对较慢,因此煤柱承载时间较长,煤柱尺寸直接影响其承载能力,煤柱较窄时,煤柱不足以承载相应负荷,煤柱较宽时,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支护结构可以改善煤体力学参数,强化煤柱强度和承载能力,约束煤柱变形。

3 沿空巷道窄煤柱强控机理与技术

采用窄煤柱护巷时,煤柱处于残余支承应力范围,其煤柱均为破碎区和塑性区,此时煤柱极易发生大变形,但是由于煤柱的特殊应力环境,煤柱内中性面具有一定的承载结构,若能提高中性面的承载能力和宽度,则可实现窄煤柱的稳定。

根据庞庞塔10-704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针对性提出沿空巷道窄煤柱强控技术,主要包括实煤体帮刷扩+局部强控技术、窄煤柱帮锚索梁强控技术,具体参数如下:

1)实煤体帮刷扩和局部强控技术:刷去实煤体帮现有支护,并刷扩1.0 m厚的煤帮,增加巷道尺寸以满足服务要求,同时进行锚杆、锚索支护,锚杆采用ϕ22 mm、L 2 500 mm的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间排距1 000 mm×800 mm,上部和下部锚杆与帮部呈15°夹角,顶帮角位置向顶板施工1根高强锚杆,锚杆与顶板呈75°夹角,锚索采用规格为ϕ21.8 mm、L 5 300 mm的钢绞线,间排距1 400 mm×1 600 mm,上部和下部锚索与帮部呈30°夹角,距帮部400 m位置,向顶板施工1根单体锚索,锚索与顶板呈60°夹角,具体参数如图4所示。

图4 实煤体帮局部强控参数

2)窄煤柱帮锚索梁强控技术:采用预应力锚索+工字钢、锚杆+W钢带实现煤柱帮强控,预应力锚索规格为ϕ21.8 mm、L 5 300 mm,工字钢规格11号矿用工字钢,间排距1 600 mm×2 400 mm,锚索与帮部呈30°夹角,采用规格为ϕ22 mm、L 2 500 mm的左旋螺纹钢高强锚杆,间排距1 000 mm×800 mm,具体参数如图5所示。

图5 窄煤柱帮锚索梁强控参数

4 现场应用分析

开发的沿空巷道窄煤柱强控技术应用于10-704工作面正巷,提高了工作面推进速度,工作面推进较慢时(每天1.6 m以下),超前影响范围达80 m,临近工作面区域两帮移近速度超过250 mm/d,直接影响到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工作面推进较快时(每天3.2 m以上),超前影响范围在30 m左右,临近工作面区域两帮移近速度约为190 mm/d,移近速度同比降低24%,这是由于超前支承压力随工作面的推进向前移动;工作面推进较慢时,巷帮煤体受应力持续扰动,变形不断加大。

采用沿空巷道窄煤柱强控技术之前,工作面推进速度缓慢,工作面端头附近巷帮变形量在1 000 mm以上,超前工作面30 m位置巷帮变形量在600 mm左右;采用沿空巷道窄煤柱强控技术之后,工作面推进速度有效提高,工作面端头附近巷帮变形量在500~800 mm以上,超前工作面30 m位置巷帮变形量在300 mm左右,变形量同比降低近50%。

5 结论

厚煤层沿空巷道易产生大变形现象,本文以庞庞塔矿10-704工作面正巷为试验巷道,总结分析了试验巷道变形破坏特征,揭示了沿空巷道煤柱变形失稳机理,指出动载大小、承载时间、煤柱尺寸以及支护结构是影响煤柱承载性能的关键因素,据此开发了厚煤层沿空巷道窄煤柱强控技术,现场应用验证强控技术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猜你喜欢
煤体煤柱锚索
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宽高比效应及尺寸优化研究
受载突出煤体的力学状态演变及破坏倾向性
上保护层开采遗留区段煤柱现存状态研究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望云煤矿15号煤层回采巷道煤柱宽度分析与围岩控制技术
卸压煤体缓冲吸能效应模拟分析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厚煤层预采顶分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研究
分级恒定荷载作用下的煤体变形及内部损伤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