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R技术应用于种植义齿患者牙槽骨骨量不足治疗效果及美学修复效果观察

2021-10-23 08:06叶红飞何琴杨卫东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3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骨量牙槽骨种植体

叶红飞,何琴,杨卫东(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目前,种植义齿是临床上用于牙列缺失修复的一种常用且效果理想的方法之一。种植义齿能够使患者的咀嚼功能获得良好恢复,且可获得良好的舒适度及外在美观感,因此患者容易接受。但是牙齿丧失之后牙槽骨受到的正常生理性刺激也会完全丧失,剩余牙槽嵴会出现不可逆吸收,因此牙槽嵴宽度及高度均会不断降低,患者治疗时口腔种植选择及修复效果均会受到明显影响[1]。近年来,口腔种植技术已获得快速发展,但因多种因素引起的牙槽骨骨量不足,种植体正常植入受到一定限制,口腔种植效果也受到严重影响[2]。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显示,骨引导再生(GBR)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促进骨缺损修复,从而使牙槽嵴明显扩大,发挥良好牙种植体骨整合促进作用及牙周组织再生促进作用[3]。本研究主要探讨GBR技术用于种植义齿患者时槽骨骨量不足解决效果及美学修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例于2018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本院拔牙的重度牙周病患者作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种植牙共58颗),性别:男22例,女18例;年龄:23-57岁,平均(37.65±3.13)岁。观察组患者40例(种植牙共62颗),性别:男23例,女17例;年龄:22-56岁,平均(37.50±3.28)岁。纳入病例性别、年龄等相关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未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拔牙前接受相关专科检查、血压检测,同时询问病史;②牙齿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口腔习惯良好;③拔除的牙齿为单根牙;④种植牙周围均有牙槽骨骨量不足;⑤机体状况可耐受种植手术;⑥在知情研究目的及方法前提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通知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系统性疾病、骨代谢疾病等;②有种植手术禁忌证;③有影响种植手术实施及效果的急慢性炎症;④伴有意识、认知掌握或精神性疾病,无法良好配合。

1.3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内容如下:术前行口腔卫生宣教,记录患者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情况。以患者实际情况为根据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消除菌斑等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牙周状况,加强给予患者口腔清洁宣教,同时指导患者治疗后做好相关日常维护。治疗周期为3个月,然后再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方式进行进一步治疗。牙种植术治疗应用种植体为奥齿泰的GS Ⅲ系统和Straumann的ITI牙种植系统。同时应用奥齿泰TSIII系统种植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种植术治疗,未应用GBR技术。做好种植窝预备,将种植体植入,种植体肩台要明显低于牙槽嵴顶。将对应直径以及长度的种植体直接植入。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应用GBR技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一期手术:行常规性消毒铺巾,麻醉方式为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麻醉下行牙槽嵴顶以及唇颊侧“H形”切口切开操作,将粘骨膜瓣翻开,将炎性肉芽组织彻底清除干净,按照正常的种植程序及方法行种植体植入。术中明确骨缺损类型属于开窗式还是裂开式,通过牙周探针进行缺损大小测量,种植体表面骨覆盖的厚度必须保证不少于1mm。将登腾人工骨粉+拜欧金同种异体骨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保证植入骨粉与牙槽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使用登腾可吸收生物胶原膜覆盖于骨粉上。盖膜完成后潜行分离同时松懈周围软组织,使张力充分减小,然后行水平褥式+垂直褥式封合将创口关闭时,使用漱口液做好口腔清洁护理,并防止植骨盖膜区受挤压。2周后行拆线。患者不戴局部义齿,避免种植材料受压迫导致骨组织再生受到影响。(2)二期修复:患者于术后6-9个月接受二期修复治疗。将愈合基台接入,2周后完成种植冠修复。嘱咐患者注意口腔卫生习惯,定期接受牙周检查和维护。

1.4 观察指标 ①术前(相应治疗实施前)及术后(修复后3个月)患者复查是均锥形束CT(CBCT)测量患者缺牙区牙槽嵴的高度、厚度。进行3次测量,取均值作为最终值。②总疗效评估[4]:经治疗牙周炎相关症状(炎症、水肿、出血等)完全控制,牙齿咬合关系恢复正常,为治愈;相关牙周炎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牙齿咬合关系趋于正常,为改善;牙周炎症状、牙齿咬合关系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或进一步加重,为无效。(治愈+改善)/总例数×100%。评估时间为术后3个月后。③采用红色美学指数(PES)[5]评估种植义齿的美学修复效果。该指数评估内容共包含7项,具体为近、远中龈乳头及软组织质地、形态、颜色和唇侧龈缘水平、牙槽突外形。各项能均分为3个等级进行评估,依次赋分0分、1分、2分,总分组为0-14分,0分表示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疗效,14分表示美学疗效最佳,0-4分为低等效果,5-9分为中等效果,10-14分为高等效果。④参考杜良智等[6]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种植义齿效果满意程度,评估内容具体包含咀嚼功能、发音、外在美观感、舒适程度、是否敢用种植牙咬、是否有异物感、是否易清洁、清洁方便度等,总评分范围是0-100分,主要分为3个等级进行评估,具体为非常满意(总评分在90-100分)、基本满意(总评分在60-89分)、不满意(总评分未超过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22.0软件完成。计数数据描述形式为百分率“%”,比较行χ2检验;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描述形式为标准差“±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种植情况 80例患者种植120颗牙,短期种植成功率为100%,存留率也为100%。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2.2 两组牙槽骨骨量不足治疗效果比较 CBCT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缺牙区牙槽嵴高度、厚度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牙槽嵴厚度、高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缺牙区牙槽嵴的高度、厚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缺牙区牙槽嵴的高度、厚度对比(±s)

2.3 两组种植义齿美学修复效果及总疗效比较 观察组种植义齿美学修复高等、中等效果所占比例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好,低等效果所占比例明显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种植义齿美学修复效果及总体治疗效果比较[n(%)]

完成种植修复后,均给予患者口腔卫生宣教,选择模型展示、发放口腔护理小册等方式,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刷牙方式,掌握使用牙线、软毛牙刷等对种植牙、基桩进行清洗的正确方法。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种植修复满意度100%(40/40)相比对照组的87.50%(35/4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生率的破坏性口腔疾病,菌斑微生物累及牙周膜、牙龈、牙骨质、牙槽骨几种牙周组织,进而引发慢性炎症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7]。该病发生后,患牙支持组织会不断减少,导致患牙发生松动、伸长、移位、缺失,进而引发错颌畸形,降低咬合功能。随着病情的加重,患牙根尖压力会受明显影响,供血不断减少,引发牙髓病变甚至坏死[8]。目前临床上主要选用牙周基础治疗、手术治疗给予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临床研究显示,重度牙周病患者拔牙后,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发生生理性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均不断减小,牙槽骨功能性刺激丧失,这会对种植牙修复效果产生明显影响[9]。目前,GBR技术牙槽骨缺损患者的牙种植修复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且能够良好解决牙种植术中骨量不足问题。

种植义齿中,植入区是否具备充足的骨量是影响种植成功率及美学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有报道指出,拔牙后半年内牙槽脊颊舌向通常会出现3-4mm左右的生理性骨量丧失,上颌前牙区表现得更为明显[10-11]。为了能够获得理想功能恢复及美学效果,在行患者种植手术时需在垂直向与唇舌向良好恢复牙槽骨的形态。GBR技术主要凭借生物膜屏障在患者骨缺损部位建立一个具备良好密封性的组织空间,有效阻挡移动速度较快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避免其进入骨缺损部位,进而使血管和移动速度相对较慢、存在生长能力的成骨细胞获得更好生长,促进组织压力降低,保护血凝块,使伤口更加稳固,进而发挥缺损处修复性骨再生作用,使骨量明显增加,最终有效解决牙槽骨骨量不足问题[12-13]。仅适用胶原膜时,吸湿之后会变软,骨壁无有效支持,因此容易发生移位或塌陷,难以获得理想稳定性[14]。因此做好膜下植骨材料充填,提高膜固定的稳固性极为重要。本次研究选用骨替代材料作为植骨材料,其主要成分为基磷灰石、同种异体骨、生物活性玻璃或磷酸三钙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同时具备良好的骨传导性以及良好的诱导成骨活性。该种材料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稳定的吸收率。研究中所用的胶原膜可直接参与创口愈合的整个过程,双层结构的屏障膜,致密层面向软组织,有效阻断结缔组织长入;多孔层面向骨面,主要由松散分布的胶原纤维组成,能有效提高植骨材料的稳定性,同时可与骨细胞良好结合[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种植术引入GBR技术后,该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牙槽嵴高度、厚度相比未应用GBR技术的对照组均明显更大,患者种植义齿外在美学感及修复总疗效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优,患者对修复效果及美观感效果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显示,种植义齿患者修复治疗中应用GBR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有效解决骨量不足,进而提高总体修复效果,同时获得更理想美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修复效果,在操作过程中,膜放置范围必须超出骨缺损区边缘,通常超出2-3mm,同时必须与骨面保持紧密贴合,避免膜发生塌陷或移位;应该在具备充分松弛无张力的情况下进行软组织瓣缝合,防治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种植义齿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修复治疗中应用GBR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骨量不足问题,提高总体修复效果及种植义齿美学效果,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骨量牙槽骨种植体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营养影响骨骼强度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