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性与不良反应临床研究

2021-10-23 08:06张云颖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天津30045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时间段干扰素抗病毒

张云颖(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天津 300454)

近年来,乙型肝炎的患病率日趋升高,该疾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在发病后,患者肝炎病毒持续复制,从而引发乙型肝炎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内容。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具有抗肿瘤和免疫调控的作用[1]。现如今,慢性乙型肝感染的人数较多,绝大多数患者存在肝炎性改变和活跃病毒复制现象,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患者病情加重后会发展为肝细胞性癌和肝衰竭,具有较高死亡率。在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干扰素治疗方式,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相关医务人员分析患者的肝功能和HBV-DNA,能够有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断[2]。因此,相关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适当的筛选有助于提高干扰素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能够强化治疗效果,将干扰素持续应答率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3]。实施干扰素治疗方法,需对药物剂量严格控制,从而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对其治疗安全性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择取本院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时段:2016年12月-2018年12月),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性与不良反应、肝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不同时间段HBV-DNA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段: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选择本院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各50例,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例数为20例,男性患者例数为30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41-69岁,均龄(55.24±1.83)岁。观察组:女性患者例数为21例,男性患者例数为29例,患者的年龄界限值为40-70岁,均龄(55.25±1.79)岁。两组基础资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获得乙型肝炎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符合乙型肝炎疾病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患者;③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②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③排除语言沟通障碍患者;④排除合并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⑤排除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⑥排除合并肿瘤疾病患者;⑦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患者;⑧排除药物禁忌证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治疗,给予乙型肝炎患者补充热量、保肝降酶、防治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方法,然后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患者使用恩替卡韦的剂量为0.5mg/次,每天使用1次[4]。

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重组人干扰素500万国际单位,实施肌内注射的方法,每天注射1次。在持续注射7d后对注射频率进行调整,将其控制在每周3次,持续治疗48周。倘若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载量降低不够明显,应该增加干扰素的剂量,通常情况下,控制在500万单位肌内注射,实施隔日治疗,与此同时,使用保肝利胆等治疗方法[5]。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治疗效果,显效:主要是指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主要是指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主要是指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6]。②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转氨酶升高、眩晕、肝部不适、恶心、腹痛,密切观察乙型肝炎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7]。③分析肝功能水平,采集患者肘正中静脉血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评价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水平[8]。④分析不同时间段HBV-DNA,包括: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24周。⑤分析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关系、精神状态、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各项分值均为100分,分数高则生活质量高,密切观察乙型肝炎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记录并实施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检验,肝功能水平、不同时间段生活质量、不同时间段HBV-DNA以(±s)表述并实施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n/(%)]表述并实施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有效率(82.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

2.2 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12.00%)相比,观察组(2.00%)更低,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分析肝功能水平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肝功能水平比较(±s)

2.4 分析不同时间段HBV-DNA 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24周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HBV-DNA比较(±s,IU/mL)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HBV-DNA比较(±s,IU/mL)

2.5 分析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对照组社会关系评分为(47.89±1.26)分、精神状态评分为(57.78±1.33)分、躯体功能评分为(47.25±1.67)分、生理功能评分为(47.91±1.08)分,观察组社会关系评分为(68.44±1.23)分、精神状态评分为(68.41±1.26)分、躯体功能评分为(78.31±1.42)分、生理功能评分为(70.56±1.12)分,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

3 讨论

对于乙型肝炎患者而言,发病机制不够明确,在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较多,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血小板减少、肌肉酸痛、消化道反应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部分患者存在心理抵制,不利于治疗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有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如果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感染严重会导致肝癌疾病,需实施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方法,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针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系统的抗病毒治疗方法,患者的肝脏炎症明显减轻,且提高了肝脏功能,对其终末期肝癌事件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方法,积极控制患者的疾病,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活质量。

本文研究可以发现,分析治疗效果,和对照组有效率(82.00%)相比,观察组(98.00%)更高,P<0.05。由此可见,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患者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实施干扰素治疗方法,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干扰素属于乙型肝炎临床治疗药物,患者使用后抗病毒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阻止病毒合成,对患者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从而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12.00%)相比,观察组(2.00%)更低,但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长期使用干扰素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实施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可抑制患者病毒复制。给予患者干扰素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控制药物剂量,具有起效快的优势,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组ALT(50.71±4.92)、AST(53.71±4.52)、TBIL(38.22±3.21)、ALB(38.22±3.21)等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实施干扰素治疗方式,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改善,患者自身的耐药性比较高,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提高了疾病控制效果,患者的预后较好。不同时间段HBV-DNA,治疗前,两组HBV-DN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24周更低,P<0.05。可以发现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方法,清除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连续复制,可保护患者的肝细胞。实施系统性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延缓患者疾病复发,有助于降低患者的HBV-DNA水平。在生活质量方面,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社会关系(68.44±1.23)、精神状态(68.41±1.26)、躯体功能(78.31±1.42)、生理功能(70.56±1.12)更高,P<0.05。针对乙型肝炎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方法,患者的精神状态比较好,改善了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实施干扰素治疗的时候,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绪,补充患者足够的体液,避免出现体液流失现象。倘若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症状,医务人员指导患者的饮食,给予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物质,从而提高药物的耐受性,促进机体康复。实施干扰素治疗方法,抑制患者白细胞骨髓释放,改变了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提高了整体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在实施干扰素治疗的时候,出现胃肠道症状、肝酶升高、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等,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相应的处理方法,从而强化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改善其预后。

综上所述,实施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具有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肝功能水平的效果,且降低了HBV-DNA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升高,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猜你喜欢
时间段干扰素抗病毒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