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体位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肺功能康复中的效果观察

2021-10-23 08:06沙娟娟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江苏南通226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体位肺部医护人员

沙娟娟(江苏省海安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肺炎为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该病具备起病急与发病迅速等特点,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极有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时造成患儿死亡,对其生命健康、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1]。对于肺炎患儿常采用鼻导管或头罩给氧等干预方式,但在干预过程中患儿往往需要采取仰卧位,该体位有利于观察患儿呼吸情况,但也会使其出现呼吸加快、血氧浓度升高等情况,且在取仰卧位时机体气道呈现水平位或斜坡位,不利于痰液排出,易造成分泌物、胃反流物呛入气道,严重影响患儿预后效果[2]。此外,长时间维持一种体位可能会导致痰液滞结于机体气管内,从而对局部血液循环产生影响[3]。变换体位干预通过不断改变患儿体位,给予其动态体位干预,不断改善其呼吸循环与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在肺功能康复进程中起一定意义[4]。为探究变换体位干预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中将其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肺功能康复中,对比常规体位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为(3.35±0.81)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7例,中度18例,重度14例。观察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3.12±0.86)岁;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19例,重度15例。纳入标准:均符合小儿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并经胸部X线、病原学检查等确诊为小儿肺炎;存在咳嗽、发热与呼吸困难等表现,肺部听诊伴随湿啰音;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全身器质性严重病变,如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等;伴随先天性疾病;合并其他肺部疾病;存在急性出血表现。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治疗与基础干预,如降温、抗感染以及祛痰等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做好体温监测、并发症预防等干预措施。

1.2.1 对照组 行常规体位干预,医护人员协助患儿采取仰卧位,将其头偏向一侧,并将床头抬高30°;每隔3h进行1次翻身叩背,叩背时间为5min,随着机体支气管走向自下而上、由外至内,给予患儿规律性叩击,叩击速度为100-120次/min,抬手距离为10-12cm;在叩背过程中,医护人员注意按照患儿需求给予其吸痰、给氧等。

1.2.2 观察组 行变换体位干预,具体步骤如下:①医护人员将患儿的头部位置抬高至30°,呈现头高脚低姿势,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将患儿上肢屈曲,并上举置其头部双侧;将患儿下肢微屈,并使下肢外展;之后在患儿臀部放置好枕垫,维持30min之后恢复成自由体位。②在上述操作结束3h之后,医护人员协助患儿采取30°头低脚高体位,与此同时调整为左侧卧位,将患儿四肢屈曲,并使其背部与臀部的斜坡处于30°;在患儿背部、头部以及臀部3处放置好枕垫,维持30min之后恢复到自由体位。③在上述操作结束3h之后,医护人员将患儿体位调整为30°头低脚高体位,同时选取右侧卧位,并使患儿四肢屈曲,确保其背部、臀部斜坡呈30°角,将枕垫放置在患儿背部、头部与臀部,坚持30min之后恢复自由体位。④在上述操作结束3h之后,医护人员将患儿体位调整为15°头低脚高体位,并采取俯卧位,在其臀部、背部放置好枕垫,维持30min之后恢复至自由体位。在每次体位转变前,医护人员对患儿背部轻叩击,叩击时间为5min,按照其实际情况给予吸痰措施;在叩背时沿着机体支气管走向有规律地轻缓叩击,自上向下、由外到内,叩击频率为100-120次/min。

1.3 观察指标(1)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判标准:①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得到显著改善,且患儿体温处于正常范围;②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且体温趋于正常;③无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且体温无变化甚至加重;总疗效=(显效+有效)。(2)统计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3)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肺功能指标包含第1秒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以及最高呼气流速(PE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均用(±s)表示,t检验,临床疗效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干预后临床疗效为95.92%(47/49)优于对照组的77.55%(38/49)(P<0.05)。

2.2 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 观察组干预后住院时间为(10.21±3.49)d,短于对照组的(18.75±4.36)d,治疗费用为(3504.41±200.83)元,少于对照组的(5043.67±250.42)元(P<0.05)。

2.3 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肺功能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3 讨论

由于婴幼儿气管、支气管壁弹力组织发育尚未完全,管腔较为狭小、纤毛运动较差,因而在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其炎症极易向下发展,发展至肺部时会引起肺炎[5]。小儿肺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重症患儿会累及机体循环、神经以及消化系统[6]。此外,在发生肺炎后,由于病原体作用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易造成感染中毒、缺氧症状等,影响肺炎患儿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7]。目前,临床上肺炎患儿的治疗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包含抗感染、祛痰以及镇咳等治疗措施。但小儿肺炎患病人群较为特殊,在开展针对性治疗时还需给予有效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在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与干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体位尤其重要,既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促进其肺功能康复起重要作用[8]。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变换体位干预可提高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原因为在变换体位时,在患儿背部、臀部等部位放置枕垫,确保其不会自行翻身,使其维持正确体位。同时该干预属于动态体位干预,能够使患儿支气管内分泌物在重力作用下实现小支气管到大气道的转移,并在变换体位前给予患儿叩背,经震动作用促进肺泡、支气管内分泌物的脱落与排出,以免气道不畅引发不良事件,改善临床疗效[9]。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变换体位干预可缩短小儿肺炎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其治疗费用,原因为通过开展转变体位、叩背等干预措施,使患儿排出肺部、支气管内的分泌物,确保其气道通畅,改善其临床症状,从而促使其早日出院,减少治疗费用[10]。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变换体位干预可改善小儿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原因为该干预模式能够定时转换患儿体位,更方便于其肺部分泌物的移动与清除,能够使其肺部通气更为均匀,改善患儿肺部通气血流比,改善肺部内分流情况,同时在变换体位时取俯卧位,可使患儿肺后叶充血、水肿等症状得到缓解,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增加血流量与患儿肺活量,并在干预过程中按需给予患儿吸痰、给氧等措施,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此外,定时采取侧卧位能够增强患儿膈肌力量,提高膈肌收缩力,有效改善机体通气功能,从而促进肺功能康复[11]。

综上所述,变换体位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患儿中,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促使患儿早日出院,减少其治疗费用,并有效促进其肺功能康复。

猜你喜欢
体位肺部医护人员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