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

2021-10-25 01:20陈虹先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校园欺凌

陈虹先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某中学为例,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中学生校园欺凌的行为进行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总结四点思考和建议:预防校园欺凌,提高校园欺凌的普及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角色有针对性地处理校园欺凌行为;重视和警惕冷暴力的危害,营造和谐共赢的集体氛围,减少不良竞争,避免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 行为调查 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011-03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初中心理教师,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了许多相关的问题,由此以南宁市某中学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针对学生亲身经历或曾经目睹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心理,并探究预防校园欺凌的策略。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

关于校园欺凌,国内外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校园欺凌在国内被称为“校园暴力”,近年来,又被称为“校园欺负”。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挪威卑尔根大学奥维斯(Olweus)教授对校园欺凌的定义,他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某名学生在某段时间内被一名或多名学生反复或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其中,负面行为是指有意造成或试图造成对他人的伤害或不适等,包括语言上的辱骂、威胁、嘲笑戏弄,以及身体上的踢打、抓咬,或是勒索、抢夺财物等。本次调查主要参考了奥维斯(Olweus)教授对校园欺凌的界定。笔者在授课和访谈中发现,学生更认可“校园欺凌”这一提法,他们普遍认为“欺负”表达的伤害程度太轻,很难将严重的伤害行为,比如多人殴打、威胁恐吓和勒索钱财等归入其中;“校园暴力”这个说法,则容易让学生将界定范围扩大化,比如因矛盾、口角引起的学生单次打架等。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以问卷和访谈为主,调查对象是南宁市某中学的2016~2019届学生,學生自愿、匿名参与,只需回答一道题:在现实生活中是否遭遇过校园欺凌?答题选项有“没见过”“在生活中见过”“亲身经历过”。选择了“在生活中见过”和“亲身经历过”的学生,还需要把具体情况写出来。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可见,近年来学校和周边的治安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学校周边学生打群架事件、社会闲散人员在校门口堵学生的行为越来越少了,这得益于国家近几年开展的“扫黑除恶”行动,增强了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但不容忽视的是,遭遇校园欺凌的人数只增不减,说明了欺凌方式的隐蔽性增强,校园欺凌问题依然严峻。

由表2(见下页)可知,学生遭受的校园欺凌行为主要集中在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几个方面。其中肢体欺凌有下降的趋势,强索欺凌明显下降,而语言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欺凌方式则有上升的迹象。

三、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分析

校园欺凌涉及6种角色:欺凌者、受害者、协助者、附和者、保护者、局外人。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对学生情况进行调查,分别对这6种角色的行为和心理进行分析。

(一)欺凌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1.用欺凌行为解决问题的欺凌者

2016级某男生讲述:“小学时有一名学生好出风头,一次他对我辱骂和指责,这让我很不爽,于是纠结一帮‘兄弟殴打他,让他下跪叫爸,还帮我舔鞋,并警告他以后再这么张扬,小心对他不利;如果和家长说,他必死无疑。”这种“行为型”欺凌者一般有极强的自我中心倾向(我即正义),缺乏同情心,表现出高自尊的心理特质,不善于接纳他人的不同意见。但这名学生性格开朗,喜好结交朋友,组织能力较强,一般是小团体的中心人物,好大喜功,且喜欢排除异己,维护自己的地位,常常惹是生非。心理教师应注意到,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部分班干部身上也会出现这些特质,班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如果不到位,反而容易成为催生校园欺凌的隐患。

2.因被欺凌而习得欺凌者

2016级某男生讲述:“以前班里有同学常欺负我,有一次我受不了就反抗,之后就没有人敢跟我找麻烦。”“有个女同学长得有点丑,我们几个同学故意一起孤立她。”这种习得型的欺凌者,通常是曾经遭受家庭暴力或校园欺凌的学生。他们一般脾气暴躁、敏感多疑、恃强凌弱,产生“踢猫效应”:负面情绪从高级往低级转移,由强者向弱者转移。这些学生很有可能将自身的痛苦转移给较自己更弱的人或更低年级的学生,又或者是虐待小动物等,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

3.习得欺凌却顿悟欺凌无用者

2019级某女生讲述:“班上同学孤立、嘲讽、辱骂我,后来我开始反击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慢慢的,我变成一个旁观者,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这种顿悟型的欺凌者,他们是受害者也是施暴者,最终成为一个旁观者,他们一般性格内敛、自我意识较强,内心有力量又充满矛盾,有较好的自省能力,能自我调适且行动力较强。

(二)受害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1.被短期欺凌,没有得到有效教育的受害者

以下是2016级两个女生的话:

小A:“刚开学,我无意中传播了同年级一个女生的谣言,后来那个女生趁放学和周末把我约出去,扇了我两次耳光。虽然知道是我的错,但这也有点过分了,最后事情不了了之,直到现在我还是害怕别人碰我的脸。”

小B:“有一天放学,有3个女同学把我带到某个下水道,把我的头按到水里面,当时我非常痛苦。”

还有2019级某女生的讲述:“七年级的时候,我因为和一个男生玩得好,班里的一个女生向宿舍同学说我缠着那个男生。后来学校里很多人开始议论我,这也是我开始变得不自信的一个原因。每次讲到这事就蛮气的,网络上我的一个道歉或一些建议,都会遭到他人疯狂围攻,各种暴力的话都冲着我。”这种“短期未完成型”受害者一般性格外向,热衷于人际交往,但行为态度不够谦和,有“吸引”欺凌者的特质,容易惹祸上身,他们遭受欺凌后变得胆小,遇事容易紧张害怕。

2.被短期欺凌,成功摆脱欺凌的受害者

2017级某女生讲述:“小学时,我和某个男生玩得很好,放学一个人回家时就被女生堵住,打了几巴掌,骂我有娘生没娘养,因为我父母离婚了。有一次我反击了,她们就不敢了。”

2019级某女生讲述:“小学三年级时,一群社会上的姐姐经常欺负我、抢我东西、打我……要不是转学了,我都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第二种“短期已完成型”受害者的学生和第一种受害者有着相似的心理特质,不过相对于前者,他们的内心更有力量,成功摆脱伤害的经历会让他们觉得庆幸,变得谨慎,同时增强了处理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3.长期受欺凌,悲观无助的受害者

长期受欺凌者失去反抗的勇气,常常感到无助、气愤并怨恨世界,容易失去自信、厌恶自己,甚至产生抑郁心理。例如以下是2019级4名女生的讲述。

小A:“被嘲笑、被排挤,把你骂得狗都不如,号召他人排挤你,被所有人冷落、无视。我讨厌这个世界,但又不得不活着。”

小B:“语言、网络、肢体暴力让我内向,抑郁症严重,去医院治疗后依然轻度抑郁。”

小C:“我被某个女生人际操纵,直到现在都不准我去调查。”

小D:“被欺凌10年、孤立10年,无人帮助,父母老师皆如此,经历过4种暴力,只因为我是‘第三者。”

“长期型”受害者一般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无法给予他们成长的动力和支持,导致性格内向、敏感、懦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表现都不如同龄人,与周围格格不入,或是身材偏胖或偏瘦弱,有“吸引”欺凌者的特质,长期遭受欺凌导致他们的想法偏执,而且悲观、易怒、焦虑,缺乏自信心。

(三)协助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9级某女生讲述:“我曾经是一名协助者,有一个女生脱掉了另一个女生的裤子,事情发生得很突然,我觉得好笑就一起帮忙,现在想想特别幼稚。凑热闹的协助者通常存在从众心理,他们心智不够成熟,对欺凌行为感觉新奇,当成玩笑或玩乐,因此内心没有负罪感。”

2019级某男生讲述:“一个同学在电话里说我朋友的坏话,我朋友让那个同学道歉,同学不肯,我朋友就叫来了十几个初中生每人给他几个巴掌。活该,叫他‘口臭又不道歉!”同仇敌忾的协助者通常喜欢攀附“强者”,并以此为荣,以恃强凌弱取乐,他们同理心不强,因此内心也没有负罪感。

(四)附和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7级某女生讲述:“班上有一个女孩穿得很破烂,全班同学都嫌她恶心,排挤她。”附和者一般自我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也不强,通常比较被动、习惯服从,容易人云亦云,他们认为欺凌行为理所应当,内心没有负罪感。

(五)保护者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8级某男生讲述:“以前有一个同学经常被打,我每次都看着,最后我忍不住了就告诉老师。在告诉老师的那一刻,我内心舒坦下来。”没有亲身遭遇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内心有正义感和怜悯之心,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出手相助。能成为保护者的学生一般思想较成熟,自我意识较强,责任感也很强,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且内心也比较有力量,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过严重的挫折,人际交往能力也比较强。

(六)局外人的行为及心理分析

2016级某男生讲述:“有个同学勒索他人财产不成,叫了一帮人到我们班的卫生区打人。周围人很多,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散了。后来保安来了才把事情解决了。我一个学生干不了什么,只能先保全自己,这让我有些内疚,但我能干什么呢?”

2018级某女生讲述:“之前班上有一名男生,父母离异,我们班上有很多人都打他、骂他,特别可怜。”

2019级某女生讲述:“我们班军训时,有许多同学合伙孤立欺负某个同学,我沉默了。这件事大家都不会发声,但彼此心知肚明。”

局外人大多数是普通学生,平时没有特别的表现,遇到事情通常是事不关己、少管闲事、明哲保身。当然,如果是知情者内心也会有所触动,感到害怕、怜悯、内疚、不知所措,或是幸灾乐祸等。

四、思考及建议

(一)校园欺凌的预防

要预防校园欺凌,就要不断地规范和加强关于校园欺凌的普及教育。笔者在给学生讲解“校园欺凌”的实践和调查中发现,“暴力”“欺凌”“欺负”这三个不同的名称和定义,很容易造成学生出现理解混乱,如有学生提出疑问,小A:不知道怎么定义校园暴力,被拦着不让上公交车算不算?在宿舍被打算不算?在大家面前公开我的成绩、作文算不算?小B:同学把我的书包藏起来、背后传我的谣言,算吗?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统一“校园欺凌”的定义和内涵,更有利于准确地预防校园欺凌。建议学校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注重班级建设,警惕“小团体”的形成及其危害。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经研究证实,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学校里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班风,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欺凌。比如阿伦森教授提倡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拼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多组织学生进行有共同目标的合作活动,减少不良竞争,以营造和谐双赢的校园氛围。

(二)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措施

处理校园欺凌行為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分角色进行。处理“行为型”欺凌者的重点是行为管理,同时注意纠正学生对“暴力美学”和“权利”的美化。如处理“习得型”欺凌者的重点是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这种潜在的隐患危害更大。处理“顿悟型”欺凌者的重点是转化,这类学生很可能会变为“保护者”;处理“短期未完成型”受害者的重点是对其进行自我保护教育,让他们对之前的遭遇得到“有效处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出阴影,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处理“短期已完成型”受害者的重点是心理辅导和转化,激起他们成为“保护者”的潜能;处理“长期受害型”的学生重点则是长期进行心理辅导,并需要集中多方力量,帮助他们重拾对家庭和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处理从众的协助者,是注重培养这些学生的自我意识,而对讲“兄弟道义”的协助者则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处理附和者要强调个性的培养,同时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对保护者则要大力宣传、鼓励和支持,让更多的学生效仿他们;对大部分的局外人,重点是将他们转化为保护者,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并教育他们在懂得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学会保护他人。

最后,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校园欺凌的隐蔽性增强,教育者更应该重视冷暴力的危害,如关系暴力、语言暴力和网络暴力等。社会心理学家基普威廉斯认为,在童年期被他人排斥的感受会严重贬低个体的自尊心,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冷暴力的欺凌具有隐蔽性,甚至无迹可寻,导致施教者无处施力。但只要教师和家长足够关心学生的人际交往、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就能从学生日常的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校园欺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庞红卫,王燕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以浙江为样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6).

[2]张颖.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分析与对策研究[D].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2019.

[3]埃利奥特·阿伦森.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M].顾彬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4]娄丽.受欺凌者视角下校园欺凌的原因及应对方式研究——基于对8名受欺凌中学生的质性访谈[D].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9.

[5]苏爱慧.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类型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校园欺凌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