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2021-10-25 01:20罗妍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罗妍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性;教学策略

1改进教育理念,革除教学弊端

审视长期以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发现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情况并不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教学活动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弊端。因此,为了有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进教育理念,以此为教学流程的优化提供良好的起点。

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理念的调整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主观经验,而应该遵循教育规律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时、分、秒”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按照教材板块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建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时间的认知经验。因此,笔者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而是出示了一个钟表,并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并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归纳出“1分=60秒”。同时,相对于以往过于关注学习成绩的教育理念,笔者将教学活动的着眼点逐步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如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了“时、分、秒”的知识之后,笔者让学生对自己每天的时间安排进行思考,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时间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逐步使学生养成了珍惜时间的意识。

2创设情境,倡导学生独立思考

轻松舒适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放松下来,让学生从一个数学条件中联想另一个有关的问题,或从一个数学概念里想到其他概念和思维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集思广益,将不同的问题分发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积极性、主动性和挑战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自身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且富有成效。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樹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教育学生。

3促进有效参与,提升教学实效

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直接方式就是组织学生参与到自主性的知识探究活动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之外,还需要设计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知识探究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如课堂游戏是激发学生参与性,促进学生建构知识的有效渠道。

以“四则运算”为例,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入了一个名为“24点”的课堂游戏。具体来讲,在这次游戏当中,学生需要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当中任意抽出四张纸牌,然后利用四则运算的规则对这四个数字进行运算,使最后的结果变成24。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优化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4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

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数学对学生的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行为有以下几种。(1)对知识的渴求。教师要重视并恰当地利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勇于创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同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让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乐趣。(2)质疑与探究。质疑是创新的基础,让学生敢于质疑、乐于探究,从而体验探究中的过程,准确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提高教学的参与度。(3)敢于创新,在数学活动中监督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课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新的解题思路,这种新鲜感的体验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2.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尚未成熟,对数学这类公式多且乏味的科目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在学习上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的课堂都是老师作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削弱。数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换想法来探讨问题,这样能够快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增加,完善的教学理念能够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自己合理安排时间,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间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5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讨论、开口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讨论、小组交流或者问题表述,是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一个共性的问题,或者是存在分歧的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探讨性思维活动,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思路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爱动脑筋思考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依赖于教师或者同学直接提供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开口说话,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讨论交流中,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和独立性,不能一味地鼓励,更不能一味地批评。经过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慢慢地尝试提出一些高质量的见解,学会在质疑问难中学习数学。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感知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几张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纸片,先取第一张对折,把它的一个面涂上颜色;再拿出第二张纸,进行两次对折,把它的其中一个面涂上颜色;再取出第三张纸,连续进行三次对折,把其中的一个面涂上颜色;将三张对折并涂色的纸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观察,在对比中感知和体验分数的知识形成过程。进而引导学生开展讨论组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并试着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落实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在有序、有效的阅读基础上,产生积极的探究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自身强烈的求知欲,然后在灵活多样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发现和探索知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内涵和魅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琦.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1):92.

[2]杨春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21(04):77-78.

[3]王德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家长,2021(02):68-69.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性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