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1-10-28 21:23张红
科学导报 2021年69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学课程标准

张红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科的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初中生物学在很多地方都没有列入中考,学校、家长、学生思想上都不重视,认为生物是副课、小科;另一方面,生物学科属于必修的文化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责任,从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长期进行生物教学教研工作的教师,我认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效课堂的特征有三:真实、有序、紧张。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是课堂高效的前提;有序是课堂高效的保证;紧张是课堂高效的标志。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教师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辅资料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确定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真正落实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学起来。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课上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用生动的课件与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联系生活实际、将现代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引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感觉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价值,激发他们树立将来投身于生物学研究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生物课上有很多實验,通过动手实验、演示实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掌握生物知识,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实施分层次教学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四、优化课堂时间管理

“讲”和“练”在教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二者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相长,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学生注意力不可能保持太久,因此应抓紧上课开始至30分钟左右的黄金时段,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精讲,当学生注意力下降时,结束讲解,开始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一)课前要精心选题编题,明确每次练习的目的。(二)在练习时要注意来回走动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的或全体的重点讲解和难点点拨。(三)在学生练习结束后,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深入的总结,讲评。(四)练习的方式也要多种多样,如采用口答练习,书面练习,趣味练习,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练习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练习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教师永恒的追求,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突破,全面、充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中民.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方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2]龙宝新,张立昌.高效课堂的理念与行动[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力行中学)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学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