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场馆留下的经典回忆

2021-10-28 13:07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2期
关键词:滑冰场卡尔加里雪橇

历届冬奥会,场馆建设都很受关注。历届冬奥会中,比赛场馆带着不同的时代印记,成为许多举办城市的地标,留下一段段经典回忆。

露天年代坏天气常干扰比赛

第一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小镇夏蒙尼举办。当时,东道主仅新建了一个冰场,供滑冰和冰球比赛使用,其他项目都使用原有的自然场地进行。冬奥会举办前一个月,一场大雪让滑冰场积雪厚达一米;前一个星期,老天爷变脸,风雨交加,冰场变成了水池子,幸好一场寒流及时到来,大会才得以顺利举行。从此,主办城市的气候条件成为冬奥会关注的首要问题。

第三届冬奥会举办地美国普莱西德湖的天气更让人无语。本来在申办竞争中以拥有更稳定的气候条件胜出的它,在冬奥会即将开幕时,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温——1932年1月的气温,是美国气象部门有观察记录的147年历史上同期温度最高的一年。开幕式前10天,运动员已陆续到达,普莱西德湖高原的群山依然没有被雪覆盖。一场浩大的“运雪工程”开始了——用雪板从更高的山区取雪,再用火车运输,艰苦卓绝。但因无常天气的干扰,还是有4个滑雪项目比赛推迟,直到闭幕两天后全部比赛才结束。

科技助人工制冰造雪救场

1960年,美国的斯阔谷成功举办了第8届冬奥会。这个小山城在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时,根本没有比赛的运动设施和场馆。他们花费大量资金用在修建比赛场馆上。除了北欧两项之外,其余比赛的場馆都建在斯阔谷的中央,包括一个体育馆、三个室外滑冰场、一个椭圆形400米速滑跑道以及跳台滑雪区等。不过由于仅有9个国家派出队伍参加雪橇比赛,主办方决定取消该项目,不修建雪橇场地。于是,斯阔谷冬奥会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届没有举行雪橇比赛的冬奥会。这届冬奥会还首次使用人工造冰技术,由一个冷冻厂为滑冰馆提供冰并维护冰面。

到了1964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又用上了人工造雪救场。原本是滑雪胜地的因斯布鲁克,却在冬奥会前遭遇88年来最严重的缺雪问题。一场大规模的“愚公移雪”行动展开。奥地利政府派出军队,从阿尔卑斯山运雪下山。运下山的雪合计约2万卡车,制造出了雪车和雪橇比赛的跑道,另外有4万立方米的雪铺到高山滑雪的赛场。更加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开幕前的第十天,突降一场大雨,将所有冰雪融化。军队只能把被破坏的赛道一铲一铲重新清理,人工造雪救场。

冰上项目入室造就经典赛场

加拿大“牛仔城”卡尔加里,在两次铩羽而归后终于在第三次申办时获得1988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卡尔加里为此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大批现代化的体育设施。

卡尔加里马鞍体育馆采用双曲线抛物面的屋顶,就像一座马鞍,这与当地传统西部豪放高耸屋顶的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工程师介绍,这样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内部空间缩小近一半,大大减少了取暖、照明等费用。而且这个净跨屋顶在建筑物内部不需要柱子支承,所以馆内19300个座位和比赛场地之间没有视线障碍。卡尔加里对冬奥会比赛做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变,被此后举办的大部分冬奥会所遵循——将全部冰上项目移至室内举行。

这样的举措成功解决了由于天气原因造成比赛场地冰雪不稳定的烦恼,助力运动成绩提升。速滑的10个项目比赛,有82人148次打破了9项冬奥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室内滑冰馆同样非常有特色。其外形像一只倒扣的海盗船,龙骨长104米,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木制顶盖,呼应维京海洋文明,现已成为其城市象征及文化遗产。浇冰是引用非常洁净的米约萨湖深100米的地下水,因而冰质极好,洁白光亮的冰面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摘自《北京青年报》10.21)

猜你喜欢
滑冰场卡尔加里雪橇
新中国成立后冰场滑行释放激情
小雪橇
飞鹰艾迪
Chen Lu: Ambassador for Figure Skating in China 中国花滑大使陈露
我战胜了困难
做雪橇
滑雪橇
自制的雪橇
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卡尔加里
乌鲁木齐植物园滑冰场滑冰爱好者运动损伤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