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创新研究

2021-10-30 06:55李培云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课程思政互联网+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有效探索开展研究,依托高校教学改革的宏观背景,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从“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再造、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听说课程设置研究、整合新旧学习平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心理研究、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探究、输出能力为导向的多层多维教学创新以及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等八个方面入手,多领域、跨学科开展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结合高校学生线上授课实际,创新完善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发展微观策略和手段,尝试建构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的实践体系,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互联网+”;课程思政;教学融合

【作者简介】李培云(1983.07-),女,蒙古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

本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和有效探索开展研究,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从“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再造等六个方面入手,多领域、跨学科开展深入研究,创新完善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融合发展微观策略和手段,尝试建构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的实践体系,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创新研究背景及创新

第一,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再造。现代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也给英语教育变革带来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现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引导将个性化作为特征的大学英语教育进行变革,此种英语教育变革无法脱离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本研究阐述人工智能的含义,分析了传统英语教学面临的现状,并提出抓紧时代发展机遇,创建智能化的校园、掌握时代发展命脉,明确教师角色定位、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培育学生自学能力等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第二,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资源,通过教学模式的重构和探索,借助新媒體、新技术,将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有助于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革新课程设计,创新评价方式,发挥融合效应,深化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第三,依托手机APP开展听说课程设置研究。依托“趣配音”手机APP这一教学媒介开展英语听说教学,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碎片化时间,打破时空限制和束缚,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语音评估技术,实时对学生发音进行纠错和评价,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口语,有效开展听说训练。

第四,整合新旧资源多渠道搭建移动学习平台。“互联网+”时代下,依托微信群、语音通话、移动APP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等多种功能,将传统校园局域网、语音室等教学资源重新加以利用,有效整合新旧资源,将互联网技术有效贯穿学生学前-课堂-课后-评价等各阶段,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搭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英语教学网络平台。

第五,从供求理论出发开展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探究。通过对笔者教授的预科班蒙古族学生问卷调查、教学调研和日常访谈,发现蒙古族学生因文化背景差异、思维方式不同普遍存在英语学习障碍,通过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学习感,加大英语教学优质资源的供给,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和效果。

第六,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研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重构大学英语课程,依托移动网络平台,促进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融合,完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素质培养、目标调整、内容融合、方法创新和评价优化“五位一体”实践体系, 发挥协同育人功效,实现“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目标。

二、“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创新途径及策略

当前,高校的外语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育信息化改革成效也不够显著。大学英语教学应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实践教学的融合,提高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快高校外语实践教学的信息化进程。

系统解读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文件,结合高校外语教学实际,从政治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教育学、民族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入手,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创新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模式,促进高校外语实践教学的信息化改革,推动“互联网+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应用,将为丰富完善信息化教育教学理论、高校外语实践教学理论、线上线下教学理论等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人工智能技术给高校英语教学带来新变革。针对传统英语教学存在语言知识化、内容生活化和课堂格式化等弊端,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模拟人类智能的特殊计算机技术,发挥其高度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及行为能力,推动高校探索自主引入智能化、现代化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科学高效的英语阅读、听说、教学和评价系统,实现人机交互、为英语教学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教学内容和辅助工作,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高教师智能化、现代化教学能力,创建智能化校园环境,

第二,依托“互联网+”融入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构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重构和探索,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将英语教学和课程思政紧密结合,通过课前精心准备教学任务、课中实施线上互动教学、课后延伸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线下答疑解决学生问题、完善科学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等方式,有助于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革新课程设计,创新评价方式,发挥融合效应,深化互联网+大学英语课程创新教学模式。

第三,引入手机APP程序应用于英语教学听说课程,拓展学生自主探究英语听说学习的新选择。充分发挥“趣配音”等APP便捷性、交互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同时有效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引导和监督,从海量的网络学习内容中选择合适有效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与教学课程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听说教学课程体系。改善评价机制,借鉴但不拘泥于手机APP的评分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听说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保证评价公平公正。

第四,整合各类移动互联技术,凝聚新旧资源合力,在教学实践中搭建英语移动学习新平台。客观分析微信、移动APP、校园局域网等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将新媒体、移动互联技术与传统校园局域网、语音教室进行有效衔接,提高传统校园局域网、语音教室利用效率,节省教学支出,充分利用微信群的资源共享、学习分享、实时问答功能,移动APP的实时反馈功能,校园局域网自主学习系统和监测系统的教学控制和测试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将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进行完美整合和适度创新,有效发挥移动教学平台的作用和效果。

第五,引入供求理论,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心理和解决方式进行新解读。通过对笔者教授的预科班学生问卷调查、教学调研和日常访谈,积累大量数据,发现蒙古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不仅体现在基础的语法表达上,思维方式的不同,文化背景的混淆, 更是让他们对英语学习怀有恐惧心理。关注蒙古族学生的学习障碍,减轻这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困难,是教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探索根据供给——需求理论,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势,加大对英语教学资源、互动教学模式、积极反馈方式、人文关怀等供给力度,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有效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缺失的心理需求,激发其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积极学习英语、积极成长的心理特征,才能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第六,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完美契合,提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新途径。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考核机制不科学等实际问题,通过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互动性强、传播力广、趣味性足、反馈及时的优势,更好的服务英语教学,有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丰富海量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模块设置和输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线上+线下英语学习环境,实现英语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第七,探索多层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实现培养学生输出能力的新目标。依托“互联网+”技术,改变课堂单向授予模式、学生学习功利化、课程设置固化僵化等问题,构建大学英语EGAP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双向教学目标,探索开展“‘POA+PAD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现授课模式向互动教学转变,学生实现英语技能全方位提升、实现听说读写译多方面发展,学校实现多元化课程设置、全方面提升,向多元、多层次、多维度发展转变。

第八,构建素质培养、目标调整、内容融合、方法创新和评价优化“五位一体”教学实践新体系。从教学主体、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和评测体系入手,探索通过“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重构大学英语课程,推动教师发挥示范榜样作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瞄准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英语教学中去,将思政元素与英语教学深入融合,充分剖析英語语言表象下所蕴含的思政内涵和人文精神、家国情怀,发挥协同效应;应用移动互联网、云技术搭建交互式教学平台,利用中、短视频等新的技术工具,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课等自媒体开展线上教学,实现移动互联技术对传统教学的解构和重构;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向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力等多维度延伸,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娜,张敬源.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之反思——基于技术融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8(5):3-7.

[2]王丽丽,杨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8):159-162.

[3]潘春艳.“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科学,2017(7):74-75.

[4]黄媛.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8):68-69.

[5]张玮.基于深度学习的智慧英语课堂设计[J].教育学术月刊,2019 (10):99-104.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课程思政互联网+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