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现状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2021-11-02 14:30赖凯晴庞晓丽吴晓琪谢晓芸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韶关市养老老年人

赖凯晴,庞晓丽,张 弛,白 琳,吴晓琪,谢晓芸

(韶关学院医学院,广东 韶关 512026)

人口老龄化加快给医疗养老护理行业带来机遇,目前我国家庭结构多为“4-2-1”模式,单纯的家庭养老已无法满足复杂的家庭养老和医疗护理需求。老年人患病时间较长、患病率较高、并发症较多、治疗难度大,对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1]。韶关市是粤北地区一个欠发达城市,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医疗条件相对落后[2]。截至2020年9月底,韶关市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为57.4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7.1%。因此,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老年护理行业,加快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采取区域化的养老护理事业建设十分必要。当前,关于欠发达地区养老护理的相关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韶关市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推动韶关市老年护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韶关市8家养老机构以及3所医院共150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份,有效回收率为86.0%。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查阅养老护理相关文献,依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自行设计养老护理人员职业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由3部分组成:(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籍贯、文化水平4个条目;(2)目前养老护理行业发展现状,包括单位性质、聘用方式以及成为养老护理员的原因等12个条目;(3)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包括培训需求程度、参加培训的目的、可以接受的培训频率和时长等8个条目。

1.2.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以无记名方式开展,调查前向受访者说明调查目的、内容,现场填写问卷,当场回收。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校验。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构成比进行描述,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韶关市养老护理人员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性占96.9%;以>45岁者为主,>55岁者占12.4%;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占82.9%,且以本地人为主(见表1)。

表1 养老护理人员基本情况(n=129)

2.2 养老护理职业发展现状

2.2.1 工作情况 此次调查发现,韶关市养老护理人员聘用方式主要为合同工,以初级职业资格从业者居多,有29.5%的人未取得资格证(见表2)。养老护理人员主要工作内容(见表3)。

表2 养老护理人员工作基本情况(n=129)

表3 养老护理人员主要工作内容(多选)

2.2.2 就业目的与工作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超过半数养老护理人员选择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原因为工作地点合适、为老年人服务很开心(见表4)。被调查者均对目前工作表示认可,22.5%的人表示非常满意。89.1%的人的家庭成员对其工作持支持态度。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的占56.6%,同时照顾老年人数量大于5人者占69.8%,57.3%的养老护理人员薪资达到3 000元以上(见表5)。

表5 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相关因素

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进一步分析其工作满意度,尚不能认为养老护理人员每天工作时长、平均月收入以及目前照顾老年人数量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但家庭成员支持情况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性影响(见表6)。

表6 工作满意度与相关因素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

2.3 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

2.3.1 培训意愿 调查显示,62.7%的养老护理人员在进行老年护理工作前参加过老年护理相关培训,63.6%的人培训需求非常迫切,27.1%的人表示可有可无。不愿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为与工作时间冲突和需要自行承担费用(见表7)。

表7 养老护理人员培训意愿

2.3.2 培训需求(见表8)

表8 老年护理人员对培训的需求(多选)

3 讨论

3.1 养老护理行业现状

3.1.1 就业门槛低,人员结构不合理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韶关市养老护理人员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层次较低。养老护理是一项既细致又繁重的工作,一些失能或者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依赖性较强,需要为他们提供保姆式日常生活照料[3],常常要搬运行动不方便的老年人,因此男性比女性更具优势。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只有极少数男性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

养老护理人员学历低是行业普遍现象。长久以来,由于社会对养老护理的认知存有偏差,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护理人员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使得养老护理人才严重紧缺,就业门槛一再降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共同颁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将养老护理员的准入标准从初中学历变为无学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老年人由于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多数患有一种或多种疾病,一旦生病或发生意外,康复期相对较长,且容易出现多种功能障碍和遗留各种后遗症[3],这就对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需对当前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掌握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从事养老护理工作。

3.1.2 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人员配比不科学 56.6%的养老护理人员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一名养老护理人员同时护理10位以上老年人的现象并不少见。《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规定,护理人员与其服务对象的配比分别为: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能自理的,配比不低于 1∶8;需要半护理的,配比不得少于1∶5;需要全程护理的,配比不低于1∶3[4]。老年人需要家庭关怀和亲人的帮助与照料,而在一些养老机构中,由于亲人不在身边使得这种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容易使其产生孤独感[5]。合理的人员配比不仅可以减轻养老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能更全面地顾及老年人的心理变化。但高强度的工作使养老护理人员应接不暇,全面照护的设想难以实现。

3.1.3 工作满意度较高 养老护理人员照顾的老年人越多,收入就越低,获得的主观支持也就越少,工作压力也就越大[6]。该地区养老护理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的现状与国内大多数调查结果相似,但前者工作满意度较高。其中,表示满意的占58.1%,非常满意的占22.5%,高于顾桐语等[7-8]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该地区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高的原因有:当地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老年护理工作就业门槛低,给下岗或无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收入相对稳定,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年龄较大、文化水平低,对职业发展及福利待遇要求不高。研究发现,养老护理人员月收入高于2019年韶关市最低薪酬标准规定的1 210元,99.2%的人年收入明显高于2019年《广东统计年鉴》[8]报告的韶关市全市常住居民人均最低可支配收入(23 676元);80%以上的养老护理人员是本地居民,工作地点离家较近,上下班方便,能兼顾自己的家庭,得到家人支持。

3.2 养老护理人员培训需求较强

63.6%的养老护理人员表示非常需要相关培训,65.9%的人希望通过课堂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展相关知识学习,提高自身服务水平。成人学习具有问题式、即学式、结果式等特点,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具有很强的理论实用性和鲜明的专业性,即希望所学知识可以立即应用于实际工作。关于培训内容,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护患沟通技巧、老年人常见疾病照护知识、老年人心理护理知识、老年康复护理知识以及老年安全知识等需求程度相差不大。养老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为生活照料,76.0%的养老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老年人生活护理技术培训。研究结果显示,24.8%的调查对象因培训效果不满意而不参加培训,再加上让养老护理人员一次性挤出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参加培训也不符合实际。因此,开展针对性的、有效、实用的培训尤为重要。

4 结语

目前,医学护理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意味着养老护理人员不仅要密切关注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还要掌握心理疏导、提高老年人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9]。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养老护理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引进人才,优化养老护理队伍人员结构,为我国养老护理事业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大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学历较低、接受能力较差,老年护理培训应以临床案例展开,利于其接受。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要在高校以及职业学校中进行,通过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培养具有扎实老年护理专业知识以及熟练操作技能的老年护理人才。就长远发展来看,政府等相关部门应重视改善老年护理人员就业环境,为吸引更多老年护理人才提供条件。

猜你喜欢
韶关市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韶关市楹联与诗词学会作品小辑
养老更无忧了
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多元主体治理——以韶关市董塘镇为例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