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和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探究

2021-11-02 00:51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骨髓瘤多发性乙组

王 引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血液病。此病患者可发生严重骨痛、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伤等并发症,从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1]。以往,临床上常联用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2]。本文对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联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和来那度胺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案

1.1 一般资料

将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96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3]。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存在精神异常或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7 例、21 例;其年龄为41 ~74 岁,平均年龄(57.52±3.91)岁。乙组患者中男、女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6 例、22 例;其年龄为42 ~73 岁,平均年龄(57.46±3.9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本研究经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为甲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方法是:1)在治疗的第1 天、第4 天、第8 天和第11 天,为患者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生产厂家:Ben Venue Laboratories Inc,规格:1.0 mg/瓶,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40065),每次1.3 mg/m2,1 次/d。2)在治疗的第1 天、第2 天、第4 天、第5 天、第8 天、第9 天、第11 天和第12 天,为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生产厂家: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g/1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1020330),20 mg/ 次,1 次/d。治 疗21 d 为1 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4 个周期。在此基础上,为乙组患者加用来那度胺进行治疗。来那度胺(生产厂家:齐鲁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5 mg/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93115)的用法是:口服,25 mg/次,1 次/d。连用21 d 为1 个疗程,连续治疗4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实验室检查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M 蛋白、β2微球蛋白、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的水平。2)临床疗效。参照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制定的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判定标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good partialre sponse,VGPR)、部分缓 解(partialre sponse,PR)、疾 病 稳 定(stable disease,SD)及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CR 例数+VGPR例数+PR 例数)/ 总例数×100%= 总反应率[4]。3)免疫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的水平进行测定。4)不良反应。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2、M 蛋白、β2微球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血清M 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均低于甲组患者,其血清IL-2 的水平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IL-2(pg/mL) M 蛋白(g/L) β2 微球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n=48) 24.15±3.61 30.89±2.76 53.97±4.57 36.12±2.47 9.34±1.21 4.53±1.08乙组(n=48) 24.12±3.58 38.03±2.95 54.02±4.60 22.76±4.13 9.49±1.26 3.02±0.92 t 值 0.041 12.245 0.053 19.234 0.594 7.374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总反应率(91.67%)高于甲组患者的总反应率(75.0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D3+、CD4+及CD4+/CD8+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血清CD3+、CD4+及CD4+/CD8+的水平均高于甲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对比(± s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对比(± s )

组别 CD3+(%) CD4+(%) CD4+/CD8+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n=48) 51.83±3.54 62.18±4.13 30.43±2.43 35.06±2.79 1.04±0.21 1.27±0.28乙组(n=48) 51.82±3.56 68.59±4.62 30.51±2.39 45.34±2.02 1.07±0.19 1.68±0.35 t 值 0.014 7.166 0.163 20.677 0.734 6.337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治疗期间,甲组患者与乙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8.75%、22.92%,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4。

表4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近年来,新型靶向药物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良好的疗效[5]。硼替佐米是一种针对骨髓瘤的新型靶向药物。此药属于可逆性蛋白酶体抑制剂。药理学研究表明,此药可抑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的活性,导致信号传导蛋白发生降解,从而可阻断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导致细胞凋亡[6]。相关的研究指出,硼替佐米可逆转人体对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等药物的耐药性。近年来,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方案。王飞等[7]指出,联用来那度胺与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促进其康复。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此药可通过刺激T 细胞来促进IL-2 的分泌,从而可起到免疫调节作用。有研究指出,来那度胺可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降低骨髓细胞的耐药性,从而可促进骨髓细胞的凋亡。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总反应率、血清CD3+、CD4+、CD4+/CD8+、IL-2 的水平均高于甲组患者,其血清M 蛋白、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均低于甲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

综上所述,联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和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骨髓瘤多发性乙组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急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