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1-11-02 00:51谢蔚蔚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活酶艾司西普兰

谢蔚蔚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抑郁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此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抑郁症患者可出现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临床上多使用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常用抗抑郁药包括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阿米替林等[1]。但部分使用一线抗抑郁药进行治疗后的抑郁症患者其代谢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等可受到影响[2]。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6 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8 例)和观察组(48 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6 例,女22 例;其年龄为25 ~68 岁,平均年龄为(46.55±3.28)岁;其病程为10 ~59 个月,平均病程为(30.57±3.26)个月;其中病情为轻度的患者有25 例,为中度的患者有16 例,为重度的患者有7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9 例,女29 例;其年龄为26 ~67 岁,平均年龄为(47.08±3.41)岁;其病程为12 ~58 个月,平均病程为(29.96±3.05)个月;其中病情为轻度的患者有26 例,为中度的患者有14 例,为重度的患者有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的病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中抑郁症的诊断标准[3]。2)患者首次被确诊为抑郁症。3)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测定的评分≥18 分。4)患者存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指征。排除标准:1)患者的预计生存时间≤1 年。2)患者近期内使用过抗抑郁药。3)患者对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过敏。4)患者存在严重的器官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心境障碍。

1.3 方法

使用盐酸阿米替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盐酸阿米替林(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561,规格:25 mg/ 片)的用法是:口服,25 mg/次,2 ~3 次/d。治疗7 d 后,依据患者的病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为其增加盐酸阿米替林的使用量,将盐酸阿米替林的最大使用量控制在每次150 mg 以内。共治疗12 周。治疗期间,定期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对于发生轻中度不良反应的患者,使用药物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发生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立即为其停用盐酸阿米替林,并对其进行药物清洗处理[4]。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百洛特,生产单位: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788,规格:10 mg/ 片)的用法是:口服(可与食物同服),10 mg/ 次,1 次/d。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为其增加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使用量,将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最大使用量控制在每次20 mg 以内。对于老年重度抑郁症的患者,依据其自身情况,为其调整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使用量。共治疗12 周。对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进行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指标的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抽取患者3 mL 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使用离心机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完成离心处理后,抽取血清标本。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型号:日立LST008AS-A)对血清标本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水平进行检测[5]。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抽取患者3 mL 的静脉血作为血液标本。使用离心机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完成离心处理后,抽取血浆标本。使用希森美康CS-240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血浆标本中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进行检测[6]。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晕厥、腹泻、出血、胃肠道反应及性功能障碍。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的水平相比,P>0.05 ;观察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水平(± 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水平(± s)

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μmol/L)对照组(n=48)组别 时间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U/L)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水平(U/L)治疗前 13.85±1.47 20.32±2.15 12.21±1.41治疗后 15.53±1.73 20.33±2.16 12.25±1.44观察组(n=48)治疗前 13.92±1.41 20.35±2.26 12.22±1.46治疗后 14.25±1.65 20.39±2.38 12.35±1.52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水平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相比,P>0.05 ;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水平(± s )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水平(± s )

组别 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凝血酶时间(s) 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g/L)对照组(n=48) 治疗前 11.12±1.17 29.47±5.22 20.37±2.19 2.04±0.29治疗后 11.81±1.42 31.19±5.67 21.24±2.36 1.95±0.26观察组(n=48) 治疗前 11.15±1.21 29.42±5.28 20.32±2.21 2.02±0.31治疗后 11.55±1.08 30.56±5.45 21.09±2.19 1.89±0.24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抑郁症是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抑郁症患者可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思维迟缓、运动缓慢及肢体不适等表现。多数抑郁症患者未发生器质性病变[7]。临床上多使用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但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禁忌证较多,此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较多,用药的安全范围较窄,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盐酸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后,患者发生抗胆碱能反应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药物半衰期长、安全性高等优势[8-9]。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可抑制其对5- 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其突触间隙中5- 羟色胺的含量,延迟其5- 羟色胺的神经传导,增加其神经元胞体、树突周围5- 羟色胺的含量,从而可缓解其抑郁症状[10]。在本研究中,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较高。肝脏是进行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谷丙转氨酶是反映患者是否发生肝脏功能性损伤的灵敏指标。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对其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说明,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可影响其凝血功能。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会出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的情况。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凝血功能,延长其凝血时间,增加其出血的风险。

综上所述,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较小,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凝血功能。

猜你喜欢
活酶艾司西普兰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1/B比值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