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酶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 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胱抑素C水平。②比较实验组不同分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胱抑素C水平。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受检者的凝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18期2023-10-12

  • 脂血标本高速离心对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影响〔1〕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纤维蛋白原等多个指标,此类检测在临床上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尤其是在关于血栓性疾病、脂血疾病诊断、术前检查、溶栓、抗凝和术后监测方面[1-2]。临床上医生常以该类项目为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这对该类项目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3-4]。因此,本研究观察了高速离心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集的脂血标本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2期2022-11-24

  • 凝血四项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凝血四项水平及肝硬化代偿患者与失代偿患者凝血四项水平,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凝血四项水平对比 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3期2021-07-30

  • 脑梗死危重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诊治及对预后的影响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D-二聚体。1.3.2预后评估 入院治疗1个月后,采用GOS评分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患者预后越差。1分表示死亡;2分表示患者处于植物生存状态,仅存在微小反应;3分表示患者为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4分表示轻度残疾,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无法正常工作;5分表示康复良好,虽然存在轻度缺陷,但生活、工作恢复基本正常。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使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 s)表示,应用t

    医药前沿 2021年12期2021-06-29

  • 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在原发性肺癌诊治中的意义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等指标,为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2]。本研究旨在分析凝血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在原发性肺癌诊治中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年龄41~62岁,平均年龄(52.00±5.50)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7.51~28.3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2期2021-06-16

  • 分析新生儿凝血四项的临床意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四项指标情况;(2)对比新生儿组中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两小组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四项指标情况[5]。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3.0软件分析所获数据,本次所获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新生儿组与对照组凝血四项指标对比结果如表1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5期2021-04-15

  •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分析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范围25 s-37 s)、凝血酶时间(正常范围12 s-16 s)、纤维蛋白原(正常范围2 g/L-4 g/L)。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多组间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两两比较以LSD-t 检验,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复发转移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以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不同TNM 分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4-07

  • 凝血功能检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研究
    凝血功能中的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浆凝血酶时间进行检测,并依据检验结果,对患者展开具体治疗。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观察,可通过死亡率、植物人、病残率及出院时好转率进行评估。2 结 果2.1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死亡人数、病残人数、植物人人数分别为(0)人、(1)人、(2)人,发生几率分别为(0.00%)、(1.00%)、(2.00%),常规组患者的死亡人数、病残人数、植物人人数分别为(8)人、(10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0期2021-04-03

  •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评价患者凝血功能的临床对比分析
    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RB)、凝血酶时间(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1]。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原理基于凝血过程的最终结果—形成血凝块,而血凝块的物理特性决定其是否具有正常凝血功能,例如:血凝块强度、血凝块形成速率以及稳定性等等[2]。现今TEG 常被临床用于动态监测肝移植手术、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包括:消化道大出血、产后大量出血、急诊严重创伤以及异位妊娠破裂出血等)以及体外循环手术的最终凝血功能情况[3]。TEG 包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1期2021-01-08

  • 不同剂量肝素钠封管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凝血的影响
    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比较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率、静脉炎、出血发生率。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0软件计算,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留置时间用()表示,t检验,堵管率、静脉炎、出血发生率用(%)表示,χ2检验;当P<0.05时,则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2 结果2.1 4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穿刺前和拔针后的比较 穿刺前,4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相近(P>0.05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2期2020-10-14

  • 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及说明书检测。1.3 观察指标:比较三组D-二聚体水平、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等。观察不同D-二聚体水平产妇产后大出血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情况。1.4 统计学处理:将SPSS17.0作为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9期2020-09-04

  •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检测在妊高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 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选择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水平。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15期2020-08-24

  • 监测孕妇产前凝血四项、D-二聚体及血小板水平的临床意义研究
    各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免疫法对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水平进行测定。对比四组上述指标检测结果和阳性率水平。1.4 检测结果阳性评价标准D-二聚体水平高于220ng/mL定为阳性;血小板计数水平高于300×109/L定为阳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35s定为阳性;凝血酶原时间低于12s定为阳性;纤维蛋白原高于3g/L定为阳性;凝血酶时间低于10s定为阳性[4]。1.5 观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3期2020-04-12

  • 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凝血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研究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使用配套试剂,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说明操作。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孕妇的各项临床指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2)对两组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予以统计,不良妊娠结局主要包括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计算后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1.4 统计学处理 分析处理数据运用SPSS 18.0统计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2020-04-03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率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各项指标正常,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了≥80%,视为显效;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但<80%,视为有效;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变,在临床指标中未发现良性变化,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4期2020-01-01

  • 产前孕妇凝血四项联合抗凝血酶及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ing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的检测。临床发现,对于产前、产后的孕产妇,进行上述各指标检测能够对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纤维蛋白溶解情况起到良好监测作用,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3]。以2017年5月—2019年4月198例女性为对象,具体分析产前孕妇接受凝血四项联合抗凝血酶、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

    医药前沿 2019年32期2019-12-12

  • 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血液检验指标变化分析
    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使用罗氏Cobas8000分析患者的血清中钙离子含量。1.4 统计学分析将此次研究中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输入SPSS19.0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使用t和±s检验和表示研究中的所有计量资料,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患者在大量输血治疗后,其自身血小板含量以及钙离子含量远低于大量输血治疗前,并且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长于大量输血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表 治疗前后血液检验指标情

    医药前沿 2019年30期2019-11-28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比(s,±s)附表 凝血原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比(s,±s)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分组 时间 凝血原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组(n=64) 干预前 12.79±1.05 15.58±0.77 36.79±0.85干预后 14.08±0.77* 18.59±0.65* 36.77±0.68*对照组(n=64) 干预前 12.81±1.24 12.13±0.84 32.87±0.7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0期2019-10-16

  • 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率。显效:左心射血分数、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达到正常水平,症状显著改善;有效:左心射血分数、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左心射血分数、血浆黏度、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等情况均无改善。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2 结 果2.1 两组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3期2019-09-24

  • 从凝血4项能看到很多疾病信息
    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这个病例虽然出自影视剧,但也为我们敲响警钟。为了避免术中出血,术前应进行出血倾向相关检查,比如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既是心内科的常规检测,也是术前的必查项目,检测结果对于指导临床诊疗起着决定性作用,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错。凝血功能最常检测的有4项: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PIB(纤维蛋白原)。 PT(凝血酶原时间)PT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个过筛试验,用来检测有无先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8期2019-08-27

  • 临床孕妇凝血七项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一二聚体、抗凝血酶Ⅲ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孕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一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妊娠阶段孕妇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即多数凝血因子活性的增加可促使凝血功能进一步亢进,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4期2019-08-26

  • 对常规凝血四项检查的影响因素探讨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每天的质控都是在控的。1.3 指标观察:①调查和统计血液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常规凝血四项检查产生影响。②调查和统计离心时间不同对常规凝血四项检查产生影响。1.4 统计学分析:对120份血液标本数据加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检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展示统计学检测值之间分析意义。2 结 果2.1 分析和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期2019-07-31

  • 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4]。1.3 评判标准由该院医师对两组患者术后1,2,3 d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且进行存档。1.4 统计方法将两组患者术后1,2,3 d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数据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2.0行统计学软件科学处理,该研究所有研究数据均采取(±s)的方式进行表示,随后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6期2019-07-31

  • 阿托伐他汀钙片加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患者缺血区域脑血流情况、神经缺损功能评分、BI指数;不良反应。显效:缺血区域脑血流情况、神经缺损功能评分、BI指数改善50%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改善:缺血区域脑血流情况、神经缺损功能评分、BI指数等改善25%以上;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疗效=显效、改善百分率之和[2]。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20.0版本进行χ2、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疗效:联合组相比较照组疗效较高,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4期2019-06-24

  • 凝血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凝血标本存放温度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与立即送检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凝血检验标本采集;处理过程;质量控制临床检验的最终目的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对待检测项目做出准确的检验是每一个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由于凝血检验标本与生化检验标本和常规检验标本不同,所以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有更高要求[1]。为了保证凝血检验指标结果的准确性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期2019-06-11

  • 大量输血时血浆与浓缩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
    凝血酶时间和凝血活酶部分活化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活酶部分活化时间展开对比与记录。1.4 统计学处理2 结 果在产前,3组指标的情况都较为正常,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产后大出血并予以输血后,A、B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活酶部分活化时间都得到了对应程度的延长,且血小板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大大降低,差异拥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变化程度要高于B组;C组的变化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表1 3组凝血酶、血小板与血红蛋白情况对比(s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5期2019-04-24

  • 抗凝治疗对妊娠期易栓症患者凝血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定期监测。1.2.1 抗凝治疗每日口服阿司匹林,20 mg/次,1次/d;皮下注射小分子肝素,4500 U/次,1次/d。1.2.2 剂量调整方案D-二聚体在0.25~0.50 mg/L范围内,正常剂量注射小分子肝素;低于0.25 mg/L时停用小分子肝素。1.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两组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生化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1.4 统计学分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6期2019-04-23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ICC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腋静脉血液流速进行检测。1.4 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 两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7%(1/60),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4,P=0.0281)。2.2 两组腋静脉血液流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较置管前,两组腋静脉血液流速、活化

    医疗装备 2019年6期2019-04-19

  • 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检验价值的研究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2.4±1.0)s、(32.8±3.1)s、(11.2±1.0)s、(2.8±0.4)g/L;妊娠中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1.2±0.6)s、(30.6±2.9)s、(11.4±1.1)s、(4.0±0.5)g/L。妊娠晚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10.0±0.7)s、(29.8±3.0)s、(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6期2019-03-21

  • 从凝血4项能看到很多疾病信息
    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这个病例虽然出自影视剧,但也为我们敲响警钟。为了避免术中出血,术前应进行出血倾向相关检查,比如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既是心内科的常规检测,也是术前的必查项目,检测结果对于指导临床诊疗起着决定性作用,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酿成大错。凝血功能最常检测的有4项: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PIB(纤维蛋白原)。PT(凝血酶原时间)PT是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个过筛试验,用来检测有无先天

    家庭医药 2019年16期2019-01-15

  • 血凝仪的不同检测系统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探讨
    、活化部分促凝血活酶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不断发展,凝血与血栓相关疾病在理论与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血栓疾病诊断方法、检测手段、疾病防治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总的来说,止血和血栓检测意义要高于出血性疾病范畴,为此重视血栓和止血试验检测,推广检测技术的应用,成为一大热点课题。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促凝血活酶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1期2019-01-14

  • 分析气压治疗仪、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老年脑出血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联合预防价值观察
    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黏稠度以及治疗前后的下肢周径。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论文中的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明显较低,其中对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00%,差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4期2019-01-09

  • 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度、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效:血浆黏度、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水平,症状显著改善;有效:血浆黏度、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改善,但未达到正常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血浆黏度、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情况均无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1.4 统计学方法:SPSS21.0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36期2019-01-07

  •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价值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国际标准化比值[4]。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国际标准化比值及异常检出情况。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11.0~13.0 s,凝血酶时间:6.0~18.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1.5~43.5 s(男)、32.0~43.0 s(女),纤维蛋白原含量:2.0~4.0 g/L,国际标准化比值:0.8~1.2[5]。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3期2019-01-05

  • 低分子肝素钠和右旋糖酐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治疗效果的影响
    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抗凝血酶Ⅲ。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 22.0,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指标,做t检验,检验P<0.05表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 结 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数据结果:纤维蛋白原(3.4±0.2)g/L、凝血酶原时间(13.3±1.2)s、D-二聚体(3.1±0.2)m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8±2.7)s、抗凝血酶Ⅲ(328.4±20.4)mg/L。对照组患者各项凝血指标数据结果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2019-01-03

  • 不同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8.03±6.21)s, 纤维蛋白原水平为(2.64±0.35)g/L, 对照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为(11.51±2.01)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4.01±5.11)s, 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51±0.04)g/L, 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重组组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5期2018-12-22

  • 中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并于伤后1个月评估患者的预后。1.3评定标准[9]GOS评分1分:死亡;2分: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等;3分: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4分: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5分: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6期2018-12-06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的疗效
    (PLT)、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效止血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和有效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治疗;效果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疾病引起的出血[1]。传统手术止血已经无法满足治疗的需求,随着内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止血治疗中应用内镜取得了显著效果翻。本文对本院8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不同治疗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4期2018-11-13

  • 狼疮样抗凝物质和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的关系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进行检测,以明确LA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不同病情状态下凝血功能的影响[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病理学及影像学等综合诊断确诊为慢性肾脏疾病;(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神经系统基本,精神状态较差,无法配合研究内容开展;(2)抵触或抗拒治疗开展者;

    大医生 2018年8期2018-10-22

  • 产科DIC患者进行凝血检验的临床价值探讨
    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观察和比较两组人员经过检测后的血小板数量和纤维蛋白原。1.4 统计学方法将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运用于数据分析过程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通过T值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同时通过x2检验的方式对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如果两组之间P<0.05,则说明两组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 结 果2.1 两组人员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比较DIC患者组经过检测后的凝血酶时间(22.86±4.17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24期2018-09-12

  • 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研究
    前后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显效:症状消失,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正常;有效: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降低,症状缓解;无效:症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等情况均无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控制率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1.4 统计学方法2.结果2.1 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控制率相比较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表1 两组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控制率相比较[例数(%)]2.2 治疗前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静脉管径相

    医药前沿 2018年26期2018-09-07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探究
    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x- ±s)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用药效果;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安全性。治疗前后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效:症状消失,凝血功能指标改善90%以上;有效:症状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7期2018-04-28

  •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时间(TT),采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采用Clauss法检测。1.3 统计学处理2.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比对照组水平高,其纤维蛋白原水平比对照组低,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比较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情况3.讨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是患者凝血功能受到刺激,或者凝血物质被过度损耗而造成

    医药前沿 2018年4期2018-01-27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1/B比值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A1/B比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入院后接受冠状动脉照影,根据受累冠状动脉病变数,分为轻度组(冠状动脉病变数为1支)和重度组(冠状动脉病变数为2支及以上)。选择2013年4月~2017年1月我院健康人群为对照组。1.2 入选标准(1)通过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2)自愿参加试验,无躯体严重疾病。(3)无恶性肿瘤或精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9期2018-01-20

  • 低分子肝素钙与拜阿司匹灵联合治疗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③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④随访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情况。1.4 疗效判定标准[4,5]显效:治疗1周, 患者不再发病,没有出现不良表现;有效:治疗1周, 患者的发病频率明显下降, 2周后没有再发作;无效:至2周后, 患者病情无改善;恶化:患者的病情更加的危险。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4期2018-01-18

  • 孕妇产前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收集,并对其实施统计学的分析。1.4 统计学方法2.结果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表1 两组研究对象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对比(±s)(mg/L)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组 100 4.52±1.19 2.45±0.87 11.28±2.34 18.94±11.41对照组 100 2.89±0.75 0.88±0.57 13.47

    医药前沿 2018年3期2018-01-16

  • 新型达比加群酯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凝血活性
    5a~5f对凝血活酶抑制活性(IC50)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a的抗凝血活性最好,其IC50和aPTT分别为1.25±0.1 nmol·L-1和77.2±1.3 s,优于阳性对照药达比加群酯。Ⅱa因子受体; 达比加群酯; 抗凝血活性; 合成; 抑制活性达比加群酯是一种新型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也是达比加群的前体药物,属于非肽类的凝血酶抑制剂,常用于预防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1-3]。美国食品和药品监

    合成化学 2017年12期2017-12-15

  • 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 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进行治疗后,患者心电图中的ST段发生改变,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大于80%。2)有效。进行治疗后,患者心电图中的ST段发生改变,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50%~80%。3)无效。进行治疗后,患者心电图中的ST段无明显改善,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不足50%。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9.0统计软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3期2017-03-18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结果:益母草+缩宫素组预防治疗后剖宫产术后患者TP-T、TP-R、TP-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降低与治疗前具有显著相差异(P产后出血 预防 益母草 缩宫素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在临床实践中多以缩宫素或缩宫

    黑龙江中医药 2016年3期2016-11-21

  • SYSMEX CA-51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性能验证及评价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及凝血活酶时间正确度、精密度、线性及携带污染率等项目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该仪器的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等性能指标评价良好。结论CA-510分析仪性能良好,可用于标本的检测。CA-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性能验证CA-51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是由日本SYSMEX公司推出的1款血凝分析仪器,它的检测原理是散射光比浊法和百分比终点法,可以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等多项凝血相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18期2016-10-19

  • 凝血功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为(19.54±3.7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44.03±10.35)s,凝血酶时间为(30.97±14.52)s。对照组健康人群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为(11.45±0.87)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24.56±5.12)s,凝血酶时间为(14.68±2.51)s。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中不同年龄的人群凝血功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6年7期2016-05-16

  • 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3.4)d,生存率为81.8%(18/22),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4±1.1)d,生存率为100.0%(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相关指标,提高生存率,具有应用价值。重症感染;小剂量肝素;治疗效果重症感染是一类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2016-03-04

  • 重型肝炎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观察及护理
    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溶酶活性等指标以及在手术前、手术后、无肝、新肝5 min、新肝3 h不同阶段的情况。结果 相比较手术前,凝血物质应用之后,术后纤溶酶活性下降,无肝时改善凝血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也降低。结论 重型肝炎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凝血情况十分复杂,护理人员对患者术中血小板量、出血情况进行统计,监测使用凝血物质之后凝血功能的改变状态,确保能够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重型肝炎肝移植手术患者;观察;护理正常肝脏能够合成除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1期2016-02-16

  • 临产孕妇血凝四项检测及临床价值探讨
    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的血凝四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孕龄期妇女有明显的区别,可以用于产前检查,提升母婴生命质量。临产孕妇;血凝四项检测;临床价值胎儿由于自身的发育需要,会对临产孕妇的血液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包括纤溶、抗凝以及凝血的功能[1]。因此,本院开展本次的临床检测试验,来探究血凝四项检测是否对临产孕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现有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期2016-01-29

  • 肾脏透析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以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结果透析开始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透析结束后,血小板计数为(120±8),明显低于透析前血小板计数(16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原时间在透析结束后为(19.2±1.8),相较于透析前凝血酶原时间(14.1±0.8)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透析后为(44.7± 5.5),相较于透析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9.5±4.3)明

    中外医疗 2015年32期2015-04-07

  •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的检测及意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测量,对其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比较。结果 两组妇女的FIB、TT、APTT以及PT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 在对临产孕妇进行护理时,在分娩过程中以及产前必须对其FIB、TT、APTT以及PT进行严格的检测,根据各项凝血指标的监测结果来对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异常出血情况进行预防、预测,同时它在治疗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异常出血情况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对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0期2013-07-01

  • 讨论凝血四项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h 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本放置 8h 后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4℃的情况下标本放置 24h 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20℃的情况下,放置 2 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 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 1 周情况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温度的选择对凝血四项的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0期2013-01-26

  •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
    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问题孙 磊(黑龙江省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目的 探讨凝血试验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的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09 年 6 月至 2012 年 6 月间我院收治确诊的各类疾病住院患者及健康成人 158 例,采用德国生产的 BE-Compact-X 型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其血液 PT 与APTT。结果 本组测定结果显示,PT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共 37 例,PT 延长率为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5期2013-01-23

  •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标准化及在抗凝治疗和肝病中的应用
    化。PT试剂凝血活酶,是人脑、兔脑、牛肺、胎盘等组织提取物,其中以人脑提取物最敏感。PT试剂标准化有两条途径:①用同一种凝血活酶并规定统一的操作方法;②各地使用自制凝血活酶用一种参比试剂校正[2]。1977年WHO提供了第一批人脑凝血活酶作为国际参考试剂(IRP),此后IRP被原级试剂,编号BCT/253和次级试剂,编号RBT/79和OBT/79所取代[3]。2001年WHO提出以人脑凝血活酶67/40作为标准品,定ISI为1.0,即凝血活酶试剂共同的敏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8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