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的效果研究

2021-11-02 00:51金涵珮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20期
关键词:例数肺癌问卷

金涵珮

(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江苏 泰州 225300)

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肺癌新发病例约180 万例,每年死亡的肺癌患者约有160 万例。我国每年有肺癌新发病例约73 万例,每年死亡的肺癌患者约有60 万例。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此病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 ~85%。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肺癌的发病原因。长期大量吸烟、日常生活中接触致癌物质、接触电离辐射、生活压力增大、家庭遗传因素、职业环境因素等均可诱发肺癌[2-3]。多数肺癌患者的病情都是在进展至中晚期才得到确诊,其死亡率较高。如何对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研究的热点[4]。为了探究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我院接诊的50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接诊的肺癌患者中选取5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被确诊患有初发非小细胞肺癌;2)预计生存期超过3 个月;3)知情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心、肝、肾等器官的严重功能障碍;2)合并有造血系统疾病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3)合并有消化道梗阻、消化道出血或门脉高压症;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合并有精神疾病或无法正常地与他人进行交流;6)对本次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这50 例患者中有男性32 例,女性18 例;其年龄为47 ~72 岁,平均年龄(63.54±3.72)岁;其病程为3 ~10年,平均病程(6.35±1.29)年。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常规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疗法对其进行辅助治疗,常用中药包括:炙甘草15 g、姜半夏15 g、陈皮10 g、茯苓20 g、炒黄芩18 g、炒白术20 g、桔梗15 g、浙贝母20 g、煅瓦楞子30 g、广木香12 g、焦山楂30 g、杏仁12 g、炒谷芽30 g、川芎15 g、干姜15 g、石斛10 g、制厚朴20 g、六神曲30 g、苏子15 g、半枝莲30 g、莪术20 g、三棱20 g、当归15 g、麦冬20 g、白花蛇舌草30 g、生晒参10 g、桃仁15 g、炙黄芪30 g、桂枝10 g、太子参15 g、五味子10 g、瓜蒌皮10 g、百合15 g、制桑白皮9 g、柴胡8 g、炒枳壳15 g、川贝8 g、红枣20 g、黄芪30 g、全蝎8 g、生白芍15 g、生山药20 g、薏苡仁30 g、炙麻黄8 g、竹茹20 g、半边莲30 g、北沙参15 g、炒火麻仁10 g、党参15 g、山茱萸15 g、生白术20 g、蜈蚣2 条,制苍术15 g、炒蜂房15 g、醋鳖甲30 g、山慈菇15 g、生地30 g、熟地30 g、天龙6 g、炒葶苈子10 g、枳实15 g、制南星10 g。根据患者的病情遣方用药,随证加减。中药方的用法是:将方中药物用水煎煮,每日1 剂(200 mL),分早、中、晚3 次服下。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1)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未出现新病灶,其瘤体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超过4 周。部分缓解:治疗后,患者未出现新病灶,其瘤体最大径与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小50%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4 周。稳定:治疗后,患者未出现新病灶,其瘤体最大径与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小25% ~50%,且持续时间超过4 周。进展:治疗后,患者瘤体最大径与最大垂直径的乘积减小不足25%,且出现新病灶。有效率=(完全缓解例数+ 部分缓解例数)/ 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稳定例数)/ 总例数×100%。2)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D4+、CD8+、CD4+/CD8+的水平。3)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的水平。4)观察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5)应用简明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本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问卷包含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等8个评价维度,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本组50 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完全缓解的患者有7 例(占14%),为部分缓解的患者有35 例(占70%),为稳定的患者有5 例(占10%),为进展的患者有3 例(占6%),其治疗的有效率为84%(42/50),其疾病的控制率为94%(47/50)。

2.2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的水平

治疗后,本组患者血清CD4+/CD8+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D4+、CD8+的水平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的水平(± s)

表1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血清CD4+、CD8+、CD4+/CD8+的水平(± s)

时间 CD4+(%) CD8+(%) CD4+/CD8+治疗前(n=50) 43.56±4.28 35.12±4.62 17.56±2.91治疗后(n=50) 40.12±3.25 31.25±4.13 25.13±3.78 P 值 >0.05 >0.05 <0.05

2.3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治疗后,本组患者血清IL-8、TNF-α、IL-6、CRP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s)

表2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s)

时间 IL-8(pg/mL) TNF-α(pg/mL)IL-6(pg/mL)CRP(mg/L)治疗前(n=50)205.87±15.36 33.69±4.38 97.56±10.75 15.42±2.07治疗后(n=50)112.61±14.92 8.46±3.92 25.63±8.69 6.02±1.03 P 值

2.4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简明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各项评分

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简明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简明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各项评分(分,± s)

表3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简明36 项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的各项评分(分,± s)

时间 精神健康评分 情感职能评分 生理职能评分 躯体疼痛评分 社会功能评分 精力评分 生理功能评分 基本健康情况评分治疗前(n=50) 63.27±4.12 65.58±3.13 57.56±2.71 55.63±3.87 75.63±5.14 62.53±3.12 68.36±2.95 69.25±4.07治疗后(n=50) 76.18±5.31 78.69±3.27 70.36±3.87 65.46±3.62 87.59±5.63 70.23±3.54 82.67±2.45 77.95±4.36 t 值 12.526 5.237 13.257 12.302 14.123 5.063 11.257 7.325 P 值 0.001 0.014 0.001 0.001 0.001 0.002 0.001 0.001

2.5 治疗期间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本组患者中有2 例患者(占4%)发生恶心呕吐,有1 例患者(占2%)发生皮疹,有1 例患者(占2%)发生白细胞下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

3 讨论

肺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在发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的症状。多数此病患者的病情都是在进展至中晚期才得到确诊[5]。目前,临床上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减轻其临床症状。西医治疗肺癌的方法主要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近年来,中药疗法在辅助治疗肺癌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指出,对肺癌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可有效地延长其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肺癌属于“息贲”、“肺岩”、“肺积”的范畴[6]。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病基础是脾肺气虚,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痰、瘀、毒。此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阴阳失调、正气虚弱,外邪乘虚而入,在肺络留滞,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郁积,酿成痰饮,痰凝毒壅,瘀阻络脉,日久形成肿块[7]。相关的研究表明,用中药疗法辅助治疗肺癌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素问·评热病论》中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有研究指出,肺癌的中药治疗原则主要是扶正祛邪。其中扶正主要是益气养阴、补益脾肾。祛邪主要是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清热解毒。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本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4%(42/50),其疾病的控制率为94%(47/50)。治疗后,本组患者血清CD4+/CD8+的水平、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其血清IL-8、TNF-α、IL-6、CRP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期间,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

综上所述,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其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例数肺癌问卷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问卷网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问卷大调查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