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增强体质为导向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实践

2021-11-03 01:53连克杰王星明孙绍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1期
关键词:增强体质终身体育快乐体育

连克杰 王星明 孙绍生

[摘 要]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健康意识等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学生体质这一根本目标和指标则反映出这些尚未落实到位。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国内外学校体育研究成果,探讨了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增强体质为导向的学校体育教育所起的理论作用,旨在提高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对体质概念和意义的认识,初步奠定学校体育的理论基础,使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得到发展。

[关键词] 增强体质;终身体育;快乐体育;健康意识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核心素养引领下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周教学实施方案研究”(2019XJJG019)

[作者简介] 连克杰(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运动人体科学硕士,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解剖学研究;王星明(1968—),男,河北石家庄人,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孙绍生(1968—),男,河北秦皇岛人,数学教育学士,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学校体育、体育统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 G8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018-04   [收稿日期] 2021-06-15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变革最迅猛的时期,这一趋势也必将得到延续和加速。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体育教育对学生的身心产生良好影响,评价和判断体育教学效果的依据就是学生的身体状况,即学生体质。有关体质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跟上时代的步伐并将与人相关的各类科技成果很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将视线移向体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简洁明了地揭示了体育教育中的主要手段,“体育运动”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也是学校体育的本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实施20年,虽然其中未体现出体质这一核心理论,但仍然可以根据体育课教材中增强体质这一具体指导思想归纳和运用到体育课实践当中。本文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论述了增强体质为导向的学校体育教育,探讨了以体质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理论体系基础的可行性,更是欲求抛砖引玉,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更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更有效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一、体质的概念和范畴

以增强体质为导向的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课题是深入理解体质的概念和范畴,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做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效果。经过几轮修订,目前我国对体质的定义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1]。该定义并没有明确指明人的体质的社会性,但在体质的范畴内则表明了适应能力。体质的范畴[2]主要归纳为五个方面。

从体质的范畴可以看出,第五类“适应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里内外环境中的外环境应该包括外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适应能力也就对适应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所指。所以,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中要求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属于体质范畴。不过,在下一轮体质概念和范畴修订时,应该对人体体质的社会属性进行明晰和具体化。

2001年体质研究会给出了理想体质的主要标志[1]: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心理发育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抗干扰、刺激的能力;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从上述理想体质的标志不难看出,体质与健康的标志非常接近,也造成了我国对体质理解上的不足,容易与健康概念混淆,没有引起体质学者足够的重视。

1993年由陈明达编写的《实用体质学》[3],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关于体质作为一门学科而称为“体质学”的专著,但是,“体质学”并没有被体育界,特别是体育教育界完全认可,在体育高等教育中也没有“体质学”这门课程,建立健全“体质学”这门学科,完善体质学的理论体系显得尤为紧迫。值得注意的是陈明达编写的《实用体质学》强调了实用性,这就明确说明体质概念是接地气的,很实用;也可能因为《实用体质学》的作者关注实用性更多,并没有刻意完善体质学的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界对体质的认识仍然存在广泛的误解,主要是错误地认为体質只是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强健,不能涵盖心里和社会的教育任务和目标,这一错误认识究其原因是对体质概念和体质范畴不熟悉造成的。其实体质概念既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内容,又有社会适应内容,如果进一步分类则可分为身体体质、心理体质和社会体质。另外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是健康概念可以取代体质概念,这一错误认识更加致命,因为体育运动对身体的干预和影响的结果不能用笼统的,甚至是猜测的、不科学的结论来认为健康或不健康,而应有具体的测量标准。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人的体质可以被外界的各种手段进行干预而得到改变,如声音、药物、外科手术、防疫疫苗、饮食、体力活动和运动等,这些外界的干预对体质造成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是向着增强体质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是向着降低或损害体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外界对人体的干预手段产生的体质变化效果是有条件的,即使是同样的干预手段,前提条件不同,同一个人的体质变化的结果也会不同,甚至会截然相反;相同情况下对不同的人所造成的体质影响结果也会不同。那么体力活动[4]或者人的运动作为干预人体的手段对体质有何影响呢?答案仍然是正反两方面,运动既可以增强体质也可以降低或损害体质,要视前提条件而定。比如广场舞,伴随着高分贝的音乐起舞,舞者理论上都是可以增强其体质、促进其健康的,但对未参与其中的附近的人,特别是附近的居民而言,则有可能造成身体或心里体质上的损害,影响健康。

猜你喜欢
增强体质终身体育快乐体育
浅谈幼儿园户外游戏之野战区活动的开展
足球游戏在高职足球课战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改革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
视力之痛 增强体质不应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