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材料整体读,“抠”紧题干精准解

2021-11-03 13:36沈晓萍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准确综合文本阅读

沈晓萍

摘  要:本文依据“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等方面”的高考命题主导倾向,立足于如何精准解读题干,探究现代文主观题答案的形成,对如何适应新的高考命题要求,结合2021年高考改卷的心得体会,进行针对性思考探究。

关键词:新高考;文本阅读;综合;准确

2021年是广东新高考的第一年。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参与了今年的高考评卷,经历了为期十天的培训、考核、评卷。在专家的评卷指导下,结合学生的实际答卷,我针对高三一年的备考和后面即将开展的新课程教学有了一些思考。

基于现代文阅读I第5小题的评卷思考,我作如下的理解分析。

现代文阅读I延续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选取了朱光潜的《诗论》和钱钟书的《读﹤拉奥孔﹥》两段材料,讨论美学领域中“诗画异质”问题。作为文学理论类文章,相对于高中生来讲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为了便于考生理解,文本还附有雕塑《拉奥孔》的图片,图文并茂,既考查美学理论的阅读理解,又考查图文的转化、比对,非常巧妙。整体上应对《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引导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体现“美育”引导的匠心。其中第5题以相对开放的形式考查学生探究文本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体现对“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的积极探索。

题目: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題干内容在原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需要综合理解题干意思和文本的关键信息,并且具备知识迁移能力,灵活运用,才能准确作答。嵇康和顾恺之针对同一对象,为诗则直接表达,作画则有难易之分,为什么呢?要求“结合材料”谈理解,也就是要立足材料中“诗画异质”的理论来分析这一实例所体现出来的诗画不同。

材料一中朱光潜从史诗和雕塑对“拉奥孔”的不同表现分析中引出莱辛对“诗画异质”的论断,又以“换句话说”的阐释,进一步明确作者的观点:“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材料二中钱钟书针对这个问题援引、比对古人的论述,肯定莱辛的论断“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又以唐宋之诗画来进一步佐证。

两则材料围绕“诗画异质”这一中心都肯定了莱辛的观点,并对此加以解说。综合起来就是:诗宜于叙述动作,画宜于描写静物;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即将一刹那内的、最小限度的时间内的动作化为静面。

有些考生未能结合两则材料来准确把握,而片面分割地截取个别句子,表述前后矛盾,明显阅读水平较低,备考只听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唯关键句至上而不立足整体文本,不关联多则材料,从而导致与材料中心相违背。

相较以往,这道题在准确把握文本信息的同时,还多了一层对题干所举实例的理解,也有不少考生就栽倒在这一层上。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1.完全不理解题干要求,当成两首诗的异同鉴赏,答非所问。

2.知道材料论述诗画异同,题干提及诗与画,则照搬文本中诗画的论述,不能落实具体例子的分析,导致分析未能切中要害。

3.抓住文本论述“画为静态”这一点来分析难、易,误将“手挥五弦”当作静态处理,未能准确把握诗中表述“挥”“送”皆为动作,而从动作异同比较这一点来区分难、易。

4.只关注“画之难易”,而把“诗”丢掉了,未能把题干与材料“诗画异质”联系起来。

我们来仔细审题:题干的例子一为诗一为画,诗写了什么?针对材料的论述,体现诗的什么特点?画为何有难易之别,二者区别在哪儿?体现绘画的什么特点?

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答案的第①点就是对嵇康诗句的理解和诗质的体现:动作;第②点是针对绘画特点与动作能够入画的原因;第③点则是分析难画的原因。

新高考评价体系之“一核四层四翼” [1]落实了对学生能力素养的考查,这将是未来高考的主要内容,最终要实现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换。2021年高考命题要求:试题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具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020年的高考试题就在考查考生阅读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面对大篇幅的材料,首先要求考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与逻辑结构,其次是结合所熟悉的知识点去嫁接整理文本信息,进而展开高维度的二次思考,再去回答各种具体问答。”今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第5小题就很好地体现高考命题的这一理念。新高考就是要反套路化、反模板化,要求学生能用知识、观点解决问题;考查的是信息处理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是理解之后的分析、运用、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学科核心目标中提到的“发展逻辑思维” ,落实了“思维发展与提升” 能力的考查。

那么我们的备考就必须走出“死记硬背”和“解题套路”,就不能只是停留在筛选关键词句把握文本大意,按答题规范模板来填充关键信息,那样势必跟不上新高考的步伐。我们应该立足培养高阶的思维能力,在强化阅读的基础上加强分析能力的训练,这恰恰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分析能力,包含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结构化)。针对性的备考,要有对逻辑思维的推导训练,更要有对系统思维的建立训练。也就是要完成思维建模(系统性),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提升对文本内容的阅读能力和答题能力。

从高考考查形式看,非连续性阅读文本可实现一个中心多种文体的考查,势必还将延续下去,那么我们应该训练学生横向思维能力,以多个文本多个角度多方联系(异同、正反、理例等)推导出材料的核心。如上文对今年新高考现代文阅读I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分析。

另一方面,针对审题,可按照由浅到深、由高到低的顺序,如“剥笋”层层深入,训练其纵向思维能力。如新高考第5题题干,第一层:诗是什么?画是什么?第二层:都是动作;都可入画。第三层:体现诗什么特点?体现画什么特点?

只有基于文本的深度研读和题干的深层分析,才能构建起自己的思维体系,完成思维建模,进而确保作答的完整性和全面性,这就是融合材料整体理解,抠紧题干精准分析。

从高考备考的长期性看,这样一种能力的培养显然不是短期可以造就的,那么在高中的教学中如何落实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高一的新课程教学,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落实整本书阅读的《红楼梦》。这样一个长篇小说,完全在课堂讲授是不可能的,好在历代红学研究者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成果。那么这些研究的理论成果是不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立足学生阅读水平,选择一些篇章让他们来读,如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某一章回的几篇文章,让学生研读建立一个相关的体系,再把这一理论体系落实到另一对应性的实例分析上,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简单地比如给学生提供分析黛玉形象的研究性文章,要求他们按照这一形象分析的思路来分析宝钗或者其它人物。如此想来,古诗的研读也可沿用,某一诗人、某一流派、某一时期,各种研究性文章,落实到具体诗作的分析等等。仔细一想,八省适应性考试现代文阅读II第9题不就是如此: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从文本二中梳理出评论文本一的要点来加以落实,考查的正是信息处理和逻辑分析能力。非连续性文本(双文本或多文本)的主观题命题注重的就是先考查学生整合信息能力,再考查筛选信息能力,最后是综合思维,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理解鉴赏要求明顯提升。

高考的形式不断创新,而试题最终考查的仍然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呈现考生的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和深层整合信息的学科素养。培养高阶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的思维品质,这是高考命题改革的基本方向,也将是未来我们教学备考的主攻方向。

参考文献:

[1][2]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中国高考报告.2021[R].北京:新华出版社,2021.3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作者单位:潮州市饶平县第二中学 ,广东   饶平   515700)

猜你喜欢
准确综合文本阅读
信息化视角的出版编辑创新研究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准确切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