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匠精神人才培养价值及路径研究

2021-11-03 09:11焦晨莹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焦晨莹

【摘要】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与工作品质。弘扬工匠精神能够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尊崇匠人的社会风尚。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职业价值观塑造,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作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融入第二课堂、融入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

1工匠精神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

1.1历史底蕴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技术文献,记载了春秋时期六大类、30多个工种的内容,反应了当时中国所达到的科技及工艺水平。其中,木匠鼻祖鲁班以其独特的工匠技艺奠定了木匠、石匠、泥瓦匠的基础,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商高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年发现勾股定理;李冰建造的都江堰历经2000多年,至今仍然在发挥作用,是水利史上的奇迹;著名的赵州桥,是隋朝的工匠李春设计的,至今仍然在使用。这些古代的能工巧匠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一部分,在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形成了我国独特悠久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我国工匠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许多行业和岗位都传承着工匠精神,工匠们在各行各业中都有自己的鼻祖。如木工使用的手工工具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等,都是木匠创始人鲁班发明的,醋坊鼻祖姜子牙、陶瓷业鼻祖宁封子(陶器的发明者)、印染业创始人葛洪、造纸业鼻祖蔡伦(“蔡侯纸”的发明者)、皮匠、鞋匠祖师孙膑、酿酒鼻祖杜康、豆腐界创始人乐毅、中医业鼻祖扁鹊等,受到各行各业工匠们的尊敬和崇拜。传统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是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的“父子相传”,后逐渐演变为“师徒相承”的技艺传授方式,通过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作用,逐渐的将手艺和技能流传下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匠理念,如中国自古追求“精确”的传统,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还有“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习语,“尊师重道,谦虚好学”的美德,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工匠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1.2时代内涵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孕育了新的时代精神,赋予了工匠精神“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的时代内涵,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生动体现。首先,工匠精神的实质是“爱岗奉献、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要干一行,爱一行,对待工作有敬畏之心,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其次,工匠精神的基础是“技艺超群、技术精湛的职业能力”,需要从业者具有高超精湛的技术和分析处理各种疑难问题的能力;再次,工匠精神的要求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操守”,要钻一行,精一行,无论身处何种岗位、肩负何种职责,都要努力做到最好,这是塑造工匠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后,工匠精神的外延是“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职业理想”,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优秀的工匠永远不会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是不断探索、大胆尝试、敢于创新。

2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2.1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新时代工匠精神的践行,要紧跟时代步伐,将行业的最新工艺和技术融入到人才培养中,让学生掌握行业最前沿技术,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同时,注重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优秀企业文化,让学生通过了解企业发展历程,感受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目前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模式,在技能和知识获取上基本能满足社会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部分高职学生对职业能力的理解,就是掌握基本技能,尚未意识和领悟到對所从事行业或工作岗位的深层次理解,更难以做到精益求精和大胆创新。高职院校应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培养学生重技艺、更重品德的工匠意识,进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促进学生职业价值观塑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青年人德行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极佳介质,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仍存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轻视文化育人和职业素养的现象。工匠精神不仅强调沉稳执着的职业态度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更加注重高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结语:

工匠精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和心中。高职院校要在对人才培养工作宏观领导的基础上,深刻挖掘和阐发新时代工匠精神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育人价值,立足工匠精神的优秀文化底蕴,多方协作、多措并举,促使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育人教育全面融合,切实提高大学生敬业、专注、精益、创新精神,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