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

2021-11-04 07:06廖荣娟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专业课程思政

廖荣娟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066)

前言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课程思政”的理念,要求高校所有课程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思政理论课程共同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是一种顺应形势产生的课程教学理念,它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坚持正确的国家政治方向,坚定国家意识,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因此,在国外暂时还没有相应的研究。但在国内,关于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主要有8 篇。由此看来,我们对《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研究还不太多。研究文献主要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改革教学形式和手段、梳理德育元素进而树立文化自信等几个方面进行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研究。至于在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则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本文就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问题:

一、实施古代汉语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古代汉语专业教学割裂,未能很好地实现立德树人

高校的教师大部分是专业课教师,开设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课程,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最主要的还是专业课教师,因此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力量。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要渠道,把学生思想价值的塑造、古代汉语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融为一体,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当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教师、课程和学生中真真正正地落地。然而,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思想政治内容与古代汉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经常是分离割裂的,出现本应该有机融合的课程却是古代汉语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各自独立分开讲授的情况。部分教师在古代汉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行加塞思政的内容,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产生反感,这就难于实现古代汉语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还影响了古代汉语专业课程本身的教学。

(二)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认识不够深刻

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与思想价值的引导两者的关系。他们认为,古代汉语专业教师的职责就是讲授好古代汉语专业课程的知识,只负责好本门课程就足够了,这就直接造成“课程思政”流于形式,难以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到实处。部分古代汉语专业教师虽然挖掘了适合的思政元素,但在具体开展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中将古代汉语的课程内容和思政内容完全割裂,致使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格格不入,不能实现古代汉语课程的德育功能。

(三)挖掘《古代汉语》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思想与精神内涵不足

在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挖掘是一个比较麻烦和棘手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古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把握的是《古代汉语》课程的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价值引导之间的融合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将思政的元素融入到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当中。要挖掘《古代汉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起思政这一类的课程来说我们要面临更大的教学难度,这与《古代汉语》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比较隐密有关。这就使得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费大量的功夫去深度挖掘《古代汉语》这个庞大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藏的思想与精神内涵,也就实现不了《古代汉语》课程的教书育人目的。

针对以上问题,我从古代汉语课程本身、学校特点、古代汉语与思政的融合等等几个方面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解决思路

(一)构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育人平台

我校是一所职业大专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理想和信念的好老师。结合职业院校和语教专业本身的性质特点,我们可以组建思政课、辅导员、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协作的高职高专《古代汉语》课程思政教师团队;由课程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与学生共同搭建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素材库,实时更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设置课程思政讨论模块,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就相关素材进行学习、讨论并点评;与思政课教师协助编写完善课程思政教案;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二)充分挖掘古代汉语这门课程的德育元素

古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只有掌握了这种古代语言的规律,我们才能正确地阅读古代的典籍,才能够谈得上去继承发扬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古代汉语课程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信息,也蕴藏着先民的哲学和道德伦理体系。它以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为载体,兼取诸子百家及其他经典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丰厚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家国情怀和民生意识,饱含了重信守诺、厚德载物等个人素养的追求。这些无疑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各个环节,从而发挥出古代汉语课程的教书育人功能。在讲授古代汉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将古代汉语教材里面蕴藏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等内容提炼出来,与现在的国家形势和时代相结合,去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学生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内化形成个人的精神气质和价值情感,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三观正确、有理想有担当的合格人才。

为此,我们立足于像学习通这样的教学平台,以文选为中心,以知识传授和育人为目标,从教学内容方面梳理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元素。

我们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为例,来探讨实现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方式。该教材分四册共十四单元,每单元包含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大部分。所选篇目不仅体现了典范的上古汉语的词汇与语法特点,更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这些都是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和德育资源。

1.语言基础知识即通论的教学,它展示出了汉语的优美。汉语的声音和谐动听,汉字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和优美,汉语的意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和智慧。汉语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当我们加深学生对汉语的理解,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那种自豪感就会得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就会加强,学生内心就会升起一种为中华民族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文选课程的教学,要从中解读出文化和思政的内容。解读时不要脱离现代实际,要贯通历史与现代,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文化观念结合,共同构建新形势下的和谐社会。

古代汉语文选,像《左传》、《战国策》、诸子散文记载的大多是仁人志士的治国理念和精忠报国的热血情怀,那种保家卫国的思想行为品质展示出了这些仁人志士强烈的国家意识。而这种国家意识和一心为国的热血情怀正是古代汉语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这就构成了我们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突显的正是这种强烈的国家意识,要彰显的就是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青年学子们把个人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努力引导学生树立起这种强烈的国家意识,唤醒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充满对祖国的热爱,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国家观念。

(1)讲授《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论语·为政》《季氏将伐颛臾》这样的一些篇目时,融合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思想内容的解析,学生能清晰明确地理解“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含义。

(2)用《论语·学而》《论语·里仁》《孟子·许行》《刑天、夸父逐日》这样的篇目,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培养学生“勤劳勇敢”“仁慈善良”“自强不息”的思想品质和个人操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3)选用《祁奚荐贤》《句践灭吴》《晏婴论季世》《墨子》《舜发于畎亩之中》《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等这样的篇目,帮助学生树立浓厚的国家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学生因此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到既不数典忘祖,又能开拓未来,能够适应新的国家形势。

(三)大力提高古代汉语课程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道德修养

古代汉语任课教师虽然拥有较强的理性和思辨思维,但是对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思想政治内容并不能细致察觉和感知。于是,如何从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中挖掘这些思政内容和素材,提炼出价值内涵,这对于古代汉语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来说是一种较大的挑战。课程思政主要目的在于构建出三全育人的格局,而教师在这个工作中至关重要。古代汉语任课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这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而发挥古代汉语课程的教书育人功能,践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立足岗位和学科专业发展,积极寻找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总之,流传至今的古代汉语语言昭示突显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无比灿烂的文化,这些都让我们尊重和感慨古老中国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我们的心中会无比自豪,我们也会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新时代的高校要不断努力和追求仁人志士的那种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这种情怀和精神对于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非常有利的。我们将不断地联系现实生活的实际,关照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政,传统与现代,共同搭建起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理念。当然,因为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内容的隐密性,我们对于思政内容的挖掘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古代汉语课程思政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内容,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