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视频设计与呈现

2021-11-06 11:06杨东亮钟馨磊
演艺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投影舞台设计

杨东亮,费 俊,钟馨磊

(1.杨东亮视觉工作室,北京 100000;2.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5;3.北京京剧院,北京 100068)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于2021年6月28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举行,此演出遵循编年史表述,综合运用多种表演艺术与技术手段,结合多媒体和光影艺术,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壮美画卷。本文主要阐述视频设计的创作理念及实施呈现。

1 视频设计的整体要求

本次演出的场地在国家体育场,根据导演组的要求,及舞美设计体量大、空间大的特点,视频设计充分将科技与创意融合,利用国家体育场的超大容量,形成多层次、立体交叉的“沉浸式”表演空间,多点展示丰富的内容和细节,营造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众无与伦比的视觉观感。

2 视频设计的难点及思路

2.1 视频设计的难点

(1)《伟大征程》项目的制作难度大、周期紧,视频创作设计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首先是如何构建既符合历史史实、又富于艺术表达的视频形象及语言。

(2)在这样一块史无前例的巨大宽屏幕上,如何让长达120分钟的视频协助表演进行多层次、立体交叉的情景呈现。

(3)本次演出希望表达的内容非常丰富,建党百年以来,有许多值得去表现的方面,这涉及到大量的历史影像、图片资料、美术作品与新创作的影像的运用,需要从审美与创意的角度,重新组织融合它们,以解决传统资料静态、粗糙、不连贯的特性与沉浸式影像舞台动态、精致、不间断特性之间的矛盾,同时还有舞台表演和影像气氛之间视觉重心的节奏和转换问题。

(4)此次情景史诗的视觉设计最大的难点是要将多种多媒体技术、众多跨学科技术、数字美术进行深度的结合,为整场演出视觉服务,既要做到内容上统一把关,又要在风格上和谐出彩。

2.2 视频设计的思路

此次演出的场地搭建在鸟巢内,视频设计的思路就是要在有限的舞美空间里呈现出无限的可能和尽可能丰富的空间。

在艺术呈现上,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与演出总导演组、各篇章编导、舞美组、文学组、音乐组、戏剧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创团队共同协作,不断深化打磨,以独立叙事型影像、舞台场景型影像、视频与表演互动型影像为基本创制结构,将美术经典作品与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机融合,通过情景式舞台多媒体视觉设计、经典美术作品动态化演绎和场景化延展、时政影像内容的视觉包装设计为主要特点,以艺术化的方式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

在技术实施中,全体主创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迭代后,最终寻找到能恰当表达各节目情景的视频形象,以营造情景交融的“弥漫式”视觉体验为核心创作思路,通过裸眼三维的视觉手段和虚拟影像的结合,也利用投影的无边界特性,设计大量的立体空间,让演员在一个几乎可以忽略边界感以及固有舞台模式的空间内完成沉浸式的演出(图1)。

图1 视觉设计部分图稿

2.3 视频设计团队及分工

此次视频设计团队,可谓是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视觉设计团队,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团队,同时集结了子弹时间拍摄、即时电影拍摄制作、专题情景短片包装设计等不同工艺、不同视觉门类的力量。由中央美术学院师生组成的原画设计及美术部门,负责方案初创阶段视觉形象策划、美学指导、概念效果图设计创制工作;动画制作部门则由多达70人的团队分别承担整场演出23个节目的视效动画制作;三维制作部门需要消化近50分钟的三维动画的渲染;实编组则需要针对近40T的影视资料、历史资料、时政画面等素材进行编辑,编辑好后交由视效部门进行合成;最后由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室的师生们全程保障视频修改的专网专送及渲染技术,并把视频素材传输到现场播放系统中。

各参与团队都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完成。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作为演出的核心创意组成员之一,担任学校多媒体视觉创制团队的艺术总指导,对全篇章的美学定位、视觉形象进行指导,费俊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统筹执行各项创制工作。

就视频设计整体而言,高质量的设计图与高密度的监制参与,为多媒体制作的圆满顺利完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护航。

3 视频设计的设备使用与安全保障

3.1 视频设计设备介绍

整场演出共使用了150台4万流明高亮度激光投影机和15台disguise服务器,投影成像画面总尺寸达到了11856 m2。LED屏幕总面积超过8000 m2,由背景主屏幕,两道旗帜形状的异形屏、翻转地屏,表演转台上的柔性旋转屏组成。如此庞大的体量,仅侧屏也需要切分6个4K文件进行输出,再加上所有屏幕以及高达250 lx照度的地面投影,从数据上来说,按照1:1的像素点输出,仅1个节目就要输出1个上万分辨率的视频,这个视频文件需要被切割成15个文件后才能上传到播控系统。同时,超大分辨率的视频素材在多台服务器上实现多层视频影像同时播放,无延时,无卡顿,对disguise播控系统也是一项非常大的考验。

3.2 视频设计设备的安全保障

在进入鸟巢(A场地)之前,设计团队在北京昌平阅兵村B场地进行了1:1模拟舞台的搭建。考虑到在A场地整体工期非常短,工程量大,需等待舞台地面完成交台后才能进行投影画面的调试工作,这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按照工程的标准来完成这场活动,所以设计团队必须集中精力在B场地将所有潜在问题解决。然而,B场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又增加了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所有投影机安装在40多米高的雷亚架上,大风、暴雨、高温暴晒等恶劣天气对整个投影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严峻考验。技术团队利亚德光电集团是一支技术过硬的技术团队,经过不停的测试实验后,在B场地一一克服了困难,解决了所有潜在问题。经过B场地的淬炼,A场地的施工得以顺利开展,整体团队人员齐心协作,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有投影画面的基础调试工作,为之后的部分细节调整以及呈现更完美的画面,赢得了大量的时间(图2)。

图2 视频设计团队现场调试

4 视频设计艺术呈现

情景史诗的视觉设计关键的是要将各方的技术都在视觉上为整场演出服务,要做到内容上统一把关、风格上和谐出彩,本次演出是舞美视觉与众多跨学科、跨技术美术手法的一次深度结合呈现。

4.1 视频设计与新技术的融合

(1)在第一个节目《盛典》中,大幕打开前铺满的红色帷幔设计,其重中之重是通过材质渲染的无限细节带来的拟真感,与两侧辅屏上抽象的动态光效的交相呼应,才能营造出具有隆重、庄严感的盛典开篇(图3)。大到幕布的颜色,小到旗穗的疏密,都经历过无数次的修改迭代,才最终确认最适合在鸟巢大屏上呈现的版本。

图3 《盛典》

(2)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大胆地对经典美术作品进行创新式的动态活化演绎。如在《起义!起义!》节目中,在保留构图美感的基础上,为适应超宽屏幕,对原作进行了巧妙延伸,重新“补充”绘制两侧的环境与人物,并通过动画技术赋予画面仿佛活化的动态,让舞台上的演员仿佛穿越时空进入画中,与伟大的革命先驱们站在一起(图4~图5)。

图4 为节目《起义!起义!》创制的超长尺幅《南昌起义》场景

图5 节目《起义!起义!》表演现场

(3)在《怒吼吧!黄河》节目中,设计团队创造性地尝试将抗战版画以长卷的形式动画化,版画人物鲜活地呈现在画面上,展现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坚强意志(图6)。

图6 节目《怒吼吧!黄河》概念设计稿

(4)节目《战旗美如画》(图7),既要在大的基调上还原抗美援朝时期的美术作品风格,把当年的经典电影片段融合到节目中去,更要配合虚拟VR技术以及高科技拍摄手段去呈现王成“向我开炮”的段落,是艺术审美和手法运用上经过多次碰撞和设计才呈现出来的作品。

图7 节目《战旗美如画》表演现场

4.2 视频设计与舞美的融合

(1)此次的舞美设计方案给予视频设计一个充分的表达空间,设计团队根据舞美的设计结构,利用面光、逆光等多点位的立体投射方式使影像与两侧转台、大道具无缝贴合,创造出一个沉浸式的场景。

(2)舞美的影像呈现采用LED大屏与地面投影相结合的方式,这两种介质呈现出来的画面亮度本身就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两者想要达到完美的衔接和融合,地面投影就要采用多层叠加的方式来提高亮度,同时,LED大屏也要配合降低亮度,达到视觉上的一个舒适程度。为了突出演出氛围,与背景LED大屏达到更好的衔接效果,经过对比和调整后,设计团队将部分区域画面层数减少,舞台中心区域投影画面由6层变更为8层叠加,使得总体画面亮度更加均匀,从而将舞台变成艺术的幕布,通过大视觉、大张力,制造出全新的视觉表达方式。

(3)本次投影的画面尺寸非常大,并且结构复杂,投影成像区域包含超大地面、两个直径20 m的旋转台,以及高度落差达9 m的台阶和舞台平面,这需要精准测量每一块画面的宽度和长度,因此,设计团队使用点位标记的方法。打点坐标的目的在于拼接的画面都能横平竖直,没有扭曲和错位,保证投射出的画面正常,有利于演员在排练和演出时的站位。打点坐标能够保证所有投射画面的精准调试,在主视角上呈现出完美的影像画面。

5 视频设计的发展走向

参与《伟大征程》的创制工作,视频设计深刻感受到,未来演出中视频设计科技与创意之间的融合将是多方面的。一是从制作工艺上来讲,虚幻引擎的应用、AR虚拟现实技术、跟踪感应、实时渲染等领域已经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二是从播控技术上讲,D3、S3、notch、T3,甚至一个很普通的硬件公司都能自己开发一个适用于自制场景的播控系统,完全可以摆脱对传统播控大牌的依赖;三是艺术与科技会逐步走入大型晚会的各个演出单位之中,不仅是视频多媒体,未来将会有舞美多媒体、灯光多媒体、表演多媒体等不同媒体形式的大融合;四是跨学科团队的多维度合作,将成为未来大型演出创作的主要协作模式,例如《伟大征程》中就有电影戏剧学院、美术学院与理工院校等跨学科团队的共同协作;五是艺术与科技的介入,需要为整体舞台效果而服务,不能过于炫技,而是应该让艺术与科技更丰富、有效地融合在舞台语言之中;六是近年来,国内视频设备技术快速发展,部分企业的一些安全、完备、可靠的自主产品,能助力完美的视觉呈现,也让设计师有勇气和底气去创造更大的、世界性的舞台奇迹。

结语

《伟大征程》综合应用三维视频动画、经典油画作品、大量经典史料的彩色修复、AR虚拟、即时拍摄、扣绿拍摄、LED成像、投影成像等技术手段,竭尽所能地以多样化舞台艺术形式,完美呈现建党百年的辉煌成就,打造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型情景史诗,堪称当代舞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经典之作。演出的成功获得举国上下的肯定,赢得国内外多种媒体的广泛好评。

科技的发展、媒介的更新换代,让人们对于视觉和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见,未来迎接舞台艺术的挑战会越来越大,但是,这种挑战带来的技术革新与创意的结合,将会推动设计师斩获更优异的成绩,展现一个更好的舞台回馈所有的受众。

猜你喜欢
投影舞台设计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