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2021-11-06 08:16任荟霖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纤维化肝硬化

任荟霖

(辽宁省辽阳市传染病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肝硬化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临床特点主要是肝组织再生结节、假小叶和弥漫性纤维化的形成,诱因多,具有反复发作、进行性和弥漫性损害的特点。如果不及时控制,会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存活率,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会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目前,虽然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日趋完善,但仍需要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模式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挽救患者生命,医护人员要加强密切配合,全身心投入治疗护理工作,给予正确的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健康知识普及等[1-2]。本研究探讨了优质护理服务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的8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传统护理干预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组男26例,女14例,45~76岁,平均(56.21±2.77)岁。传统护理干预组男28例,女12例,41~79岁,平均(56.89±2.12)岁。两组资料P>0.05。

1.2 方法 传统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流程护理。优质护理干预组进行了优质护理,内容如下。

第一,组建以科室主任、护士长、优秀护理人员为主的优质护理服务小组,负责根据患者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计划落到实处。

第二,深化和拓展优质护理内涵,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如心理干预措施。要从安全护理、生活护理、病房环境改善等多方面入手,确保环境温湿度合理,通风良好,指导患者如何做好皮肤、口腔等基础护理。

第三,心理疏导。由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病情危害性的特点,在长期的疾病折磨中,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护士在每次谈话中要仔细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困扰,与亲人保持有效沟通,积极鼓励他们主动敞开心扉,巧妙运用心理暗示、转移注意力、音乐疗法等,帮助减轻或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

第四,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了解基本情况和情况,因势利导制订优质护理方案,同时利用医院多媒体设备开展健康教育宣教,健康教育分三步走:第一步,宣传健康知识和疾病知识;第二步,讨论健康教育、答疑解惑、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第三步,共享健康知识,护士和患者可以成为共享者,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参与度,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第五,饮食护理。在对患者的治疗和干预过程中,应加强其饮食护理,如有呕吐、恶心等症状,应进行禁食干预。如果出血量较少,且没有呕吐等症状,可给予营养清淡的流质食物,待患者出血症状停止后,可给予其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食物或软性食物,坚持少吃多吃的原则,不吃硬、辣等食物,禁烟禁酒。

第六,落实责任制。在落实护理责任制中,护理团队要督促护理计划的落实,考虑将护理质量与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挂钩,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提高护理质量。

第七,预见性护理。护士在为患者滴注生长抑素等药物时,应严格控制药物输注浓度、持续时间,计算滴注次数,一般推荐使用输液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住院史、既往病史、过敏史等,结合个人饮食喜好和生活习惯,为可能发生的事件制订预见性治疗方案,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如有异常,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并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第八,生活护理。卧床过程中,患者将头向一侧倾斜,及时对呼吸道和口腔内分泌物进行清除干预,保持呼吸道通畅。在实施口腔清洁中,要加强对口腔黏膜变化的观察,加强感染的预防。对患者进行皮肤清洁干预,定期协助患者改变体位,适当按摩干预,确保床单、被褥处于清洁状态,从而控制压疮的发生。

第九,出院指导。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时应加强健康教育,讲解疾病复发的相关预防措施,告知疾病的诱发因素,指导其注意保暖、合理饮食。不劳累、不情绪化,按时服药,定期回来看病,降低疾病复发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血红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数据,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血红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不良情绪评分 护理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不良情绪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优质护理干预组血红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以及不良情绪评分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见表1和表2。

表1 护理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表1 护理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注:CⅣ:Ⅳ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PⅢN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HA:透明质酸。

表2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2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优质护理干预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护理干预组。其中,传统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83.91±0.24)分。优质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7.91±0.81)分,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 优质护理干预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低于传统护理干预组,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并发症1例,总发生率2.50%,而传统护理干预组并发症8例,发生率20.00%。

3 讨论

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安全。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加强对其的有效治疗和护理干预。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病因多,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弥漫性、复发性肝损害。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3-4]。肝硬化晚期若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抢救不及时,可能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选择合理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研究显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是肝硬化失代偿的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其中以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诉以呕血、黑便为主,病情危重,易造成休克、肝性脑病、病死率高、预后差、生活质量低等并发症[5-7]。

在救治过程,需要按照医师的指示采取止血措施。另外,建议患者口服冰盐水稀释去甲肾上腺素,能强烈收缩胃壁小血管,止血。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奥曲肽等药物使用过程需要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8-10]。另外,目前内镜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喷洒各种止血药物、局部注射硬化剂、无水乙醇等,以及微波、激光、热探头和静脉曲张结扎术的应用。如果药物和内镜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三腔双囊管压迫止血,疗效肯定,但只能用于抢救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11-13]。在救治过程,需要严密监测患者脉搏和血压,快速大量补液可能导致止血后再次出血,一般将血压恢复到略低于正常水平,既能纠正休克,保证重要器官供血又不增加门脉压力。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尿量,记录患者每日摄入量和出血量[14-16]。

但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优质护理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年来倡导的以患者需求和利益为主导,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患者预后、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17-23]。优质护理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血情况、大便特征及意识状态,可以掌握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症状,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通过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可以纠正患者的误解,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匹配度和满意度。通过合理的饮食指导可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出血症状的控制和身体的恢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强调由专业护理团队根据患者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心理护理、舒适护理等。同时,研究资料中也提到要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根据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给予优质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意识,把心理疏导、细致护理、前瞻性护理、饮食指导等优质护理工作贯穿于全过程,既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又能改善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以患者为服务中心,能够开展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促使患者保持积极的护理治疗态度。通过对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止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改善其肝纤维化症状,提升血红蛋白,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纤维化肝硬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