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1-11-06 08:16王邺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预见性脑出血护理人员

王邺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1)

脑出血属于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是指脑部血管非外伤性破裂引起的出血,有较高的病死率[1-2]。其主要病因与脑部血管的病变有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头晕头痛等。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死率很高,幸存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3-4]。大量研究表明影响脑卒中预后的因素有很多,不同患者的预后不同,而在护理脑出血患者时多采用对症支持护理,预见性护理不足[5-6]。本研究旨在分析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为61~78岁,平均年龄为(72.15±3.14)岁;平均出血量为(52.14±5.28)mL;体质量为40~83 kg,平均体质量为(57.46±6.93)kg。观察组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62~79岁,平均年龄为(72.61±3.05)岁;平均出血量为(52.34±5.17)mL;体质量为40~84 kg,平均体质量为(57.48±6.74)kg。患者资料完整,精神正常,无药敏史。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急性传染性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全身严重性感染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凝血机制障碍者;中途退出研究者;认知障碍者;过敏体质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日常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及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①生命体征护理:护理人员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等,并详细记录24 h出入量,出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对于出现高热的患者,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若物理降温无效可遵医嘱用药;定时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瞳孔状态,评估其意识障碍的程度。②呼吸道护理:应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辅助患者翻身,并帮助其拍背,排出痰液,排出困难者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将痰液稀释后排出;若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情况严重,必要时予气管切开处理,预防肺部感染。③泌尿系统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排尿,若需要导尿操作,则全程均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将尿袋放置于床上10 cm,保证引流通畅,定期训练患者自主排尿能力,避免出现尿路感染。④消化道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食谱,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严格控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同时保证患者每日的饮水量充足,预防发生便秘。⑤翻身护理:加强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密切观察患者面罩、气管等固定位置的皮肤情况,定时帮助卧床患者翻身扣背,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病号服和床上用品,必要时给患者骨突出给予减压贴减压。⑥康复护理:对于病情稳定者,指导其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包括站立训练、上肢功能训练、步行训练和坐起训练等,以改善其肢体功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按照顺时针方向,科学的按摩患者的腹部,以增强其胃肠蠕动功能,降低便秘发生率。⑦心理护理:热情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用语言激励患者,也可邀请治愈的脑出血患者现身说法,向患者分享治疗心得。教会患者如何调整心态,包括深呼吸与暗示疗法等。为患者播放喜欢的电视节目或乐曲,促使其身体放松。帮助患者建立其良好的家庭支持体系,嘱家属多关心患者,多陪伴患者,让患者能够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从病房管理、技术操作、文件书写、职业素养4个方面评价,每个项目满分20分)、生存质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所有指标数据越小代表生存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统计,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3个评级,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并发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口腔感染、便秘)发生率及预后相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包含如厕、大小便控制、穿衣想、洗澡、修饰和进食等内容,总分100,评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分,)

2.2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1.36±3.18)d,卧床时间为(10.31±1.93)d,NIHSS评分为(18.17±2.13)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12±2.76)d,卧床时间为(9.12±2.28)d,NIHSS评分为(16.59±2.1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2,P=0.001;t=11.364,P=0.001;t=8.241,P=0.001)。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24.15±2.31)分,观察组患者的NIHSS都评分为(24.56±2.1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0,P=0.514)。对照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4,P=0.001),观察组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3,P=0.00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7例,满意35例,不满意18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72/90),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55例,满意30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85/9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4,P=0.004)。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中出现3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压疮,3例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10/90);观察组中出现1例压疮,1例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 观察组干预前的ADL评分为(53.28±4.17)分,对照组为(53.69±4.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ADL评分为(86.48±3.26)分,对照组为(79.24±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出血又被称为自发性脑出血,是指脑部血管非外伤性破裂引起的出血,属于出血性脑卒中[7-8]。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常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9-10]。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与脑部血管的病变有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语言障碍、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头晕头痛等[11-12]。相关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脑出血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于脑梗死,是脑卒中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一种类型[13-14]。我国属于脑出血高发国家,脑出血急性期的病死率很高,幸存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5-16]。近年来,有大量关于脑出血的文献涌现,脑出血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17-18]。

影响脑卒中预后的因素有很多,不同患者的预后有不同的差异,故不能只重视治疗,护理也同样需要重视。在护理脑出血患者时多采用对症护理,预见性护理不足[19-20]。近年来,在护理急重症患者时,许多学者选择选用预见性护理,且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其应用范围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1-22]。有研究表明,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3-24]。预见性护理的核心词为预见,预见是指对事物发展的预判和前瞻,在预见会发生的结果时,按照已发生的情况去做,达到预防的目的。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如果能够提高自身预见意识,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这对提高护理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5]。脑出血患者易出现运动障碍、意识障碍的等临床症状,运动障碍导致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应预见到长期卧床的后果,包括压疮、呼吸道堵塞等情况,就可以围绕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行护理,如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并帮助其拍背,排出痰液,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患者卧床时排泄不便,在排便过程中易出现尿路感染情况,所以在护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26];考虑到患者长期卧床易引起便秘,在指导正确的排便姿势,同时注重饮食,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以易消化、清淡为主,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食谱,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严格控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量,保证患者每日的饮水量充足,达到预防便秘的目的[27]。预见性护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被动工作变为主动工作,提高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价值,有利于护理人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同时遵循先预防后治疗的原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合理规避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15]。

预见性护理对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作用[28-2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质量、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ADL评分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猜你喜欢
预见性脑出血护理人员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