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体会

2021-11-06 08:16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分叶毛刺三维重建

张 卓

(辽宁省葫芦岛宝石花医院,辽宁 葫芦岛 125001)

目前,在临床之中孤立性肺结节(SPN)是非常常见的肺部占位性病变之一,其具体的影像形态主要为直径低于3 cm,单独存在,边界比较清晰且不透明的肺实质内结节。大部分的孤立性肺结节不存在显著的临床症状或者是临床症状比较轻微,很多患者的结节只是偶然在CT检查或者是X线检查之中被发现。孤立性肺结节一般具有良性和恶性的区分,在后续的治疗时二者的病情发展以及预后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虽然以往许多研究都证实孤立性肺结节大多数为良性病变,但是患者依旧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恶性的孤立性肺结节[1]。因此为了能够对SPN患者尽早进行良恶性的诊断,为后续治疗进行相应的指导,必须对患者进行SPN的良恶性诊断。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性回顾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了孤立性肺结节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研究和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具体的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性回顾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某院进行了孤立性肺结节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者为81岁,年龄最小者为32岁,平均的年龄值为(54.30±1.6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 本研究采取了回顾性分析方式,依据CT扫描偶发肺结节的处理指南2017策略标准进行随访,对患者胸部CT三维重建SPN患者结节、毛刺、集束征和分叶方面的数据作为参考。本研究采取的设备为GE公司生产的CT机Brightspeed Elite进行扫描,嘱患者首先进行吸气之后进行屏气,扫描的具体范围为患者的肺底到肺尖。之后再薄层扫描患者的结节灶,扫描的范围为结节上1 cm直到结节下的1 cm,之后将扫描所得的数据上传到工作站之中进行重建[3]。扫描的具体参数设置为:管电压200 kV,薄层层厚为0.625 mm,重建间隔为0.625 mm,螺距为0.562∶1,管电流为250 mA。完成后将所得信息上传到GE AW4.4工作站进行后期的处理。

1.2.2 三维重建技术 多平面重组、表面遮盖显示、最小密度投影、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均为GE/Advantage Workstation内所包含的重要部分,使用的软件版本为ADW 4.4,对MIP重建层厚、VR、中心层面和中心层面进行调整,重组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的肺窗和纵隔窗,对患者的SPN边界特点、形态以及其和血管及胸膜之间的观察进行反复观察,同时还需要对图像亮度和对比度进行适当的调节,进而让图像取得最优的视觉效果,完成后采取旋转和切割等角度对患者结节CT三维重建特点进行观察。

1.2.3 图像分析 将三维重建后图像上传到PACS系统中,由放射科当中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评定和记录图像征象,严格采取双盲法让两名医师对图像进行判断和评价。以随访的结果和病理检查作为患者肺部结节的评价标准。

1.3 观察指标 对胸部CT平扫和胸部CT三维重建在SPN鉴别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数据统计学使用的软件为SPSS21.0统计软件,P<0.05表明两个组别患者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使用的检验方法为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性材料总结 80例患者经过胸部CT扫描后均诊断为SPN症状,其中患者结节直径平均值为(0.67±0.48)cm,其中胸部CT三维重建及诊断的SPN患者有50例,此外还有3例患者在进行胸部CT三维重建以及具体诊断之中发现其横断面存在结节病灶情况。但是在矢状面和冠状面未形成结节病灶。50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为恶性,23例患者为良性。

2.2 胸部CT平扫和胸部CT三维重建在SPN鉴别方面的情况对比 在良性SPN患者当中常规胸部CT平扫SPN分叶检出的概率为0%,毛刺检出概率为26.09%,血管集束症检出概率为30.43%,恶性患者的分叶检出的概率为25.93%,毛刺检出概率为66.67%,血管集束症检出概率为55.56%。胸部CT三维重建SPN良性患者之中分叶检出概率为0,毛刺检出概率为0,血管集束症检出概率为13.04%,恶性患者的分叶检出的概率为14.81%,毛刺检出概率为100.00%,血管集束症检出概率为100.00%。项目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胸部CT平扫和胸部CT三维重建在SPN鉴别方面的情况对比[n(%)]

3 讨论

在对患者进行SPN定性诊断时必须要借助影像学进行检测,而在成像技术之中,病变形态变化又是一大难题[3-4]。以往研究的具体成像方式为胸部CT扫描,在对患者进行SPN形状进行诊断的方式主要为横截面扫描图像分析[5-6]。但是目前有较多研究指出[7-8],常规胸部CT平扫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采取多层螺旋CT方式则能够及时快速地调整分辨率,让设备的空间分辨率更高,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整体的胸部扫描。患者呼吸运动的产生,再加上三维重建方式进而形成具有较高质量的图形,最终实现应用的主要目的[9-10]。

总而言之,在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患者进行诊断时,采取螺旋CT三维重建方式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在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良恶性诊断中准确概率比较高,但是依旧有一些病变情况无法进行完全的分辩,甚至可能会导致误诊的发生。如果想要更好地提升诊断的概率,必须有机结合增强和灌注等方式,提高其准确概率。

猜你喜欢
分叶毛刺三维重建
桡侧副动脉分叶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不规则创面△
阀芯去毛刺工艺研究
一种铸铁钻孔新型去毛刺刀具的应用
肢体复杂创面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分叶皮瓣修复
单微导管分区成蓝技术栓塞颅内分叶状破裂动脉瘤体会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一种筒类零件孔口去毛刺工具
可抑制毛刺的钻头结构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