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对肺癌晚期患者的应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11-06 08:16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肺癌状态康复

付 晓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福建 南平 353000)

肺癌作为一种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具备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近几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变化,肺癌的发病率以及致死率呈现上升趋势,导致肺癌患者的存活率非常低[1]。现阶段肺癌的治疗方案主要是手术治疗与化疗,通过化疗能够有效控制癌细胞的转移与增殖,手术治疗则能够有效切除患者的恶性肿瘤。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因为化疗产生疼痛、呕吐、脱发等现象,使得患者会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甚至部分患者不愿意配合医师治疗[2]。此外,患者在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就导致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为了有效改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心理状态与术后的生活质量,医院需要制订有效的护理方案[3]。本次研究中,选取了60例肺癌晚期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根据两组数据对比,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始终保持稳定,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因此,延续护理在肺癌晚期治疗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辅助作用,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肺癌晚期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0),男20例、女10例,年龄42~71岁,平均(56.50±6.25)岁;观察组(n=30),男15例、女15例,年龄43~75岁,平均(57.20±6.76)岁。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备对比性。

纳入标准:通过临床确诊为肺癌晚期;患者拥有良好的自主意识,能够配合治疗工作;家属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存在精神疾病,不具备自主意识;本次研究治疗得不到良好受益。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准备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在患者进行化疗期间需要根据医嘱用药,如果疼痛感较强,需要适当使用镇痛药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饮食方案和护理操作,避免使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

1.2.2 观察组 实施延续护理。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立完善的病情档案,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实际病情、药物使用情况,治疗方案,护理方案等。在患者康复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并进行记录。②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实际病情制订适宜的饮食方案以及饮食结构,主要以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主,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后续的身体情况发展以及病情控制情况进行饮食结构调整。③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发放健康手册,详细讲解疾病的发病因素与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并且积极回答患者的各种问题,使患者与家属能够更加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注意事项,治疗方案等,增加患者的康复自信心。④患者在治疗期间,非常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就导致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应激反应,这时候护理人员就需要引导家属给予更多地关心与理解,从而使患者能够有效排解负面情绪,能够主动与家属进行沟通,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交流沟通,帮助患者能够重新建立良好的康复自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电影等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疼痛不容易入睡,或者睡眠质量差,护理人员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心理状态制订睡眠方案以及作息时间,确保患者能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拥有充足的睡眠,如果患者存在入睡困难或者睡眠障碍,护理人员可以适当给予患者催眠药物,提升睡眠质量。⑥患者情况有一定好转后,护理人员需要引导适当运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运动方案以及运动时间,在患者运动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等,从而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整体健康等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即患者抑郁、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即咯血、压疮、气短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 通过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2.2 心理状态 通过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n(%)]

2.3 不良反应 通过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因为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4]。不仅如此,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治疗期间所产生的疼痛、呕吐、脱发等现象,出现治疗抵触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5]。此外,多数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以及负面情绪,导致后期不愿意继续接受治疗,多数患者也会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造成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等现象[6]。除此之外,患者在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如果护理不当则会进一步出现压疮、气短等现象,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下降[7-10]。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能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康复自信心,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医院需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措施以及护理方案,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能够得到全面提升[11-12]。本次研究中,选取了60例肺癌晚期患者,分别实施了常规护理与延续护理,通过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因此,延续护理在肺癌晚期治疗中有着非常明显的辅助作用,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使患者始终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睡眠质量,在出院后也能够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与饮食习惯。并且,通过出院后的定期回访,了解到患者的后续康复情况,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指导,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并对运动方案以及运动时间进行指导,如果患者的后续康复良好,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当下的饮食方案进行调整,使饮食结构既能够满足身体营养需求,还能够提升身体免疫力。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叮嘱家属为老年患者准备宽松柔软的棉质服装,由于疾病的原因,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卧床休息,家属也要定时为患者进行卧位变换,预防压疮的发生,如果出现压疮则需要及时带患者前往就医处理,并根据医嘱定时为患者进行药物涂抹,促进压疮康复。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能够在肺癌晚期治疗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助作用,帮助患者能够快速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也能够与家属、护理人员积极进行交流沟通,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猜你喜欢
肺癌状态康复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状态联想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