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在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中的作用探索

2021-11-06 08:16由晓露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呼气阻塞性康复

由晓露

(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慢性肺部疾病共同作用引起的,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进而引发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COPD的治疗周期长,病情进展缓慢,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治疗难度大。近年来有研究指出:康复护理的施行利于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3]。本研究以老年COPD患者为对象,结合患者特点开展综合康复护理,促进了患者肺功能好转,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呼吸内科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出200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两组中:对照组有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63~78岁,平均(69.90±4.30)岁;病程4~12年,平均(7.80±2.10)年。观察组有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62~78岁,平均(69.50±4.50)岁;病程3~13年,平均(8.00±2.20)年。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于COPD稳定期。②无其他严重疾病。③年龄60~79岁,性别不限。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认知障碍、交流障碍者。④长期卧床者。⑤近2周内曾发病,近1个月内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者。⑥治疗依从性差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锻炼指导、睡眠干预、用药干预、出院后电话随访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主要措施包括:①康复锻炼健康宣教。由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康复医师结合患者的病情制订个体化的康复锻炼方案。②腹式呼吸训练。手把手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将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置于上腹部,护理人员将双手置于患者肋弓下缘,指导患者缓慢吸气,放松肩部,以鼻腔完成吸气过程,然后屏气2 s,促进肺泡张开,然后缓慢呼气,呼气时腹部塌陷,此时指导患者右手给予腹部一定的压力,促进膈肌复位,吸气与呼气时间比约为1∶2,重复8~10次,每日3次。③缩唇呼吸训练。空腹时取端坐位,指导患者尽量用鼻腔吸气到最大程度,然后缩唇经口缓慢呼出,鼓腮缩唇如吹口哨状,心里默数到第7个数时发出“扑”声,快速呼出余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约为1∶2,重复8~10次,每日3次。④控制性呼吸训练。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同时用电视或手机播放轻柔的音乐,用轻缓的语言引导患者放空思想,放松全身肌肉,缓慢深呼吸到最大肺容量后屏气2~4 s,逐渐增加屏气的时间,可增加到10 s左右,然后缓慢呼气,连续10~20次为1组,每日2组。⑤有氧运动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制订个体化的有氧运动锻炼方案。⑥出院后训练。在出院前叮嘱患者出院后需遵医嘱每日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并要求家属监督指导。出院后1周进行上门家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训练情况,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叮嘱患者有疑问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此后每2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患者的康复锻炼情况,并要求患者每个月回院复诊一次,由主治医师、康复医师结合患者的病情对康复锻炼方案、强度进行适当调整。

1.4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指标: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采用肺功能仪检测如下指标:一秒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②运动耐力: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6 min步行距离试验。③随访6个月再住院率:统计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再住院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检验数据,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的比较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的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肺功能指标()

表1 两组的肺功能指标()

注:与本组护理前同指标值比较aP<0.05。

2.2 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m,)

表2 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m,)

2.3 两组的再住院率比较 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组患者中有5例因COPD急性发作入院治疗,再住院率为5.00%;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因COPD急性发作入院治疗,再住院率为14.00%;两组对比:χ2=4.711,P=0.030<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不完全可逆的渐进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因疾病急性发作而入院治疗,对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也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4-5]。目前针对本病的治疗无特效药物,一般采取综合对症疗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其年龄、肺功能、运动耐量等密切相关[6]。康复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逐渐降低甚至丧失,而必要的康复锻炼则能维持并强化患者的残余功能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制订系统的个体化呼吸康复锻炼、全身运动锻炼方案,通过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控制性呼吸、全身呼吸操等呼吸功能训练增强呼吸肌力,改善肺功能。例如本院开展的控制性呼吸训练能增加肺活量和肺泡通气量,从而改善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和低氧状态,改善气体交换功能;通过全身呼吸操能增加呼气力,增加呼气时间,使得呼气期气道等压点移向中心气道,避免小气道的过早关闭,消除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改善低氧状态,增加气体交换的频率,缓解呼吸肌疲劳症状[7-8]。除此之外,本院还开展上肢肌力训练和全身有氧运动锻炼,其中上肢肌力训练在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增加运动耐力、改善胸廓的顺应性、降低吸气肌机械活动、增加膈肌和腹肌活动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进行中等强度的上肢肌力训练能改善呼吸通气状况,尤其适用于通气储备下降明显的COPD患者[9]。全身有氧运动锻炼则能改善运动耐力,不仅能使患者的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得到缓解,还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10]。同时,本院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指导和随访,以保证患者出院后能遵医嘱规律性接受居家康复锻炼,达到满意的康复锻炼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6个月后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和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因COPD急性发作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康复护理的实施利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量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肯定,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改善,运动耐量提高,避免疾病的反复急性发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呼气阻塞性康复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