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观察效果

2021-11-06 08:16韩芳茗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卧位脑外伤性肺炎

韩芳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辽宁 鞍山 114012)

重型脑外伤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大部分入院后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相关的观察和干预。而在临床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又是重症监护病房当中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是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所出现的一种内源性肺炎表现。这种病症是因为对患者拔除人工气道之后或者停止机械通气48 h以后所存在的一种肺部感染,这种病症表现比较严重[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会增加患者痛苦,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大大延长,这不仅会对患者产生严重身心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家属产生严重的经济负担[2]。本文主要基于此分析重型脑外伤患者合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策略,以期待能够为相关临床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型脑外伤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21例患者作为本文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重型脑外伤并未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当中男10例,女11例,χ2=0.0952,Z=0.3049,P=0.7605;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69岁,年龄最小24岁,平均年龄(42.56±13.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71岁,年龄最小23岁,平均年龄(43.55±14.31)岁,t=0.2343,P=0.8160。本文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标准,采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所制定的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当中的标准,所有患者气管插管48 h以后存在临床发热超过38.3 ℃;患者的白细胞数增加到12×109/L,患者的脓性气管分泌物表现比较严重,存在有肺部感染影像学的异常表现[3]。

1.3 方法 调查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总结相关的护理。护理方法:①气道口腔护理:需根据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细菌培养结果来对患者口腔的酸碱程度进行评价,并为患者选择有针对性的漱口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及时对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清除,对于患者气管导管需要严格的落实消毒原则,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当中是否存在有损伤和坏死情况,对患者人工气道进行相关的加强温化和湿化处理,根据患者的分泌物的黏稠度,对患者进行湿化程度的调整[4]。②体位干预:协助患者选择半卧位,可以适当抬高患者床头大约45°,避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道分泌物误吸的情况,防止患者出现胃内容物反流,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扣背,每次间隔时间大约20 min[5]。③吸痰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吸痰,患者进食后30 min避免对患者进行吸痰等工作,为患者进行吸痰的过程中,选择一次性吸痰管,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如果患者的痰液比较黏稠,可以先对痰液进行湿化处理,然后再对患者进行吸痰[6]。④呼吸机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每隔24、48 h对患者进行一次吸痰,如果患者分泌物存在严重污染,需要增加患者吸痰次数,定期排空并做好水平装置的消毒工作,为患者每隔24 h进行一次灭菌水的更换,每周为患者进行一次湿化罐更换[7]。⑤病房护理:患者需严格限制病房探视的时间和次数,限制外来人员的人数,强化对患者病房的无菌管理,患者家属和朋友在进行探视时需佩戴口罩,同时穿鞋套,带好无菌帽和隔离衣,定期对患者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控制病房温度和湿度,保证病房床单地面每日要进行3次消毒[8]。和患者进行接触人员要保证手卫生,同时在接触污染物以后需进行严格洗手等。

1.4 观察指标 总结导致本文重型脑外伤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评价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关护理以后的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分析本文所得数据,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即当P<0.05时,表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存在呼吸器械污染18例,存在不合理用药20例,存在气道受损21例,存在体位不当18例,而对照组存在呼吸器械污染2例,不合理用药1例,气道受损0例,体位不当1例,两组进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机械通气时间为(12.32±2.18)d。

表1 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n(%)]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重症脑外伤而言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它会使患者住院时间大大延长,也会导致院内感染和病死率、医疗费用等大大增加,现如今临床上暂无可靠的病原学诊断依据,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面临着诸多困难。在临床干预过程中,通过有效快速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大力采取措施,防止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9]。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院内感染和病死率进行控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资源。美国健康保健改善协会提倡为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防止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本文基于此,主要研究导致重症脑外伤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策略。通过对文章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可得,如患者未进行机械通气之前未出现肺部感染,在进行机械通气48 h以后或撤掉呼吸机48 h内出现了肺部感染症状,则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机械通气并发症,是典型的获得性肺炎[10]。这种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依赖性,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大大延长,不但会加重患者病症,延长住院时间,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而通过本文的调查也能够证实为患者所配合的护理干预的价值。主要因为本文所应用的护理在干预的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各方面的强化,注重细节干预,能够将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通过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能够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而奠定基础,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这样能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等情况出现,这也是一种公认的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而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说,通过仰卧位进行卧位选择是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有研究人员通过同位素标记肠内营养液显示患者应用仰卧位,出现胃内容物误吸的概率比半卧位明显增加,所以在卧位选择上应选择约45°的半卧位,若患者很难实现,可改选择30°的半卧位,特别是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时间。且对患者进行体位改变也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的排出,这样能够降低肺不张和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出现。同时也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气管插管,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也易导致患者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出现,如对患者进行无创通气可以有效代替有创通气,则需尽量为患者选择无创通气。如果已经能够明确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则需要为患者选择经口腔插管,这样能为患者减轻很大损伤,可有效防止污染情况出现。为患者选择经鼻导管插管可导致患者出现鼻腔堵塞,这样会使患者出现鼻腔的分泌物引流不畅,容易使患者出现鼻窦炎等症状,导致患者误吸入下呼吸道的鼻窦分泌物超出局限防御能力的负荷,这样容易导致患者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所以对这种情况也要加以重视。综上所述,重型脑外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要注意做好临床的相关指导工作,防止相关风险对患者的影响。

猜你喜欢
卧位脑外伤性肺炎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