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实施标准化饮食护理的应用探讨

2021-11-06 08:16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7期
关键词:血糖值标准化饮食

潘 静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糖尿病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我国的主要糖尿病发病类型为2型糖尿病一般患者都存在肥胖的体征。有临床研究认为[1],几乎大部分肥胖患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所以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肥胖群体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患者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所以导致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体质量的干预,从而积极地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体质代谢水平,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肥胖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本文主要研究将标准化饮食护理应用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护理当中,并分析其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查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接受治疗的74例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护理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另外通过标准化饮食护理的患者39例,为观察组。①观察组男20例,女19例,年龄为24~62岁,平均(43.05±10.31)岁,病程1~15个月,平均(6.82±2.34)个月。②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为25~64岁,平均(42.87±11.0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6.46±2.13)个月。经验证,资料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标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统计学软件验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经诊断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符合诊断标准[4]。②所有患者为肥胖患者,体质量指数均超过25 kg/m2。③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可供追溯。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其他代谢性疾病的患者[5]。②治疗依从性不佳。③2型糖尿病但未合并肥胖的患者。④同期参与其他研究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通过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主要遵医嘱对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0.5~1.0 U/kg,每日2次,持续用药3 d调整1次,每次加量2.0 U。之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口头的方式介绍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的相关症状和知识,使患者能学会进行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告知患者进行饮食的控制。对患者提供运动指导,告知患者进行日常散步和打太极等有氧运动,以微微出汗为适宜,同时要适当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肌力和耐力,维持葡萄糖的稳定性。

1.3.2 观察组 以对照组护理为基础提供标准化饮食护理,具体护理如下。

1.3.2.1 计算营养需求 需要通过营养师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计算出每日所需要的热量,同时计算低糖餐的营养物质成分比例。一般将蛋白质控制在20%,脂肪控制在50%,碳水化合物控制为30%。合理分配低脂餐的营养物质比例,碳水化合物为55%,脂肪为30%,蛋白质为15%。可根据总热量对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进行计算,同时计算脂肪的供热能卡数。

1.3.2.2 换算营养成分 营养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各个营养成分的所需量进行计算,对患者制定3个月的食谱,同时要求患者严格按照标准化的食谱配餐。营养师可以通过食物交换份方法制定餐谱,同类食物所含有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较为相近,所以在进行配餐的时候,尽量保证食物的丰富和多样性,以此来提高患者饮食的依从性。

1.3.2.3 控制热量 要结合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的基本情况,来保证每日摄入的热量维持在可维持基本的新陈代谢为主。轻体力劳动者可将热量控制在125~145 kJ/(kg·d),中度体力劳动者可以将热量控制在146~167 kJ/(kg·d),重体力劳动者可以将热量控制在167 kJ/(kg·d)以上。

1.3.2.4 营养充足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充足。要鼓励患者食用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粗粮、豆制品等。还要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蛋白质,鼓励患者食用鸡蛋、瘦肉、牛奶、鱼虾等相关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可以使患者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动物脂肪,充分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1.3.2.5 控制糖油和脂肪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饮食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糖油和脂肪的摄入。禁止患者食用油炸类食品、薯条、粉条等油腻的食物,尽量减少患者对淀粉等食物的摄入,还要确保患者少食用芒果,香蕉等糖分量较高的食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通过花生油、玉米油等植物油来替代动物油,有效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尽可能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1.3.2.6 营养护理原则 提升患者的治疗和营养护理的依从性,可以和患者建立沟通渠道,利用微信或电话等方式了解每日的营养摄入情况,并督导患者饮食。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指出和评估。同时每周一要求患者进行一次血糖自我测评,并将血糖值记录在日记本当中,这有助于患者日后查询自己的血糖,也能够为日后的治疗和营养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1.4 评价指标 ①体质量: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体质量指数和臀腰比。②血糖水平:统计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

1.5 统计学方法 以IBMSPSS26.0做统计学验证,计量资料(护理前后的体质量和血糖水平)以()表示,以t检验,并计算t值。所有样本均计算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体质量指数和臀腰比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体质量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前后的体质量比较()

2.2 血糖水平 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病症,很多患者都合并有躯体肥胖的表现,这会导致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6]。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病程长且难以治愈,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所以加重了临床治疗难度。

本文主要研究将标准化饮食护理应用,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护理中并分析所发挥的护理作用,本文结果得出:①观察组护理后的体质量指数改善和臀腰比改善优于对照组。②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改善优于对照组。由此能够说明通过标准化的饮食护理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患者的肥胖程度。这是因为本文所实施的标准化饮食护理能够在护理的过程中严格坚持以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原则,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标准化的饮食摄入量,根据患者的机体需求来控制其热量等[7]。它能有效的为患者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营养的同时防止热量和糖分过剩而导致的负面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肥胖的进一步发展,控制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又实现了维持患者的新陈代谢的基本需求[8]。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积极的进行饮食护理能体现出个性化护理的原则,这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策略,能全方面的体现出优质护理的特点[9]。通过标准化饮食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诱发肥胖的危险因素,也能避免患者出现脂代谢异常不良表现,有效地维持了患者的内皮细胞的稳定性,控制了血管炎性反应,这有助于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的进展[10]。

综上所述,将标准化饮食护理应用在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和血糖水平,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血糖值标准化饮食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标准化简述
春节饮食有“三要”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何为清淡饮食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健康饮食